【2022赛季北京首钢前瞻】从注册名单开始,展望首钢的新赛季
嗨,想我了吗♪
没错,我就是你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鬼脸博士。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赛季我会像以前一样,不定期在专区里写一些球评。那么,新赛季的球评,就从注册名单开始吧~
提前叠甲:虽然本人现任虎扑北京首钢专区的版主,但我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首钢球迷,本帖中一切观点仅代表我个人,与其他任何个人与组织无关。
随着时间来到2022年的9月,CBA国内球员注册的工作也落下了帷幕。在为范子铭进行了预注册之后,首钢新赛季的国内球员名单也尘埃落定了,先在这里放张图↓
今年首钢只注册了16人,相比于上赛季的大名单,有陈赞宇,周仪翔,王骁辉,刘晓宇,常林,高升,白谛,于喜淼共计8人未出现在本赛季的大名单中。与此同时,无论是青年队球员,选秀球员,还是其他球队转会的球员,首钢均未引入。包括今年夏天入选国青,被很多球迷寄予厚望的孙亚辉,也没有出现在一队的注册名单中。
同时,我们还有两位尚未官宣但已经确定的外援:上赛季效力于广州队的TJ利夫与来自法甲的新面孔尼克·约翰逊。加上可能会有的第三外,下赛季差不多就是这么些人了吧。
上赛季耻辱性的被吉林横扫出局之后,球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的口号,加之主力阵容的老化在过去几年已经成为首钢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于情于理,下个赛季年轻人应该都会有更多的机会。在首钢本赛季的注册名单里,综合年龄和此前得到的机会,可以被归类为年轻人的有如下这些:
曾凡博,范依铭,杨阿力,孙晨然,孙昊锋,栾利程
这些年轻人各有各的特点和问题,我一个一个说吧。先从曾凡博开始:作为一位天赋满满,潜力无限的新生代锋线,过去的一年里,逐梦NBA的小曾可以说赚足了首钢球迷乃至于全国球迷关注度。小曾的优点无需多言,身高臂展,静态动态,天赋都非常强大。至于他的缺点,主要就是一个字:脆。从我知道首钢青训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小将开始,从U19到全运会,再到G联赛,他似乎一直在受到伤病的困扰,经常打到一半就受伤。除此之外,全运会时期的曾凡博也明显出现了因为增肌导致的手感不佳,这些我都还有印象。怎么说呢,正如伤病是比赛的一部分一样,抵抗伤病的能力也是天赋的一部分。在漫长的联赛赛季中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在球队的战术体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利用自己的天赋,都将决定他未来能成长到怎样的高度。
下面是范依铭,最早知道这位小将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个很难不让你觉得他是范子铭的弟弟的名字(实际上不是),其二就是他是雏鹰计划培养的除曾凡博外的另一个青训球员。我还记得当时刚知道他的那段时间,我和一帮盼年轻人心切的球迷,还给曾凡博和范依铭这俩人起了个“雏鹰双子星”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前期的期待过高,后来在青年队比赛里看到他并没有展现出降维打击级别的天赋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失望的。上赛季他只在第一阶段得到了一些不多的机会,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北京和劳伦教练特训。从他第一阶段为数不多的上场时间来看,我对他的印象是:比赛气质不太好,上来经常会怯场蒙圈,然后就被换下去了。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比赛机会,首先还是需要自己做好准备。
杨阿力是这些年轻球员中,得到比赛机会最多,球迷也最为熟悉的一位。杨阿力的防守和比赛气质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优点,在首钢深圳那场著名的吃面战中,他临危受命,承担起了后卫线上防守和控运的任务,这也是他目前生涯的代表作。不过杨阿力的劣势也很明显:作为一名身高不足1米9的矮后卫,他的进攻天赋,尤其是投篮能力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在U19比赛里都用不出来的那种。这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他在进攻端只能承担运球过半场的任务,而且只要落阵地之后,几乎就相当于我方少了个人,这也大大制约了他的上场时间。随着刘晓宇的离队,本赛季后卫线,尤其是1号位的轮换时间是出现了空缺的,这对杨阿力而言会是一个机会。但他如果想要抓住这个机会,想办法在进攻端开发一点技能还是很重要的。毕竟阿力的防守和控运还远远没有好到值得球队承受进攻4打5的代价去使用他的程度。
杨阿力引起球迷的注意,和得到一定的机会,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新秀赛季的一场季前赛发挥的不错。而那场比赛中另一个得到了上场机会的新人就是孙晨然。不过那场比赛孙晨然的表现并不好,这也导致后面直接见不着人了。我没看过多少孙晨然的比赛,对他的技术特点也很难说特别了解,不过在首钢有关投篮的训练和测试中,他经常能交出好好看的数据。联想到雅尼斯时代后期首钢的投篮可以说是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其实有不少球迷是对这位擅长投射的小将抱有希望的。至于他为什么训练中那么准,却进入不了球队的常规轮换,说实话我也不很清楚。
下一个是孙昊锋。很多球迷知道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你他在一笔惊世骇俗的转会交易中作为换范子铭的筹码被租借到了龙狮。其实在此之前,“二孙”(孙昊锋孙晨然)就作为首钢青训的优秀球员经常被人提起。去年全运会的时候,这名小将算是正式走进了我的视野。原因也很简单:本来大家看全运北京队,要么是去看曾凡博的,要么是看八一双枪田宇翔雷蒙carry全场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是全场焦点的孙昊锋用自己的表现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时候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一对细胳膊。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孙昊锋作为一名190+的球员,体重还不到70Kg(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了)。在那时球迷群的讨论中,大家在欣喜之余,也难免会为孙昊锋这小身板能不能承受住一线队的身体对抗而担忧。不过从近期的照片来看,他的身体似乎结实了不少,不知道新赛季能不能有一些机会。
最后说到栾利程了。去年的选秀大会上,首钢第一次专门去交易了高顺位的选秀签选了一个人,就是他。虽然大家都知道CBA的选秀性质与NBA选修是截然不同的,但首钢难得主动参与进来,这也让大家忍不住对这位新入队的大学生有所期待。一开始我对他也是很期待的,不过事情的转变发生在休赛期的一次采访,具体的时间和内容我也记不太清了,大致意思就是队里的老队员透露,栾利程的防守和战术素养不是太好。听到这个评价我当时就觉得可能要坏,毕竟当时球队的主教练是强调防守和战术素养的雅尼斯,一个新人,这两方面是短板,四舍五入相当于给他在球队的前途宣判了死刑。事实上开赛之后他果然没有得到什么机会,由此还在区内区外引发了一波规模不小的讨论。为了分析他的技术特点,我之前还去看过宁波大学的CUBA录像(我看的是宁大打矿大,栾利程40分那场),然后我看完得出的结论是——他的技术特点就是没有技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CUBA这个级别的舞台上,他靠身体杀篮下已经可以做到势不可挡,但可能是这么多年靠身体欺负人欺负惯了,到了CBA之后,他失去了身体素质的优势,技术粗糙基本功不扎实的弱势就暴露了出来。他上赛季没有得到太多机会,可能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该怎么打球。考虑到作为CUBA选秀球员,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想要成为合格的CBA球员,他还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谓的老同志,指的就是翟晓川,方硕,朱彦西这三位陪伴了首钢球迷十年甚至九年的老同志。作为支撑了球队一个时代的顶梁柱,这老几位上个赛季的表现其实算不上好,翟晓川伤愈归来之后整个赛季状态都很挣扎,方硕因为伤病打打停停,打了的比赛也有很多表现一般。朱西则在对阵吉林的季后赛中完全失去了准星,投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低三分命中率。赛季结束之后,球迷们大失所望不仅仅是因为球队倒在了意料之外的地方,也是因为一直以为可以相信的这些人,这一次没有在回应球迷们的期待。从4月到现在,“这帮老大爷是不是该退了”的声音也一直出现在虎扑和各路球迷群里。
至于我的态度,各位看到这一节的标题是“薪火相传”,应该就明白了。老几位确实是老了,这个是事实,年龄的增长,伤病的累积,到了这个年纪出现状态的下滑是很正常的。但一方面他们依然是这个球队即战力最强,最值得信任的球员(首钢前几年青训断层那么严重,即使这老几位有所下滑,应该也不会有人觉得一群从未真正经历过CBA赛场检验的年轻人比他们更值得相信吧)。另一方面,CBA不是NBA,不是说你把老同志全送走,换一堆年轻人和选秀权回来就算重建的。恰恰相反,如果一支CBA球队想要维持长期的竞争力,或者说所谓的“强队底蕴”,所需要的正是一代代人之间的传帮带。换言之,即使老同志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也应该是随着年轻人的成长而缓慢淡出,至少现在,我们还需要他们。
无意间发现前面两个标题格式差不多,那索性第三个标题也用类似的格式吧。可能各位会发现我跳过了一部分国内球员没有谈,像李慕豪,范子铭,雷蒙,田宇翔,邱天(塔瑞克),这几位,我上面都没聊。原因也很简单:这几位都算是中生代球员,既过了上升期,也暂时还没到下降期,上赛季啥样,下赛季大概率还啥样,对他们我没啥不放心的,就不说了。
这个板块我们主要聊一聊首钢的外援。这个休赛期,首钢更换了全部的外援,目前首钢确定的两位外援是TJ利夫和尼克约翰逊,尼克是CBA的新面孔,还没验过货暂且不表。这一节我着重说说利夫。
我相信各位首钢球迷在听说利夫要来首钢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欢呼雀跃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不太关注其他队的首钢球迷,对利夫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常规赛第一场首钢打广州,那场上半场利夫打谁都错位,首钢谁防他都没辙,可以说那天的利夫给球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有很多人由此理所当然的认为利夫是一位超级外援。不过我在这里却想发表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因为之前听说在去年广州打山西的季后赛中,利夫被山西针对的比较厉害,前两天没事的时候我专门找到了上赛季广州打山西第三场的录像看。简单来说,利夫的主要问题有这些:
利夫的进攻手段总体来说比较单一,大部分进攻回合他都是弧顶接球,然后面框突破,像背打,中远投这些其他的进攻手段他用的不多,命中率也一般。与此同时,不同于那些黑又硬的大外,作为一个白人4号位,在内线的身体对抗这方面,他攻防两端都占不到太多优势。突破时面对对面高大的5号位,也不具备强打终结的能力,更多的是用节奏,速度这种巧劲晃开对手上篮(当时他在广州打李慕豪就是这么打的)。简单来说,突破为主的打法,但从观感上来看他的突破不够硬。同时上赛季广州内线缺乏5号位也让利夫不得不承受了太多的身体对抗,消耗过大。
总的来说:利夫有自己的特点和弱点,也很考验教练组的使用。他很强,这不假,但如果你对他的期待是“把球给我,我带你们打”,那下赛季可能难免要大失所望。除此之外,尼克的能力,教练组的排兵布阵,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下赛季球队的成败。
金色球衣
你这不是纯双标吗?这可不太好,广州要是为了王泉泽卖利夫的话,那你别引进乔丹贝尔啊,还有要按你这逻辑,我能不能说首钢在控卫就剩田宇翔一人的情况下引进了利夫而不是打双小外就是为了给你口中的杨阿力还有栾力程孙昊锋等人机会呢?你刚才不还说不给杨阿力机会呢吗,那我倒问问你,要是不引进利夫而是双小外,你觉得杨阿力在什么情况下能上场?而且什么都不了解就少说话,尤其这种双标性质严重的话,大家都期待阿力,但是他暂时确实是有技术缺点的,今年投篮体测沦落到跟栾利程一起垫底了,而且好多人说首钢不给机会的栾利程已经连续垫底两年了,这说不过去吧,而且去年和他一起垫底的孙昊锋,今年已经能排到全队第二了,要是你是解立斌,这三个人你会优先让谁上场
偶像郭艾伦2
没有哪个新人上场就发挥超级作用的,有也是极少数天赋极强的,你不能犯错就不用作为理由一个赛季也不让打几场吧?新人,什么叫新人,新人你不给容错机会?广东这几个哪个不是一点一点升级的,杨阿力一个赛季一共打了多久?
金色球衣
本来以为你就是双标,现在发现你就是尬黑,别的都不说,我就问问你,你所谓的“曾打热身赛有人现场看十分钟时间,那几个新人上两分钟”,这个“有人”到底是哪个人?你敢回答吗?宁波官方发布了5分钟的视频,里面全是宁波队的高光,但是可以看出来场上的首钢队员大部分都是年轻球员,5>2不用我教你吧,或者你不愿意去看,我也可以告诉你,热身赛翟晓川范子铭方硕利夫都不打,对内的老将就剩李慕豪朱彦西田宇翔雷蒙4人,是要让这四个人打满全场吗?那还有一个位置48分钟上谁?所以这个所谓的有人,是不是就是你自己呀,编你也得编的靠谱点啊,不过看了你的历史回复再加你这么个id,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了,CBA区国安招你惹你了呀,所以也不是因为首钢如何,就是追着北京二字尬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