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比尔加盟快船:加盟逻辑梳理,技术特点适配度解析&阵容搭配构思

header
关注

尘埃落定,比尔加盟快船。

​比尔、杜兰特、布克的“太阳三巨头”组队显然不能称得上成功,随着杜兰特被交易至火箭,太阳也宣告进入“下一阶段”。

​比尔本就是上一阶段的“产物”,格林来到球队后,太阳也再也没有了比尔的“生态位”。所以,比尔离开太阳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比尔自身的主动,加快了这一进程。

​所以严格来讲,比尔这次离开太阳算不上被“清洗”。

​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太阳无法完成裁掉比尔,比尔想要在现阶段离开太阳,除了被交易之外,也只能“和平分手”,也就是商讨买断。

​对于比尔来说,寻求买断之后,无论是尝试重塑价值,还是前往自认为适合自己的球队与城市,似乎都会是很好的选择。

​快船也一直都有签约买断老将的传统。早年间签下雷吉、巴图姆也算是尝到了甜头,近年来的案例还有沃尔、威少、西蒙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快船管理层在这个休赛期的战略目标。

​1、通过自由市场签约补充替补控卫、替补中锋的阵容短板。

​2、交易得到足尺寸4号位。

​3、在买断市场尝试能否有所斩获(比如比尔)。

​而交易走鲍威尔后,通过引进比尔来弥补“2号位得分手”的生态位,显然是“科林斯交易计划”中的一环。

这样,就差替补控卫的引进,便能为快船今年休赛期的引援画上句号。

所以,更准确的讲,不能把比尔的签约视为“独立事件”。鲍威尔被交易至热火后使得热火在“比尔争夺战”中竞争力锐减。

​鲍威尔的离队,也使快船跃升为比尔的最热门下家。而先前拥有鲍威尔、博格丹的快船,显然很难吸引比尔的加盟。


​那么,从比尔的技术特点出发,他适配快船吗?

​在真正开始聊比尔之前,先从鲍威尔说起。

在鲍威尔的球探报告中我曾提到,其实在快船的每个赛季,鲍威尔的打法、定位都在调整。

​而随着这么多年下来,快船教练组对于鲍威尔技术优缺点、定位的摸索,在24-25赛季,找到了鲍威尔最正确的定位。简言之,相较于单位时间内球权接近的22-23赛季,24-25赛季的鲍威尔要更多无球、乱战终结,而非持球开发。让鲍威尔更多的去做他最擅长的终结。

​我喜欢把鲍威尔和哈登的组合比作“大脑”与“利刃”,鲍威尔以无球乱战为主,终结价值高于开发价值,策动能力是明显短板,而哈登刚好是那颗“大脑”。​

​他可以给无球兜出、快攻跟进的鲍威尔上球,在一些回合中“帮他思考”。

这会让我联想到20-21赛季的比尔与威少,那是比尔距离现在最近的巅峰赛季。

​当赛季的比尔在无球一端,也有大量的绕无球掩护终结戏份。且无球掩护占比要高于定点进攻,是最主要的无球进攻手段。

​而当赛季比尔的后场搭档是威少,威少能够为空手寻找出终结机会的比尔上球。

​当赛季比尔接威少助攻2.3次,队内断档最高。作为参照,本赛季鲍威尔场均接哈登助攻是1.9次。

发动“Horns Chest”,接球后运一步中距离终结。

​借中锋掩护,接威少上球后进行后续处理。

哈登、鲍威尔/威少、比尔,搭档的经历,当然是值得思考、学习,“取其精华”的案例。

​但是,这是建立在球队最好是以他们(鲍威尔、比尔)为“头号得分手”的前提下。

现如今在太阳的比尔虽然还会保留一定的绕无球掩护、手递手发起的戏份,但与自己巅峰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伦纳德回暖后的赛季后半段,鲍威尔的球权和无球战术权重有明显下降。

​而在太阳,比尔也有明显的降权。相较于巅峰赛季,现如今的比尔的无球进攻手段,已经主要集中于定点进攻。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在扮演“定点攻击手”时,比尔完成度如何?

如上文、上图所述,太阳时期比尔的无球进攻已经大量集中于定点进攻。

​他的持球不断降权,他的控球权相较前几个赛季有明显锐减,持球发起频率也是生涯(有统计以来)最低。同时,比尔本赛季48.7%生涯最高的的无球占比,也不是靠着无球绕掩护、手递手的加权,而是生涯最高的定点进攻频率。

在太阳,比尔正在渐渐的在经历“配角化”的角色调整。

​因此,比尔也做到了“降权增效”,降格为副攻手之后,比尔生涯效率最高的3个赛季中,太阳生涯就占了2个赛季(近2个赛季60.7%、59.8%)。

​离队的鲍威尔是联盟一流定点攻击手,但“比尔的剑也未尝不利”。纵观整个生涯(有统计以来),比尔在绝大多数赛季的定点效率都相当可观。

当然,比尔的三分射术以及无球牵制,与鲍威尔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近2年,比尔有接近6成的三分来自大空位(58.3%、56.8%)。


然后是持球。

​虽然比尔在先前的赛季中,证明过自己可以更多的把控球权交由控卫,比如20-21赛季。

​但相较于在主/副攻手(分赛季不同阶段)这个领域横向对比很少摸球、“接球就干”的鲍威尔,比尔还是相对要更“粘球”一些。上赛季他的控球时间、前场触球次数也是排在侧翼球员前列。

​比尔上赛季的单位时间控球时间仅次于快船队内的哈登、西蒙斯,与伦纳德相当。

​前段时间杜兰特做客的那期《Mind the Game》中,詹姆斯提到了一个术语“3-LEVEL SCORER“(“三层次得分手”),即在篮下、中距离、三分线外都能高效得分的球员。

​虽然这算不上新的词汇(我印象里这个概念之前就存在),但在聊比尔时,这个词倒也显得应景。曾经的比尔是个在中距离、三分线、篮下都能完成高效终结的球员。

​比尔的持球进攻一直都是以挡拆持球为主,辅以一些单打。生涯大多数赛季,挡拆都是比尔最仰仗的进攻发起手段。

​​传控表现跟侧翼横向对比,也是还不错的水平。上赛季比尔的助攻占有率能排在侧翼第9。

​但因为“配角化”的角色调整,导致比尔的控球权、持球发起权重均有下滑,太阳时期挡拆发起频率也降至了生涯(有统计以来)最低。

​在上文中我用了“曾经”,是的,跟以往的自己相比,本赛季的比尔攻框比重已经是生涯第2低。长两分效率虽然算不上差,但跟前几个赛季的自己相比也有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并且比尔整个生涯维度的持球三分表现也并不够出色,虽然在23-24赛季投出过持球三分大年。

比尔整个生涯的挡拆效率虽然称不上差,但也没有那么拔尖。并且在本赛季他的挡拆效率迎来了明显的退步。


 

​比尔的技术短板&太阳时期所陷入的“困境”

 

比尔离开奇才投奔太阳,上一次与其他球星组队的经历显然算不上成功。

​主要问题在于,比赛贡献明显匹配不上合同价值;出勤糟糕;技术特点无法和其他核心形成良好的互补。

​2年1100万加盟快船后,第一个问题也就烟消云散,只要比尔的出勤不是非常糟糕,或是表现有大跳水,想要打出匹配或是高于这份合同的赛场贡献并非难事。

但比尔上一次不够成功的组队经历,其实这能很好的反应出比尔技术特点的缺陷。

在鲍威尔的球探报告中,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体型不大的纯得分手困境”

​鲍威尔身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在他大量出任首发的多数赛季,球队都是3后卫首发。

​一旦鲍威尔获得更高的地位,大量出任首发时,他“只适合打2号位”的问题便会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

​在开拓者时期,他搭档利拉德、cj组成的双枪打3后卫;

​此前另一个首发占比较高的19-20猛龙时期,也是大量和洛瑞、范弗利特搭档3后卫;

​24-25赛季他和哈登、邓恩搭档首发,同样是3后卫。

而比尔在太阳时期,其实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与“太阳三巨头”基本同一时期组队的“快船三巨头”中:

​​23-24赛季的哈登证明了自己真的可以扮演好“控卫”的角色,在另外两号核心身边扮演组织者。这是比尔做不到的。

​伦纳德23-24更好的兼容其他2位核心的方法是大量承担领防工作。

他的球队地位明显不如杜、布,降格为副攻手,无法拿到奇才时期那般多的球权,最擅长的得分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

​同时,作为“咖位”最小的巨头,因自身技术特点所限,他也无法与杜布形成良好的互补,为杜、布提供“工具人”属性。所以太阳上赛季引进了泰厄斯琼斯,比尔还一度被瑞安邓恩挤下首发。

​当然,比尔的传控表现还是要强于鲍威尔。且在太阳时期防守一端已经是“尽力而为”,承担了大量领防工作。


比尔加盟后,首发阵容该怎么排?

把新赛季快船可能的首发组合逐一排列并综述,又会是一篇大几千字的文章。

​所以,虽然没有明确的消息说比尔会有首发承诺,但在这里我们还是先只讨论“比尔首发的情况”。

​比尔+科林斯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套首发会让我嗅到一丝当年雷吉、小莫在卡椒身边的味道——在外线其他2个位置给”双核“再配备两位攻击手。

​这样在进攻端哈登、伦纳德两位主攻手,比尔、科林斯一外一内两位副攻手,他们的球权分配和进攻角色安排是需要调试、磨合的重点。以及祖巴茨进攻戏份的取舍与保留也是需要思考的部分。

防守端,比尔的“体型不大的纯得分手困境”便会再次显现出来。

​如果首发是比尔和科林斯,这意味着比尔和伦纳德其一要去做后场第一领防人了。

​哈登上赛季确实承担了更多单防任务,但那主要集中于前场领防。让哈登或是科林斯大量承担后场领防任务着实是“强人所难”了。

​伦纳德23-24赛季的履历,证明了最好不要让他承担过重的单防任务。

​所以在这套阵容中,比尔或许还需要在像太阳一样大量承担领防任务。

​而比尔领防和克里斯·邓恩领防的意义、战略目的,还是不太一样的。仅就单防一端而言,前者领防的更多是尽可能的消耗对方持球手,而后者追求的是寻求最大程度限制。

​往好的方面说,快船内线强协防核心坐镇,整体强调回收协防的防守体系确实能够利好外线防守人的施压,缓解领防人的防挡拆压力。

​但反过来说,外线领防人的降级也会降低快船上赛季防守体系中“内外线相互反哺”的“自洽程度”。

比尔+邓恩/小琼斯

继续保留邓恩首发的话,整体的阵容架构、逻辑就更接近于上赛季。

​快船上赛季的上线、下线防守核心就还都在首发阵容中,这样大体的防守逻辑就还能“立得住”。

​而进攻端虽然比尔和鲍威尔的技术特点还是有一定区别,但都是占据“2号位得分手”这个生态位的球员。

​并且,虽然之前比尔达到过比鲍威尔更高的高度,但仅就上赛季表现而言,他的发挥和鲍威尔还是有一定差距(毕竟前者低谷、后者打出生涯年)。

​但问题随之而来:球迷诟病的“3后卫”、“伦纳德打4”还是没有解决,“用鲍威尔交易来的科林斯打替补”,上述问题显然不会是球迷们想看到的场景。

​上赛季之所以在邓恩、琼斯之中选择邓恩首发,我在邓恩的球探报告中已经有过非常详细的阐述。

但琼斯和比尔搭档首发,体型会比邓恩首发均衡,后场领防相比科林斯首发也更有保障。

​​比尔的传控和“控球需求”要高过鲍威尔,所以相对而言球队对哈登身边“第二控卫”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降低。这也算是支撑琼斯回到首发的一个角度。

​所以琼斯首发,相对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折中方案。

​当然,就上赛季的水平而言,琼斯不如科林斯和邓恩。而琼斯显然又不是真正的4号位,所以“伦纳德打4”的问题也不会完全解决。


总结

快船多个赛季以来存在的阵容短板,以及上赛季快船在季后赛进一步暴露的问题,通过今夏的操作补强,正在一步步完成弥补。

​足尺寸4号位、替补中锋已在阵中,拿去交易足尺寸4号位的后场副攻手、2号位得分手也找到了“替代品”。

​大洛、科林斯的加盟前场深度的很好补充,也给阵容排布提高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比尔的加盟,又一定程度弥补了鲍威尔离队后的“生态位”空缺。

​在选择“稳中求进”路线的情况下,向着:补充阵容短板,尝试升级唯一阵容强度/为唯一阵容增加更多可选项,的大方向稳步前进。

​也在上赛季季后赛大后期轮换已经开始使用7.5/8人(西蒙斯弃用、邓恩阶段性弃用)的情况下,增加了轮换阵容深度。

​这样,哪怕后续操作情况不够顺利,快船也起码具备一套十分可观的10人轮换阵容。

哈登、伦纳德、祖巴茨之外,比尔、科林斯两位副攻手,博格丹则是衔接段火力的延续以及组织压力的分担;

​3D锋线和后场顶尖防守人也有相应配备;

​​祖巴茨、大洛、科林斯、巴图姆,4种类型不尽相同,且能完成不同排列组合的内线储备。

虽然年龄的问题会困扰快船。大洛、巴图姆和后续可能引进的保罗虽然出勤非常出色,但也都存在“高龄隐患”。前2个赛季球队出现的防守投入度、防守表现出现波动的情况也会继续考验快船。伦纳德、比尔、博格丹的出勤也会是令人担心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快船管理层在这个休赛期设立的“战略目标”(开头已有详细阐述)已经完成了90%的指标,只差“临门一脚”。

​剩下无非就是“最后一步”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新援的磨合、融入、状态维持、能否进步(比如科林斯能否拿出更高的防守投入度?)的问题。

期待他们下赛季的表现。

 

快船专区比尔加盟快船哈登在招募比尔中发挥关键作用保罗预计会跟随比尔的脚步加盟快船
阅读 23489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幻海奇情

亮了(710)
查看回复(14)
回复

肯定比上赛季强了 开心看比赛就好

discusser-avatar

加利福尼亚州警长斯科特

亮了(516)
查看回复(8)
回复
幻海奇情肯定比上赛季强了 开心看比赛就好收起

我觉得在有限资产空间内操作得已经很完美了, 保留卡登祖核心班底的前提下, 没什么代价就把各个弱环都补齐了。 五号位替补, 足尺寸的四号位,更稳定输出的二号位, 还有哈登下场后的控球者, 炮哥来了就完美, 不然还是得赌博格丹回暖,或者中期操作

discusser-avatar

查克查克楼主

亮了(764)
查看回复(12)
回复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