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快船揭幕战:防守崩盘背后是逻辑被克制,首发阵容构思&矛盾点

header
关注

目录

1、防守崩盘背后,是爵士进攻体系对快船阵容架构的克制

​2、快船首发排布构思&矛盾点

​3、二阵容的问题&隐患


耻辱的开局给雄心壮志的快船迎头一棒,被爵士单节轰出43分,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被爵士在油漆区打出了统治级表现——单节在油漆区疯狂出手12次,百发百中。

​透过“表象”深究内部原因:除了自身投入度问题之外,快船被爵士打穿防守的背后,是爵士进攻体系对快船阵容架构的克制,以及快船阵容排布的矛盾。

爵士本场比赛有大量凯斯勒站住高位的进攻设置,这天然把祖巴茨调离了禁区,也使得爵士稳稳的抓住了快船的防守命门。于是,快船暴露出了上赛季季后赛时遭遇的困境:当祖巴茨被爵士中锋站高位调离禁区、兼顾挡拆被调离篮下时,能够驰援篮下的球员太有限了。尤其是在本场琼斯、伦纳德都在承担领防任务的情况下。

​高大前场、祖巴茨被调离、篮下被打穿,很快,来自季后赛丹佛的痛苦回忆便再次袭来。

利用“层层手段”将祖巴茨调离禁区,稳稳抓住快船防守命门

菲利与凯斯勒的边路挡拆,祖巴茨上提延误直接漏掉了顺下的凯斯勒。此时底角的lowman是哈登,一方面他的回收护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对位人是马卡也是制约他回收意愿的因素。最终还是弱侧45°的琼斯回收试图阻止凯斯勒攻框,但最终无奈赔上犯规。

其实在挡拆行进间,伦纳德看到祖巴茨上提延误,几乎要换防到菲利身上时,自己可以尝试执行换防,换防到凯斯勒避免被直接打穿篮下的同时,尝试靠着长臂抄截传球线路。

​乔治弧顶发牌把一线领防的琼斯调度在上线,凯斯勒佯装为马卡设置无球掩护把祖巴茨调离禁区,同时让伦纳德误以为马卡要借无球掩护上提,于是可以看到此时伦纳德采取了非常典型的“倒扣防守”(Top-Lock)防守站位。

马卡看到伦纳德的站位后先是佯装上提,实则直接空切篮下反制伦纳德的“倒扣防守”。而此时,由于祖巴茨、琼斯都被调离上线,伦纳德在领防马卡,所以快船体型前场3名球员都不在弱侧的“协防位”。此时在弱侧底角的球员是比尔,显然他面对马卡的空切篮下也难以阻止。

由于上一个防守回合小卡采用“倒扣防守”被马卡空切反制吃了亏,所以这个回合小卡采取相对常规的防守站位,马卡顺势上提借助凯斯勒的“下掩护”(Pin Down)卷切篮下,伦纳德被凯斯勒的掩护延阻导致祖巴茨要兼顾一防二,结果直接被打穿身后。而由于这个回合处于弱侧底角的又是比尔,也无法提供过多的协防护框价值。​

​马卡借助凯斯勒的背掩护(Back Screen)卷切篮下,伦纳德被掩护墙延阻导致失去防守身位,弱侧底角的比尔已经有了回收护框意识,但受限于体型和能力无济于事。这个回合祖巴茨坚决放空弧顶的凯斯勒,回收镇守篮下会是更好的选择,但可能是凯斯勒的那记弧顶三分的“近因效应”导致了祖巴茨的误判。

​乔治与凯斯勒发动边路挡拆,祖巴茨直接夹击,但从夹击开始快船给的防守强度、压迫感就不够,轻松让乔治把球出给了顺下的凯斯勒,相当于直接“送”了爵士多打少的机会。这个回合伦纳德及时回收护框,但体型差距过大且护框本就是自身防守端不擅长的领域,并没能做到有效干扰。

爵士发动“Stagger Decoy”,邓恩跟防过程中尝试下手切球导致直接失去了防守身位,而大洛也被爵士的战术弱侧佯装发动“Stagger”所吸引,导致没能进行有效护框。

训练营反复强调的防转换问题,在本场被狠狠打脸&“失误控制难题”再现?

伦纳德出手底角三分后无法第一时间回防,马卡抢出了巨大的快攻身位优势。而快船其他球员都在兼顾自己对位人,没有人注意到下快攻的马卡,于是呈现到场面上就是这样:

​在训练营的采访当中,能够感受到教练组对上赛季季后赛的一些防守内容非常不满,其中反复、着重强调的问题之一便是防转换。但像是这种直接失误被快攻1打0的回合,连退防都不好做。

​失误的控制是上赛季长期困扰快船的难题,但好在随着赛季行进间得到了改善,本场第一节失误就高达9个,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好在后面几节情况有所改善)。

​在场上明显有传球能力更好的球员时,让科林斯发边线球…..

让邓恩承担一些控球任务的理念是好的,上赛季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减轻控卫(哈登、保罗)的控球压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让邓恩多摸球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邓恩进攻黑洞的属性。但有一个尴尬的点在于邓恩并不是一个长于控制失误的球员。

​在开局不顺的情况下,快船在节末的连续失误让爵士完全起势,加上主场揭幕战的buff,在这个节点之后快船再也无力回天。

​这些防守内容,理应做的更好。

被爵士拿到长篮板后混乱局面之中比尔看到哈登在马卡面前停顿以为哈登要接管马卡,自己连忙前去补防空位的乔治。

然而下一秒,哈登也前去对位乔治,呈现到场面上就是比尔与哈登扑到了一起,漏掉了外线的马卡。这球就是很典型的防守默契度、沟通、纪律性问题,在这些方面,快船理应做的更好。

​哈登换防到持球手被摆脱之后,油漆区的祖巴茨并没有站住护框位置建立起屏障,对哈登进行保护,防守处在弱侧幽灵区马卡的小琼斯也没有进行回收协防。​


快船首发排布构思&矛盾点

​因此,本场比赛也暴露出了快船排布首发的矛盾点:将科林斯摆上首发撑大体型,意味着牺牲一线领防强度和需要比尔承担领防任务。而沿用旧首发逻辑,原本的防守短板则不好解决。嗯,我们需要一个更年轻的巴图姆。

​于是在科林斯、邓恩这两端,卢选择了最中间的小琼斯——相对而言最折中的方案。

不禁让人想起:琼斯实际上是25季前半段“配角组”里最受重用的球员;G7殊死一搏要用更加均衡的3D组球员代替邓恩时,卢也是选择相信状态糟糕的琼斯,而不是季后赛实际的第五人巴图姆。

​作为“3D组”的成员之一,琼斯是队内唯一能兼具一线领防、锋线体型、理想情况下尽量不拖进攻、充沛体能(不需要“省着用”)的球员——唉,巴图姆再年轻几岁该多好。

​相比邓恩,琼斯有更出色的综合进攻能力和体型,不必让首发体型过于畸形,攻守天平更加平衡也意味着首发短板会更长(比如以邓恩为“抓手”遏制全队进攻的情况,理论上会更少);

​相比科林斯,小琼斯的“蓝领属性”和上线防守内容则明显更强,更能维持球队的上线防守强度,也更能把频繁受伤的比尔解放到更轻松的对位,进攻端与祖巴茨和空切配合默契也要更足。

​但反过来说,均衡的反义词是专精,琼斯代表了最折中的方案,但也有可能是个“不上不下”的方案。比上线防守内容他明显不如邓恩,比体型他则不如科林斯。更何况科林斯明显是比琼斯水平更强、邓恩是上赛季表现比琼斯更好的球员。

琼斯首发本质还是对“旧首发逻辑”的延续,而不是“新首发秩序”的尝试。

那么,既然要延续“旧首发逻辑”,这个人为什么不是上赛季更受信任的邓恩?在邓恩的球探报告中,我对于上赛季第五人为什么是邓恩而不是琼斯做出了详细论述。当时主要总结为三个维度:

——邓恩是比琼斯明显更强的防守人,优秀与顶尖也是存在档次差距的,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

——教练组并不想给哈登施加过高的控球压力,邓恩能够提供“第二控卫”属性,为哈登减负

——最大程度将邓恩与西蒙斯错开使用

再结合本赛季的阵容变动,答案已经很清晰:鲍威尔变成传控强出档次的比尔,首发阵容对于邓恩的“控球需求”在降低;西蒙斯的离队天然解决了邓恩与西蒙斯的同场难题邓恩相比琼斯的优势只剩下更强的防守,这时琼斯靠着更均衡的攻守天平、更出色的体型、综合进攻能力获得了更多的信任。而邓恩到了二阵容进攻,可为保罗提供“第二控卫”价值减少其消耗(季前赛已经能看到这种安排),防守可成为大洛的“霍勒迪”对他进行保护。

​以及,不管怎么说,邓恩那套首发季后赛百回合输11.1分联盟表现最差首发阵容的事实,实在令人难以下咽(虽然这套阵容在场时对手三分投到40.8%,一定程度上受了“噪音”干扰)。

25年季后赛超过100分钟的阵容里,快船首发净胜分断档最差

​在面对本身就以唯一阵容强度著称的掘金时,快船首发吃了大亏。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快船休赛期的目标一定要尝试升级唯一阵容强度、为唯一阵容增加更多可选项;以及强调快船新赛季一定要寻找通向真正最强阵容的道路,并且找到一套兼具体型与强度的收官阵容的“根本原因”。

​并且不要忘了:上赛季常规赛琼斯首发的那套阵容,统治力真的很恐怖——虽然这套阵容受到了极大的随机性“噪音”干扰,参考时一定要注意(比如这套阵容在场时球队的三分投到了47.8%,明显无法维持)——但百回合赢20+肯定能说明一些问题。把科林斯安排在衔接段理论上能让他拿到更多的进攻戏份,也能与天然更适配的大洛更多搭档。同时他的篮板收割能力能弥补大洛不擅“收割篮板”的防守短板。

​聊完了首发使用琼斯的逻辑和优点,再聊聊问题与隐患。

虽然快船上赛季的防守体系证明了能够靠着祖巴茨包揽绝大多数下线防守内容,来度过更大样本的常规赛。但遇到能够调度祖巴茨,具备极佳体型和拼抢能力的球队时,球队的防守隐患还是会暴露。而无论是琼斯还是伦纳德,他们本质都是非常缺乏“内线防守内容”的非常标准的“外线防守者”。

​大众观点中,总是喜欢把快船拥有4号位与否与伦纳德挂钩,但从防守端的角度出发,快船有没有真正的4号位,其实更多影响着哈登的防守任务,因为哈登才是快船上赛季实际上的重型前锋头号对位人(因球队常摆3后卫、琼斯防守舒适区问题、伦纳德减重)而“对位领域”实际更偏向后场、侧翼的琼斯首发,也意味着哈登新赛季可能不会有更轻的单防任务。

​以及,琼斯能够像邓恩一样撑起“上线防守核心”的任务吗?——毕竟小琼斯上赛季的整体防守表现相较独行侠时期有退步,主要体现在一线领防表现(尤其是上半赛季)和下线区域的协防表现——此前说过,上下线防守相互反哺是快船防守体系中很重要的内容。

​理想情况下快船拥有可能是全联盟最强的深度和二阵容,但最头部团队和唯一阵容的强度与磨合还是存在疑问。我相信快船休赛期一番运作的目的,肯定不只是为了凑出一套最强的二阵容。

​快船想要摸到[最强阵容]的上限以及拥有一套兼具体型和强度的收官阵容,科林斯与主力们的搭档尝试是必经之路,磨合势在必行。就像引进哈腾后的雷霆不可能永远不磨合双塔。

​况且,与24鲍威尔这种大多时候替补但频繁进入收官,以及25季后赛巴图姆、卡鲁索、卡森那种能随时在球队变阵情况下顶进首发的球员还是有一定区别。上述球员普遍带有“即插即用”属性并拥有不俗的泛用性与兼容性(鲍威尔单指进攻),而科林斯本质上还是比较吃使用的球员。因此,科林斯与首发们搭档时的使用与定位以及化学反应累积,需要的是时间与磨合成本。

​但从一些采访、使用来看,教练组对比尔的重视程度不低。那么,既然卢一定要保首发一位“蓝领领防人”的角色,尽可能的维持上线防守强度的同时避免让比尔承担过重的防守任务。这也意味着快船会牺牲在单场比赛中寻找通向[最强阵容]的磨合时间,也就势必意味着需要更多场比赛成本,牺牲“宽度”便意味着需要拿“长度”来弥补。

​那么收官阵容/“最强阵容”最最理想、磨合极为顺利的情况下:快船有希望做到在[登卡祖]的“核心骨架”上看临场情况填充其余二人。要火力上比尔,要体型上科林斯,要“均衡性”目光则要看像降龙伏虎的那位和小琼斯在祖巴茨低迷、被针对的夜晚,也有资本拿上大洛/小阵容。在不同情况下能掏出不同的牌,这是深度带来的底气。但最终能不能实现,看的是教练的调配与球队磨合。

另一种方案也可以是在首发用“工具人”领防的情况下,像24那样在收官摆上一套固定的“最强阵容”,拿上真空水平更强但“蓝领属性”更低的球员——24鲍威尔、26科林斯。科林斯相比于衔接段那种内线得分手形态,科林斯在进攻端则以一种“加强版小琼斯”的形态与首发们搭档,快速融入。(当然也不排除琼斯与首发搭档就是综合化学反应、球员角色定位之后的“最强阵容”的可能性)。

最后,卢之前也出现过单赛季中先用“功能性”更强的贝弗利+巴图姆组,后半段换雷吉+小莫组的履历。以及上赛季用曼恩/邓恩,伦纳德复出后用邓恩/琼斯的摇摆。再结合他一直有拿一定场次样本来印证自己一些想法的习惯,之后首发阵容会做出调整也说不定。


二阵容的问题&隐患

保罗-邓恩-巴图姆-科林斯-大洛的纯替补阵容,第一节登场3分钟之内仅得到3分,狂输7分。

​失误问题在第一板块已经说的十分清楚,像是让科林斯发球这种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有邓恩更多控球这种思路本身是好的但执行力不足的问题,都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在构思轮换阵容时,我认为快船在哈登休息、保罗带队阶段要保证伦纳德、比尔、博格丹中起码一位球员在场。依靠现如今的保罗带邓恩、巴图姆这种工兵、3D型球员,加上科林斯、大洛这些以终结为主、需要被带动的球员,让保罗全盘撑起二阵容的进攻开发,显然非常困难。季前赛这个问题被大洛的火热手感很大程度上掩盖,到了本场彻底暴露。

​让保罗大量操刀挡拆,成为了二阵容最靠谱的开发方式。

除此之外,剩余的开发方式就只剩下让科林斯扮演“波蒂斯”,疯狂背身要球?


指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明确问题,才能后续观察比赛内容是否有所进步。

​首发逻辑的挣扎、最强阵容的寻找与磨合、二阵容的精进与调配、球员执行力和状态的寻找、防守内容的精进、细节的进步,快船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很多,从开局就暴露出这么多问题,或许不是坏事,起码明确了优化的方向。

这就是快船,当你对他抱有期待、雄心壮志时,他总给你拉托大的——24季的6连败和这场耻辱的惨败。当你失去希望,球队似乎陷入黑暗之时,他又总能带来希望——24季连败后的北伐、上赛季前半段的超出预期、全明星1胜6负后哈登的50分以及成为后半段联盟最好的球队之一。

​这些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今天这点风霜又算得了什么呢?起码在目前这个节点,我认为可以先保持耐心。无论如何,我都会永远支持这支球队,快船加油!​​​​

快船专区战术大师:战术分析讨论
阅读 8958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尔东牧石

亮了(220)
查看回复(3)
回复

大佬总算出手了

discusser-avatar

Mr张同学吖

亮了(198)
查看回复(9)
回复

NBA无弱旅,轻视对手就会付出代价,xdm理性讨论啊,骂来骂去又分锅,又有什么意义?

GIF
discusser-avatar

快船队锋卫摇摆人特伦斯曼

亮了(80)
查看回复(1)
回复
Mr张同学吖NBA无弱旅,轻视对手就会付出代价,xdm理性讨论啊,骂来骂去又分锅,又有什么意义?
GIF
收起

这种文章就该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