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从一场百家宴,照见“附近的消失”| 当代邻里关系困局思考
当“附近”功能被平台替代,我们还剩多少线下社交?欢迎你,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期,我们从百家宴话题开始,聊聊邻里关系。
📌【相关图片】
↑ 百家宴活动夜晚
↑ 项飙老师的十三邀对谈截图
📌【时间轴】
02:09 百家宴现场故事:期待→现实反差→客气拼桌→饭后各散
05:57 现代邻里观察(一):孩子成为小区的“社交货币”
08:04 现代邻里观察(二):父辈为何能天然连接?关键在哪?
10:13 父辈邻里关系的基础:物理空间的开放性与信息互助的必要性
11:28 记忆中的“附近”:童年邻里的亲密vs如今高楼中的疏远
14:47 我们为何疏离:现代邻里疏离的四大原因分析
18:05 引入项飙老师的概念,思考“附近的消失”
21:16 互联网便利的驯化:从“车熄火先查手机”到“多近都线上买药”,我们如何被智能化习惯重塑?
23:10 深层追问:对“附近”的召唤,是怀旧还是社会必需?
24:36 当代现象:功能性过剩、生态性不足
27:01 解决方案:从“功能性”回归“生态性”——以做饭为例
30:16 附近探索挑战:分享我在附近的两段录音,大家来听听你识别出哪些声音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O(∩_∩)O
📌 【本期关键词】百家宴 / 百家衣 / 附近的消失 / 邻里关系 / 城市孤独 / 社交货币
📌【相关书影音】
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十三邀》第四季第11期:对谈项飙
B站《你好,陌生人》采访:项飙×戴锦华×吴琦:世界和我,到底谁出了问题?
📌【往期回顾】
关于成长,我们还聊了:十年友情、十年台湾交换生对话、30+被离职心理变化
📌【互动方式】
有什么想听的选题和播客中的建议,都欢迎反馈我哦!
主播小红书:繁解三十

LameloNo1
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困局的,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舒服吗?

跟我一起燃脂吧
现在确实不认识周围的邻居,不像以前小时候,邻居都很熟都会串门

假钞去死
确实,我爸妈那一代就很自然能跟邻居熟络,但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