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收取“引援调节费”,为什么会被举报?

header
关注

在几乎每一家中超俱乐部都欠薪的背景下,“引援调节费”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大。过往5年,多家中超俱乐部缴纳的调节费过亿,尽快退还引援调节费完全可能拯救一些球队。



昨天有媒体报道:有人直接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匿名举报足协乱收费。“引援调节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举报成乱收费?尽快退还“引援调节费”,真的能解多家中超俱乐部燃眉之急吗?


【“世界第六大联赛”,为什么突然要收“引援调节费”】


说起来无比魔幻现实主义,也无比具有嘲讽意味,就在三四个赛季以前,诸多知名解说员看着中超世界级外援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快,直接在解说直播中做过这样的表述:“现在中超的节奏一年比一年快,可以说目前的中超,已经是世界第六大联赛了!”


世界五大联赛之所以成为“五大联赛”,除了健康的资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走过了百年的现代足球之路;而中超仅仅用了十年就成为“世界第六大联赛”,抄近路也好,急功近利也好——靠的就是赤裸裸的金钱。


一切的发端,都是许家印带来的“恒大式成功学”。许老板买了一支中甲球队,以抬价的方式买郜林、郑智、孙翔;挥舞着钞票签来穆里奇、孔卡、艾克森等外援……就靠着买买买,广州恒大光速冲超,第一个赛季就以升班马的身份登顶中超,随后又三年两度拿下亚冠。



这种当时被媒体称为“颠覆性”的成功,一度引发多家中超投资人的抗议。究其原因,恒大太不讲武德,很多球队一年就靠一两亿运营球队,而这一两亿甚至不够恒大买一个外援。


广州恒大在亚洲足坛的成功,为恒大集团带来了空前的品牌效应和社会价值。这让很多许家印的朋友,看着蠢蠢欲动。造成的后果,就是最疯狂的时候,不仅冬季转会窗口的世界标王来自中超、转会费排名前十的转会当中,中超经常占到四五人——大家知道的J马、奥斯卡、特谢拉、胡尔克等人的转会,都一度震惊全世界。


这一定程度上确实造成了这样的视觉效果:多家中超俱乐部的中轴线,外援都是世界级的;每逢强强对话,节奏真有一种看五大联赛的幻觉。


看个热闹、看个乐呵的球迷,希望各大俱乐部再买世界级外援;然而内外援的军备竞赛只坚持了两三个赛季,就有中超投资人开始吐苦水——这在当时看来是格格不入、匪夷所思的。


再后来中国足协每个赛季前组织的投资人会议,成为了实打实的哭惨大赛。相传,有俱乐部老板在投资人会议上直接说,再这么搞下去我球员工资都发不起了;后来几个赛季前的投资人会议,有老板直接拍着桌子说,再这样消耗下去,我们直接退出!



迫不得已,中国足协为了中国足球联赛的长远发展,为了让花钱花上头的老板们回归理性,开始研究能够落地的惩罚办法。抱着给当时的军备竞赛降温、抑制各大豪门当怨种溢价太大买人的初衷,中国足协官网2017年5月份,发布了一则《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


后来争议越来越大的“引援调节费”,根本就出自这个通知。这个通知的要点有以下三个:


其一,交所谓“引援调节费”的前提。如果各中超、中甲俱乐部上个赛季是盈利状态,那么高价买内援、买外援就不用交引援调节费;如果上赛季是亏损状态,那么内外援的转会费超过足协规定的额度,就要上交引援调节费。


关于这一条,中国足球的现实情况是,中超、中甲俱乐部,截至目前位置,应该每一家每个赛季都是亏损状态。


其二,足协明确规定了交引援调节费的转会费上限。外援4500万人民币每人、内援2000万人民币每人。此外,足协还明确规定了引援调节费的缴纳额度:一旦外援转会费超过4500万人民币,内援转会费超过2000万人民币,都必须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


其三,引援调节费的用途。足协白纸黑字的写明:“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


【缺乏基本的专业度,让足协自毁公信力】

中国足协白纸黑字下发的通知,为什么有俱乐部老老实实上交了大几亿,而有俱乐部敢公然对抗足协拒绝缴纳?又为什么会有人将足协告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搞得足协如此尴尬?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足协制定通知时过于仓促,连基本的合法性都有问题。


首先一点,中国足协通告中指定的收款账户,从法律上来说根本没有收款资格。足协在通知中明确表示,引援调节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这个所谓“基金会”由中国奥委会和中国足协联合发起,由体育总局管理的一个公益慈善基金会。



公益慈善基金会账户的收款,《公益法》有明确规定。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成立时间必须2年。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是2016年12月份成立的,足协颁发《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时间是2017年5月,很显然,该基金成立时间不满2年,即便各家俱乐部老老实实缴纳引援调节费,足协指定的账户也完全没有资格收款。


其次,依照足协在《通知》中制定的账户性质,引援调节费是属于慈善捐款。“慈善捐款”从道德上来说高度很高,因此过去很多年成为一些企业,偷税漏税掩人耳目的幌子。不想缴纳巨额税款,那美其名曰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会,通过公益基金会做账,至少道德上来说风险很小。


最近两年很多娱乐明星因为偷税漏税凉凉,导致大多数吃瓜群众都知道: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重点打击偷税漏税。所以,现在即便你想通过公益基金会做账,捐款的额度有严格限制,并且要求建立健全票证管理制度。说白了,相关部门想彻底堵死,轻易通过所谓“公益基金会”做账的路径。



这就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比方说上海上港队,缴纳引援调节费的意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便人家上海上港愿意老老实实缴费,那你要能开出收款票据,人家上海上港才能合法的缴纳引援调节费。否则,上港为了跪舔足协轻易缴纳调节费,面临国家相关部门的财务审核时,真的有违规甚至违法的风险。


一方面,足协指定的收款账户不合法;另一方面,足协又不能开出收款票据,企业(尤其是国企)面对财务审核有违规的风险——基于这两个方面,包括上海上港在内的多家中超俱乐部,面对足协的施压都拒绝缴纳引援调节费。


足协仓促制定不合法的收费规则,从专业度层面公信力已经受损;而在执行收取“引援调剂费”的过程中尺度不统一,让足协公信力轰然坍塌。


即便你收取“引援调节费”属于中国特色,但足球乃至竞技体育最大的原则是公平公正,你要强行收那就大家都收,你要不收那就大家都不收。但足协收取了广州恒大、北京国安等俱乐部的引援调节费,却未能按时收取上海上港的引援调节费,考虑到新任足协主席的背景,足协偏心、不公平的论调,一度传得沸沸扬扬。



前几年中国足球在外援上烧钱丧失理智,反而在青训上投入过小,应该让二者有一定的绑定关系——这是小白球迷都应该有的看法。足协不能凭着做事情的初衷维护公信力,足协与小白球迷的区别,在于足协应该有基本的专业度,建立规则应该有足够的前瞻性。


显然,在通过引援调节费平衡烧钱与青训这件事情上,足协仅仅和普通小白球迷一样,做了一个最为基本、最为简陋的绑定和关联,不专业到甚至违法的地步。这才给人留下了被正儿八经举报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机会。


眼下,很多俱乐部向足协施压,希望足协尽快退还引援调节费,帮助俱乐部度过基本的生存危机。这是球员、球迷最为迫切的希望,然而,有一个骨感的现实问题不得不提,受限于“引援调节费”的合法性问题,上缴过程中财务流程的规范问题,即便足协明天同意如数归还引援调节费,很多笔大几亿的费用,不一定能够闪电回到俱乐部的账户上。


拿广州恒大来说,广州俱乐部的危机,相较于恒大集团的危机对许家印不值一提。相比起玩票足球,曾经因足球风光一时的老板们,目前母公司的债务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足协真的退还引援调节费,球员们被欠半年、一年的薪水,真的能立马到账吗?

阅读 12906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NicolasJover

亮了(305)
查看回复(1)
回复

剿匪的胆子咱们没有,但是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我们有,而且很大

discusser-avatar

并非戏言

亮了(264)
查看回复(1)
回复

钱去哪了还真不好说

discusser-avatar

圣克鲁滋

亮了(159)
查看回复(12)
回复

这个调节费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不知道当年中超俱乐部不组团去国际足联告中国足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