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CBA双重改革引争议:单节改为10分钟&增设第五节是否为“画蛇添足”?
近期,网传CBA新赛季(2025-26赛季)将迎来双重改革:单节比赛时间将从12分钟缩短为10分钟以及“增设第五节”制度,即在常规四节比赛结束后,将增加一个时长10分钟的附加赛。这场附加赛仅限非首发球员参与,采用4V4形式,且比分不计入比赛总成绩。此举目前仍属于媒体爆料和讨论阶段,尚未有官方正式通告。
这次赛制调整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明确的目标,但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
为何要缩短单节时间?
主要目的是与国际篮联(FIBA)规则全面接轨。FIBA的官方比赛时长为40分钟,除NBA外,世界大多数联赛都采用这一标准。缩短时间有助于:
提升强度:比赛时间缩短,迫使球员在更短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提升比赛强度和节奏。
无缝衔接:让国家队球员无需在联赛和国际比赛间来回适应不同的比赛时长。
为何要增设“第五节”?
这被视为一项“剑走偏锋”的创新,初衷是弥补因总时间缩短而减少的年轻球员出场机会,为他们提供专门的锻炼平台。此举被认为是通过效仿新西兰篮球联赛的“Rapid League”模式,加大对年轻球员的培养力度。
新西兰篮球联赛“Rapid League”模式介绍:
Rapid League是在正式比赛之前进行的 4 节 x 4 分钟的比赛。
Rapid League结束和正式比赛开始之间至少有 25 分钟的休息时间。
Rapid League球队只能派出替补席上列出的(7)名球员参加正赛。
主赛制中的首发 5 名球员不能参加Rapid League。
Rapid League的教练不能叫暂停。鼓励各队配备一名助理教练来指导Rapid League的比赛。
教练可以通过换人与球员交谈,但除此之外,只有节间休息 1 分钟和中场休息 2 分钟的时间可以与球员交谈。
任何加时赛的计时器显示时间为 1 分钟,比赛开始时,双方球员在中圈跳球。
球队可以在跳球前进行换人,但教练不能与球员围在一起或交谈。
Rapid League中所有得分和失分都会计入该队的主比赛积分榜(得分和失分)。
这确保了Rapid League的比赛能够以充分的强度进行,并保持整个赛事的合法性。
各队在主比赛中可以穿不同的队服,也可以有不同的赞助商。
不少观点认为,CBA本身有专门培养年轻球员的CBDL联赛,在正式比赛后增加一场不计胜负的“友谊赛”显得有些多余,且可能增加球员的体能负担。
JRs,你们是否看好缩短单节时间以及增设第五节能有效提升CBA的比赛质量和年轻球员的成长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看法!

Miss她
改革这种东西,出了成绩就是改得好,没出成绩就是瞎折腾,让子弹飞一会儿。

啃丨丨
好好搞下级联赛,别净整些拍脑袋的玩意儿

没空间型四号位
CBDL谁看啊,连正经转播都没有,如果第五节加在正赛前,当开场小小热身好像也不错,起码增加年轻球员的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