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谈对于中国足球存在问题的理解
浅谈一下我个人视角看,为什么中国足球发展从甲A联赛至今已经接近30年,但是成绩却在不停退步的原因。
我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球迷,从甲A开始到中超一直有关注,当然近几年本人实际中超联赛看的非常少,看的更多的是以欧洲五大联赛为主。但是足球的规律是相同的,有很多地方只有借鉴了别人的成功之处,你才能知道为什么我们做的不好。
在开始前,我希望谈谈中国男足和女足的情况。首先对于女足,我和很多人是持一样的态度:铿锵玫瑰四个字可以很好的概况女足的精神品质。这次女足夺冠,其实在我的视角里,女足的实力是略微弱于日本和韩国的。但是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创造了奇迹。
但是拿男足和女足来对比,是不客观的,或者说两者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并不是一个运动,没有很大的参考性。男子足球,尤其是欧洲和美洲足球,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职业化道路的,具有非常正规的市场化运作和机制,即使在亚洲,我们的职业化道路也是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的。相比之下,全球女子足球的发展却是远远落后男子足球,甚至在欧洲都是如此。
而放眼亚洲,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你看到过西亚有女子球队吗?因此在这种过去并不健全的足球发展中,你靠举国体制来培养女足足球队,的确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近些年女足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已经显现出落后于世界强队的趋势了。
所以拿女足作为参考,以此来嘲讽羞辱男足,是不合理的。这对女足也不公平,她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在低估期的支持,而不是作为对比和羞辱男足时才能想到的一个对比对象来发泄球迷的情绪。
第一部分,现在说说男足,为什么男足的成绩一直让广大球迷失望。打个比方,如果把足球的实力比作一个种满鲜花的花园,那么我们可以把中国男子职业注册人数比作种子,而联赛,职业化,青训,管理,舆论等等外界因素视作土壤,那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先说种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都知道中国没人踢球,或者说踢职业足球的人少之又少,目前注册人数仅仅只有8000人,不说对比日韩等亚洲足球强国了,你知道越南有多少吗?5万人(数据源于网上,可能有偏差,但是意思差不多)。
我们总是说为什么14亿人找不出11个能踢好球的,这个是典型的错误观念,实际上14亿人里踢球的人完全是那极少数的人。而且一个国家人口多就该踢好球,现在世界第一就是印度了。
在这么一点注册球员的情况下,挑出优秀苗子的概率那就可想而知了。
而为什么没人踢球呢?背后的原因我放在第二部分说。
第二部分,有哪些外在因素能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我想无非是以下几点
1)良好的青训基础:首先没人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目前国足的架构,以对阵越南的比赛为例,首发11人里竟然有五人是来自于徐根宝的青训营,也就是以前的东亚队,其余有三名规划球员。这是什么概念?整个中国足球将近30年的职业足球发展后,仅仅只能产出3名国脚!其余那么多足球俱乐部在做什么?国安,申花,鲁能,恒大,在做什么?
2)健康的职业足球梯队和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那些足球强国,职业化可以衍生到联赛的第四第五级别的联赛,而这些联赛的球队依旧拥有一批铁杆的簇拥。这对于那些从小走职业化道路但是并没有能力走向最高级别联赛的人也能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平台,工资虽然不高。而且可以给最高级别的联赛不同的输送新鲜的血液。最近看了一个视频,一个法国国脚从低级别联赛一路提到法甲,最后入选国家队的感人事迹。如果没有这些土壤让他们锻炼和发挥,也许他早就转换职业了。
3)职业的从业人员: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些诸如此类的负面传闻,小孩子踢球需要交钱的潜规则等等,这对于青训和人才选拔是非常大的伤害。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就是中超联赛球员整体的素质非常差,对比欧洲足球,国内联赛动不动就武斗,罢赛也是家常便饭。看惯了欧洲职业足球,我不敢想像有球员或者球队敢这样,即使在多年前的欧冠斯坦福惨案,我也没看到切尔西球员或者球队有非常过激的出格行为。我认为根基就是从小接受的足球教育有问题,设想一下,从小教你踢球的老师就是一个二流子,教的都是怎么下黑脚,怎么握草拖时间,到了成年队风气能好吗?因此国内联赛我们常常看到卧草这种“聪明的”战术,球员一碰就倒。但是在国际赛场上,这些战术未必那么好用。
4)专业的管理制度:中国足球想要发展好,什么是重中之重?联赛!!!联赛才是我们足球发展的核心,联赛做好了,国家队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可是在中国联赛,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队服务的。想想我们这些年弄了多少“大聪明”的政策和方案:提案成立男子足球队来踢中超,还有俱乐部无条件服从国家队等等(不是说不好,只是你想想,哪个队胆敢拒绝国家队的要求,后果你敢想象吗?俱乐部太弱势,导致联赛的地位也就是为了国足服务而已!)
5)健康的娱乐媒体:虽然这点很可能会把我和各位拉到一个对立面,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也不得不吐槽,经常看到一些网友评论,例如男足踢不过女足,男足要限薪XX万(这真的还不如来个财政平衡合理),体教结合(我看到过一些视频,小孩只不过为了考个试,单纯的像踢毽子一样颠球,根本不是出于对这个运动的喜爱),派一群孩子去巴西锻炼10年后为国效力等等“大聪明”的舆论,你就知道国内部分球迷的水平了。国足在国内就像一个痰盂,谁都可以上去吐上一口痰,不管有没有道理,骂就完事了。这群人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踢得差难道不能骂?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国足这些球员也挺可怜的(不过考虑到他们几百万的收入,这种同情只持续了1秒都不到),心里估计都不想参加国足。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赛后也是被骂的份。何不俱乐部拿着钱舒舒服服躺家里呢。
有人会问,就国足那精神气不该骂吗?当然可以骂,你如果骂他们在场上散漫,我认为可以。但是这不是输球的原因!努力,态度,精神气,只有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可能可以弥补。如果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态度上的努力是没法弥补实力上的鸿沟的。输给越南我知道大家都很难接受,我们跟越南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差距,就那场比赛来说,我并没觉得球员在场上很散漫。而且越南队实际上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地位,他们拿出了拼的态度。所以,国家队赛场上的那11个人,只不过是层层问题的最后后表现而已,但是外界却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罪在他们身上,这是不合理的,也是片面的。
6)轻松的社会氛围:说到这点,其实我认为这才是最悲哀的,以上几点我觉得通过时间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一点恐怕短期内无法取得任何改变。我在第一部分提到了,为什么没人愿意踢球?你们大家如果有孩子,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呢?我想大家不同人家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大抵都逃不过来自社会上的压力。现在的孩子都在拼学业,不停的补课,谁敢放任自己的孩子开展一个兴趣爱好?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学业而服务的,影响学业的一切都是不容允许的。我说的让孩子踢球,不是说偶尔在楼下撩几脚就算踢球,而是正规的参与培训,参加比赛。这需要大量的经历和时间。不要说孩子了,就说我自己吧,本人已经工作了十余年,在这个倡导996的社会工作氛围里,很多时候晚上起来看场球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么会让我的孩子去踢球呢?
如果让自己的孩子去踢球,而耽误了学业,他能走上职业化道路还好,如果没那天赋,却又耽误了学业,难不成以后去做保安?我相信这是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承担的。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就业环境,在我看来很多的职位其实根本就没必要招那些一本或者要求的学历,现在一些像样的企业,动辄研究生985,或者起码要个211毕业的才行,大专生的就业选择面都相当有限,举个例子,银行的柜员要求本科毕业,有必要吗?“卷”!就是一个字,卷!
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过剩导致社会上的内卷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那批想走职业化路线但是没有成功的孩子,他们的未来是很没有保证的。
7)天赋:这点就不说了,大家都明白。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球员们各个都是努力+天赋的结合,这点也不是个人能控制得,天生有就有,没有怎么练也练不出。当然,目前国足还没必要谈这点,我觉得天赋这个问题,应该是日本韩国这些职业化多年的国家,为什么还是干不过那些世界顶级强队的其中一个原因(参考上届世界杯日本对比利时)。
中上所述,我认为国足需求成功,我们有许多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看看德国,英国,西班牙他们是怎么做的,足球文化可能不同,但是规律和机制是大同小异的。
需要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如果每个人不在单纯的为了钱,为了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而奋斗的时候;当我们能重视青少年联赛,当一个低级别的青少年联赛每场比赛也有不少观众关注,球迷对于自己支持的俱乐部各个年龄段的好苗子如数家珍的时候;当我们有良好的健康发展的职业化联赛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责任并需要为这项运动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贡献,而不是仅仅冷嘲热讽曾流量的时候,我相信中国足球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愤怒的蝌蚪君楼主
足球当然没有必要一定要搞好,足球顶多给人带来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不能和经济,教育这些比。但是如果都这么想的话,是不是可以同样认为为什么要弄好音乐,为什么要拍出好的电影?这些精神上追求的东西都可以忽略了呢?足球在世界运动范围内的地位,还有在中国的关注度,我想还是有很多人期望它能弄好的吧
你又是谁的青春呢
我觉得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真的没那么喜欢足球,你别看关注的多,实际上赌球的就占一大半,凑热闹的又占一部分,真正喜欢的根本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