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区首发|约基奇GT实战测评,前后“反差”极大的球鞋
在穿JOKER1 GT实战的这段时间,每当我想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时,脑海里便会浮现两个字“反差”。
GT意为GUARD TOOLING,也就是“后卫廓形”。
约老师作为一个大中锋,“签名鞋后卫化”的标签难免会让消费者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你看过约老师的比赛,那么他的签名鞋后卫化,“看似不合理,实则也合理”。
在赛场上,约老师如北极熊般的体型,总会给新观众一种很笨重,只会蹲坑和生凿硬撞的的刻板传统中锋印象。
实际上,熟悉约老师的观众都了解约老师的外观具有迷惑性,因为他在进攻端的表现几乎无所不能,观感更像是一位拥有巨大体型,慢悠悠但灵活的组织后卫。
回到球鞋上
GT版本提高定价,削减鞋帮高度,释放脚踝灵活性,这是最明显的特征。
中底采用全掌粗胚发泡的超临界材料(听说是首双采用这种工艺的球鞋)。
外底材料从橡胶大底替换成飙速BB上倍受好评的RPU
如果只看配置和鞋子外观上呈现的质感,GT化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可供其他品牌学习或借鉴的。
但到实战上,GT化真的成功了吗?
以下是实战总结:
脚型适配上,适合正常脚型,偏宽脚型,外足弓较宽的瘦脚兄弟,超级大瘦脚不建议。
鞋面包裹,宽而扁的造型配合袜套式的系带系统,拉紧鞋带后瘦脚也可以获得一个舒适却不失紧致的包裹体验。
中底缓震,低落差,但重心并不够GT,中等偏下的水平,重量也不够GT,中等水平,不如市面上主打极致的后卫鞋。
抗扭优秀,有碳板但不板脚,并且力线正,不用担心内扣。
抓地顶级,耐磨表现优秀,除了打水泥地的兄弟,都可以放心买。
先聊聊它最惊艳我的部分,那就是鞋楦与包裹.
它是宽楦,但不是傻宽,它把宽度留给外足弓区域,巧妙的避免了动静态时的内扣。
整体是宽而扁的设计,我是瘦脚,但在拉紧鞋带后,皮实的鞋面配合其内里高质量的记忆海绵可以给我很“润”的包裹体验。
举一个很优秀的产品作为例子,那就是KD14.
中底材料和结构的升级优化配合“国内首家”的宣传标语很难不拉高我内心对于它中底感受的期待值。
但是实际上,初上脚时只感受到低落差,真没感觉出来它的优势.....
但在体验完第五场后,卧槽,这中底感受,有点东西!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又扎实,又弹,有脚感但不卸力。”
并且,我本以为用RPU作为整体框架配合平整的设计会让球鞋的触地感受变得生硬。
但实际体验上,内切动作时的每一个角度都感觉圆润丝滑,美中不足的是它平整的设计让它缺乏激进的滚动感。
在我最看重的抓地上,这次的RPU外底的实际感受我觉得要优于飙速BB,抓地依旧是优秀的水平,不会出现飙速BB上那种干净木地板上钉死的感觉。
总结:
设计师在构思签名鞋时要向球星靠拢,做到鞋如其人。
巧了,这鞋还真给我一种约老师的感觉。
JOKER1 GT板鞋化的造型,给我的初印象,让我很难将它与实战利器相联系。
实际体验上,它虽然不够极致但综合性能真的很强,就像约老师看上去就像一坨奔跑的五花肉,实际上却能向北极熊一样将对手生吞活剥!
kevin_wolf
写的不错,这鞋子内扣吗?
虎扑JR2139120775
支持
夜深月YagamiLight
都不看完 就写的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