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一梦第九章:曾经口号震天的恒大足校,也要屈服于中国足球的现实
编者按:
2012年,广州恒大第一次踏上了亚冠赛场。
那时的他们,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老板豪言五年内夺取亚冠,于是最好的球员,最好的教练,组成了一支最好的团队,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举起奖杯的那一刻,身着红衣的他们恍惚间就像国足,然而在数年之后,付出了无数代价之后,梦醒的我们终归看清,国足不是他们。
如果时间停留在2015,这是一个纯粹的故事,但车轮滚滚向前,这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故事。
这是本系列的第九篇,也是最后一篇。
往期回顾:
恒大一梦第六章:至少在保利尼奥的身上,广州恒大曾经非常接近“国际接轨”
恒大一梦第七章:未赢够的广州恒大,最后变成了培育卡纳瓦罗的实验室
恒大一梦第八章:广州恒大的“为国养士”,终归没能符合所有人的预期
“我知道中国足球环境恶劣,但没想到这么恶劣。”
这句话是2013年1月,时任恒大足球学校校长刘江南对媒体所说的,那时他所感慨的,是外界对恒大足校用实际行动,投出的“不信任票”。
“报名的人很多,真正交费的人就大大少了,家长下不了这个决心。“
2012年9月,许家印口中的“万人足校“正式开课。在这所坐落于广东清远市的寄宿制学校,恒大和足球,这两个词让一切都变得格外新鲜,然而开课许久,刘江南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和家长,得到的反馈却不甚理想。
一听到每年3万5的学费标准,很多家长都打了退堂鼓。
为了在初期招满预计中的3000名学生,许家印动员了全国26个地区的分公司,根据他自己的透露,招生费用超过了一亿元。
但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只有1000人出头。
虽然如此,刘江南并没有灰心。在他的计划中,这会变成一所思路与此前的传统截然不同的足校,学生们将会在这里逐渐成长为有知识的球星或有球技的普通人,避免走上“无法成为职业球员就无法立足于社会“的老路。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在当下的中国,这或许也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即便是风头一时无两的恒大和许家印,也难以做到。
恒大足校,也终归要屈服于中国足球的现实。
1
2012年,57岁的刘江南选择了提前退休。
当年在广州医药降级的时候,是他鼓动的许家印进军足球界,半年之后,许家印提出了创办“万人足球学校“的想法。
于是,刘江南接受了许家印的邀请,转而担任了这所足校的校长。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江南也是一位体育人。学生时代,他曾经上过体校、练过体育,“后来当了25年大学老师,然后当了10年体育局长”。
担任局长期间,他是当红人物。巴西国家队来访,NBA中国赛,亚运会都在广州落地,他治下的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上,也为国家争得了不少荣誉。
但是,他心中始终有一份愧疚之情。
“官员难免受到政绩观念影响,以前用人海战术培养出了很多冠军,可是其中也有一大批孩子没能脱颖而出,又荒废了学业,对社会也成了负担。”
“现在经济水平变高了,也希望孩子不要荒废学习,可以做到两头兼顾。现在这个模式我们要坚定走下去,希望以后也能在国内推广这个模式。”
许家印和恒大足校,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就像建商品房一样,没用多长时间,一座座欧式建筑、一片片足球场地在清远市郊出现。许家印对恒大足校的投入是惊人的,而且除了硬件之外,他还买来了皇马这块牌子,24名西班牙教练将在这里,提供“原汁原味的西班牙皇马青训营的训练理念”。
但这样的理念,落地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在西班牙调研时,刘江南很羡慕西班牙孩子的全面发展。
就像教练费尔南多所说的,“在西班牙,6岁至18岁的孩子都可以在俱乐部学习,在此期间并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上课结束后,到俱乐部学习,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比赛通常也会放在周末,而不需要魔鬼式的集训。”
但很多家长、学生,甚至是许家印都觉得,恒大足校每周四天,每天一次,每次一到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日程过于松散。
对于这个问题,刘江南不知解释了多少次,终于在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来参观足校时,许家印从他的口中得知,不仅是皇马的青训队伍,连一线队的训练时长都是如此。
“弗洛伦蒂诺的解释,让许家印主席吃下一颗定心丸。”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恒大足校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所具有足球特色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们在这里与普通学校无异,有寒、暑假,有周末,只不过要抽出时间来参加专业的足球训练。
这是刘江南的梦想之地,他希望在这里看到“10%的有文化的足球人和90%的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
而由此产生的代价,就是从每年3万5涨到5万元的学费。
这个数字不仅吓退了很多家庭,也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尽管学校方面始终表示,即便涨到5万元,依旧是入不敷出,但这样的解释不会终结外界的讨论。
唯有成绩,才能竖起恒大足校这块牌子。
2
2013年亚冠决赛,来自恒大足校的孩子们吸引了球迷的注意。
也是在这一年《恒大国脚八项规定》的传达会上,许家印正式提出了“全华班”的概念,他希望能在5-8年内实现“全华班”的愿景。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恒大足校中的佼佼者,足迹遍布整个欧洲,各个俱乐部青训营的训练场都留下过他们的倩影。而在遥远的西班牙,恒大足校在2014年创办了一所分校,优秀学生将会前往那里,近距离感受欧洲青训的浓厚氛围。
由于不能参加正式比赛,恒大足校自办比赛,邀请知名俱乐部青训梯队前来参赛,为了让这些球队拿出真本事,甚至还为这些球队击败恒大设置了奖金、奖品。
许家印急切的心情,可见一斑。
但是,几乎每一位恒大足校的西班牙教练接受采访时,都会谈到这种急切的心情。
“中国人在'改变'方面比较急,但培养球员不像批量生产手机,需要尊重时间规律。我们做的是最基层的工作,基础打好了,成绩自然会到来。”
包括青训总监里卡多-雷东多在内,很多西班牙教练都会遇到家长们提出一个灵魂之问:
“我孩子能不能成为职业球员?”
他们不知道,但又很难把这个答案直接说出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西班牙教练们能够给出比中国教练更明确的判断,然而他们经常拿卡西利亚斯举例,所以不同意把身高还不够高的门将剔除出选材范围之外。
但中国教练等不起一个卡西利亚斯,他们更想试着培养出更多的卡西利亚。
在初期,这两种观点还能和而不同,毕竟从0到1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刚开始,身为恒大足校校长的刘江南演讲、做讲座,还有一些抬不起头,毕竟足校的成绩并不够好,经常大比分输给鲁能、绿城这些老牌足校的球队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恒大足校的成绩有了一些起色,甚至开始获得了一些冠军和奖杯,而更让刘江南感到骄傲的是,2016年,恒大足校第一次迎来了高三学生参加高考。
40人里,11人考入本科院校,22人的分数达到了普通高考专科线以上,还有2人进入了职业足球的序列当中。
相较于成绩和冠军,这是刘江南和当时的恒大足校更愿意提及的事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家印的“全华班”时间表愈发清晰,他和刘江南在人才培养上的理念分歧再也无法被搁置了。
2017年9月1日,就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刘江南宣布了自己的离职决定,在离职信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实现共同梦想的过程中,在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理念的认同、途径的选择、方法的采用、效果的评价,有着严格的客观规律,容不得半点主观臆想!“
”但非常遗憾,我作为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近50年的专家、教授、博导,作为曾历任大学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中小学校校长的观点难被传统观念所接受!”
几个月后的2018年初,恒大在辟谣奥巴梅扬的官方公告中,表示2020赛季将实现“全华班”。也是在2018年,恒大足校的培养理念转变为“全精英、全免费”。
3
或许在那个时候,许家印真的认为“全华班”可以按时实现。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2017年末聘用更擅长培养年轻球员的卡纳瓦罗,他才会在2019赛季提出给卡纳瓦罗制造了很多难题的“双外援”政策。
然而等到连续两个赛季无缘中超冠军的现实可能即将摆在桌面上时,许家印屈服了。2019赛季的夏天,他引进了多名归化球员,但大部分还要以外援的名义注册参赛;2020赛季,保利尼奥也代表球队打完了中超联赛,全华班也并未实现。
而到了风雨飘摇的2021赛季,这已经并非外界所关注的重点了。
2022年初,就在一线队艰难完成中超联赛的一个月之后,恒大集团召开了足球管理会议,许家印在会上表示恒大要继续坚定不移做好足球,下一步宗旨是扎扎实实为中国足球发展和崛起尽心尽力做贡献。
整体的发展目标被定为:“要把恒大足球学校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明星的摇篮,广州队要做好摇篮平台”。
更为清晰的信号则是恒大足球学校校长王亚军兼任广州足球俱乐部董事长。
于是在这个赛季的亚冠赛场,广州恒大终于实现了许家印的“全华班”梦想。
大部分来自恒大足校的孩子们,不必说面对川崎前锋、蔚山现代这些日韩劲旅,哪怕是面对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新山,都吃到了两回合的败仗。
六战皆墨净丢24球,没有进球。
从前两场的0-5、0-8,到最后两场的0-2、0-1,这看似是一种进步,但对手也在更替着自己的人员,让很多还不到21岁的年轻球员直面这样强大的对手,收获这样耻辱的结果,这早已不是在培养年轻人。
只是在用年轻人,尝试着维持广州恒大最后的体面而已。
昨天,广州恒大公布了一线队的35人大名单。
在这其中,29人来自恒大足校,平均年龄仅为21.12岁,创下广州队建队12年来最年轻纪录,更刷新了中超最年轻球队历史纪录。
单从数据上来说,这又是一件可以拿出来大书特书的功绩,但可以预计的是,他们在新赛季的中超,只会像在亚冠赛场一样,创下一项又一项的纪录。
“既应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应科学地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力戒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如今再回看刘江南的离职信,徒留唏嘘和慨叹。
“这个足校属于业余性质,当时只交十几块钱的洗澡费就可以了。”
接受采访时,郑智的父亲提到了儿子小时候刚开始参加足球青训的时候。那时候的郑智虽然在网球场上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但从小爱踢球的他被一名孩子也在沈阳绿茵足校踢球的家长带到了那里,就此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足球生涯。
对于郑智那一代人来说,学习踢球并不是什么太贵的活动,而对于此前在恒大足校踢球的孩子们来说,学习踢球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还不到贵族运动,但也不是草根运动了。
刘江南的梦想是美好的。
但在广袤的国土之上,在薄弱的足球文化之下,即便欧洲的足球理念再先进,落地广东清远的时候,这项本该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运动,也只能变成这样。
更何况,还有像许家印一样的无数人,等着盼着恒大足校走出一个又一个球星。可以说许家印不懂,可以说许家印是外行,可以说许家印急功近利。
但很可惜的是,许家印也是出钱的那个人。
在中国足球的曲调里,急功近利是永远的主旋律。
太多人等得了一年、两年,却等不了十年、八年,对广州恒大如此,对恒大足校如此,对中国足球也是如此。
一年冲超,两年夺冠,四年拿下亚冠;两座亚冠奖杯、八次中超冠军,许家印用他的方式缔造了属于广州恒大的辉煌,这让他以为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恒大足校和中国足球的身上。
事实证明,他错了。
广州恒大由鼎盛到衰败,表面上是恒大集团的外部因素所致,但归根结底,是这片足球土壤的问题。而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只是又一个失败的十年罢了。
穿着红衣的他们满面红光,但身上终归不是国家队的球衣。
(全系列完)
出头老鸟
钱会腐蚀足球梦的,身边人都想着钱的时候,你踢球不为了钱显得像个傻子,人都是会比较的,市场化的东西最缺不了钱,可是足球这个东西从来不只是市场化,不然巴黎曼城早就大结局了,聚焦太多对中国足球没好处,压力已经转换不了动力了,就是都疲倦了,以烂为烂了,他无所谓了
贝林厄姆2025
又要足校提供专业领先的足球教练,有好的训练和食宿条件,甚至还要兼顾文化课。但是又不许足校收取相应的学费,真就要别人拿钱供自己的梦想呗?诚然一年几万的学费对大多数家庭都算是高额学费,然而我也不觉得一个学生5万的学费足校就能大赚特赚。
好哇你个老六
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足球到头来,还要靠那几家被金元足球糟蹋得不行的青训来维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