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浚孤身突破陷入包围,身后的于大宝为何视而不见?

renzhenheader
关注

在国足与沙特的比赛中出现了以下场景:

当戴伟浚带球突破吸引沙特对球员的防守时,于大宝却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似乎又一次重现了国足经典的“散步”画面。

如果此时于大宝立刻前插,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也是大多数球员的第一选择。不少球迷认为,于大宝态度散漫,根本没有拼劲。

当时的情况,沙特队有5名球员参与防守,有2名球员直接防守戴伟浚,1名协防(预防戴伟浚突破成功再次拦截,同时也瞄着于大宝),还有1名盯着于大宝,另外1名在正回防途中,而国足在这个区域只有两人,其他队友还离得很远。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大宝选择做出了与戴伟浚不一样的选择。

首先,以于大宝的特点和能力,冲上去成功概率很小。

如果于大宝前插,戴伟浚有两个选择:第一,直接将球传到往前跑的于大宝脚下;第二,传一个提前量让于大宝去追。于大宝并不具备直接突破对方防守球员的速度,冲上去就是往人堆里面扎,至少会遭遇另外2名沙特球员的关门待遇。

于大宝不是以突破见长的球员,没有速度也不灵巧,让他像戴伟浚一样过掉防守他的对手会很困难。假如换成是韦世豪,可能会有一定的成功率。同时,他也不像张玉宁那样具备较强的护球和做球能力,突破不成还会大概率在对手的包夹中丢掉球权。

说到底,于大宝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突破对方的能力。他选择了更为保守和稳当的踢法,跟在戴伟浚身后接应,还可以防止对手断球后就地发起反击。

其次,于大宝与戴伟浚缺乏默契,这也是国足的通病。

戴伟浚突破之时,于大宝并没有往中路直插,他猜测戴伟浚应该会从边路突破,因为走边路比从中路突破的难度小得多,可能性更大。但是,戴伟浚突然变向往中路走,于大宝没有想到他会选择难度更大的方式。

而戴伟浚以为于大宝会往前插,在他看来这才是最好选择,因此用了难度更大的变向突破来创造机会。虽然漂亮地过掉了对方两名球员的防守,但是中路并没有人往前跑。假如戴伟浚此时回敲于大宝为他做球,也仍然有机会。

​于大宝选择了比较稳当的方式,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并不是态度散漫。戴伟浚则不一样,他的胆量更大,选择了有些冒险但可能会取得更好结果的方式。说到底,两人没有想到一起去,或者可以说于大宝没有跟上戴伟浚的思维。

类似不默契的情况,不只是出现在于大宝和戴伟浚之间,在其他球员身上也多次出现这样,这是国足的通病。

最后,于大宝临时客串前锋,意识已经跟不上。

于大宝改踢后卫时间不短了,许多时候会下意识考虑防守方面因素,射手的嗅觉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对于这个球,于大宝多半也想过从中路插上进攻,但不是第一反应,稍微一犹豫便会错过启动的最好时机,再跑已经没有意义。

如果换一个正牌前锋,比如武磊面对这个机会,多半会第一时间往前冲。即使成功的几率很小武磊也会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位前锋的本能,但于大宝这方面的意识已经淡了许多。

有人会认为这是在为于大宝开脱,那么,就请仔细看一看整个过程,多思考一下为什么,经常看球的人应该会明白。有一说一,正视于大宝在能力和意识方面的不足,但应该不存在态度散漫的问题。

中国足球国足1-1沙特终结两连败
阅读 13903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三澄美琴现任男友

亮了(454)
查看回复(6)
回复
cm905应该是没体力了收起

。。。。踢了几分钟就没体力了

discusser-avatar

红黑球童

亮了(537)
查看回复(13)
回复

董路大师说了:保护性接应,这是我从沈祥福的攻中有守,守中带攻之后听到的最先进的足球理念词语

discusser-avatar

波导勇者路卡利欧

亮了(151)
查看回复(9)
回复

我的态度是,这个球,那个位置的确需要接应人,但那个人不该是你于大宝。作为箭头前锋,你必须要往左前方,也就是球场中左位置去前插,也必然可以带走一个防守人。我们设想一下,假设于大宝前插了,沙特左中卫(也就是最后放铲干扰了戴伟浚的那位)是不是后面就不敢轻易去放铲了?他必须要去跟于大宝。那么,戴伟浚就有了更大的处理空间,他的传球路线,在视野范围内最起码是两条,左路套边上来的刘洋/高天意(没看清是谁),以及可能直接前插形成反越位的于大宝。如果觉得没信心,多看一下,我说了,于大宝那个位置肯定会有中场球员跟过来的,大概率是徐新,而此时,右路的高准翼(虽然速度不快,体能也有些透支,但确实是冲上来了)已经套上来了,徐新简简单单一个分球,空当就出来了。然后后续的进攻变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能不能形成攻门,也要看后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