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镜头解析火绿大战:无限换防对塔图姆的限制,以及马祖拉的应对
凯尔特人这赛季的比赛,我看过好几场,之前是兴之所至,这次则是闻风而来。看到赛后新闻的时候,我的反应和大家一样:
“什么?!凯尔特人输给了火箭?”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西15赢了东2?
于是,我特意找来录像,研究了一番。
凯尔特人这支队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进攻端,凯尔特人有双探花保下限,其余球员提供火力支援;防守端,凯尔特人内有霍福德、罗威和格威,外有斯玛特、怀特和布朗,防守资源充足,能应对多种情况。
那火箭呢?
火箭是支怎样的球队,只要看了第一节前几分钟就能明白。
首先,这是支年轻的球队,有着年轻球队的通病:
经验缺乏,心态浮躁,技术粗糙。
比如,他们的传球基本功不好,接球人常常要够着接。
比如,他们3分钟不到,就投了三个三不沾。
比如,KJ马丁试图运球突破,但球离手之时,斯玛特主动上对抗,马丁被斯玛特抄球。
其次,火箭的人员配置不太合理:
首发五人,一无掌控大局的指挥官,二无冲锋陷阵的突击手,三无拉开空间的射手群,四无保护内线的黑粗硬。
于是,进攻运转不畅,强打效率不高,防守……
至少这场比赛,火箭的防守还挺硬朗的。
开场,火箭的防守稍稍有些松懈。
跳球之后,布朗得球,见篮下无人,遂发起早期进攻,攻框取分。下个回合,凯尔特人打战术,球转移到右路,斯玛特佯装与布朗做手递手,怎料布朗突然启动,空切禁区,暴力灌篮。
但随后,火箭的防守紧了起来。
接下来的两个阵地战回合,凯尔特人还是打布朗这点。
怀特持球,布朗从左底角过来做手递手,火箭换防,布朗三分打铁。
布朗接怀特传球,和塔图姆在上线打挡拆,球被火箭抢断。
这个回合发生了什么?
布朗意图和塔图姆打touch screen配合——塔图姆碰一下防守人就迅速下顺,但火箭提前夹击,逼迫布朗出球。按照高位挡拆的常规思路,布朗把球传给了位置最好的人——塔图姆。
塔图姆下顺后,身处中路,能吸引多方协防,手头选择多,可攻可传。
这种挡拆很考验对手的轮转防守,不过,火箭的轮转倒很及时。
布朗刚把球传出去,格林便赶忙协防塔图姆,小波特也换防到怀特这边。
塔图姆接球时,在背对怀特的情况下,没有仔细观察,以为怀特无人看守,想当然地把球传了出去,于是,球被波特抢走了。
从上述几个回合中,我们能看出塞拉斯今天的策略:
布朗持球打挡拆,火箭提前夹击;其余人打挡拆、做掩护,火箭换防。
看到这里,我不禁猜测,莫非塞拉斯也上网,知道大家都说布朗比塔图姆强,所以对布朗重点关照?
反正,火箭一换防,凯尔特人的进攻就不好开展了,空切、挡拆和掩护都出不来机会,投手和塔图姆的日子很难过,半场打完了,塔图姆12中3,豪瑟6中1。
这也好理解,因为究其根本,换防是克制投手和投射型球员的,换句话说,很克制塔图姆。
我们来看上半场的几个例子。
下面这个回合,绿军进攻意图很明显:
把球交给塔图姆终结。
塔图姆在左侧绕双人错位掩护(stagger)出来接球,这个战术最常见的两种结果是(1)塔图姆得到空位、出手三分,和(2)塔图姆单打。
空位三分显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伊森、加鲁巴、波特和三人的换防,没有如塔图姆的愿。塔图姆接球之后,眼前的加鲁巴离他很近,于是,塔图姆只好运球找节奏,并出手了一记高难度的后撤步三分。
这一球,不得不说,塔图姆进得很漂亮,但是,此非火箭防守之过也。
再看。
塔图姆肘区背身持球,转面框,但发现右路有两人协防,他观察一番,无奈把球转给了左路。
塔图姆变向,胯下,变向,泰特稳如泰山,寸步不离,塔图姆只能把球传给布罗戈登。
下图,凯尔特人上线三人平行站位,布朗先给塔图姆做远挡掩护,随后空切篮下,塔图姆接球跳投,但火箭迅速换防,塔图姆面前还是站着个波特。塔图姆无视防守,强投三分,哐哐打铁。
这一球,布朗想挑战伊森的护框,伊森伸直手臂,瞅准时机,送出一记大帽。
这个回合,塔图姆打double drag——双人拖后掩护。然而有意思的是,史密斯被挂住之后,格林迅速换防,波特也换到了豪瑟这边。塔图姆全程都被火箭紧逼,眼见没有出手空间,塔图姆只好仓促传给布朗,但在史密斯的长臂干扰下,塔图姆传球失误。
这一次,球还是打到了塔图姆手里。怀特和格里芬打挡拆,
火箭先是完成换防,化解了凯尔特人的挡拆威胁,
随后再度换防,化解了塔图姆的投篮威胁。
塔图姆强投,再次打铁。
总之,凯尔特人——尤其是塔图姆这一点——打不出流畅的配合,所有的战术,落实到最后,都沦为了效率极低的个人强攻。
你看看,一个战术跑完,根本出不来机会,格威只好自己突分,但传球直接被马丁截断了。
布朗这球,也被史密斯贴死了,球最后打到了豪瑟这点。豪瑟是个投手,哪能处理球?他运了两步,就直接停球了,此时,塞拉斯大喊:“包夹(录像中听得很清晰)!” 在双人合围下,豪瑟也出不了球,这个回合,凯尔特人24秒进攻违例。
火箭这支球队,你别看它排西部倒一,但认真防起来,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火箭的年轻球员,身高比较平均,单防基本功都还不错,把他们放在一块,搞无限换防,逼对手单打,是顶好的策略。
不过,换防也不是万能灵药,只是比较考验对手的单点爆破能力。对手如果能点名防守弱环,那么也能打开局面。
那……凯尔特人能打开局面吗?
想攻破火箭的换防,先要搞清楚火箭的防守弱环在哪儿。
前文提过,火箭内线少了一道屏障,没人能做好护框的任务,而且,火箭的球员虽然年轻,但移速不快,所以,凯尔特人完全可以放弃牛角战术,主打四外一里和五外进攻,由双探花冲击对方的内线。
事实上,在上半场,凯尔特人似乎摸到了这个解法。
看这球,塔图姆面对史密斯,直接迈开脚步,突击内线,左手上篮取分。
这个回合,布朗兜掩护接球,和斯玛特打挡拆,其余人拉开,布朗氮气加速,扛着波特往里走,慢三步上篮得手。
于是,到了下半场,马祖拉做出调整:
凯尔特人没有沉溺于牛角,而是更多地采取四外一里的站位,由塔图姆和布朗在外线持球发起进攻,试图撕开对手的防线。
这个回合,凯尔特人的站位很类似于stagger screen——错位掩护的站位,但马祖拉的布置出其不意,他反而让怀特绕霍福德掩护,并让霍福德直接空切篮下,这直接扰乱了火箭的换防,怀特接球后,转给了空位的塔图姆。这一次,塔图姆没有头铁,而是攻击了史密斯的上步封球,上篮得手。
再看。
这是个半转换机会,面对脚步偏慢的史密斯,塔图姆直接变向过掉对手,杀入内线,上篮得分。
这一次,绿军的战术还未执行,塔图姆却已看准火箭的篮下空挡,顺势用刺探步晃开史密斯的重心,突入禁区,袭篮成功。
这一球仍然是塔图姆挡拆后的突破。
第三节,塔图姆单节砍下13分,四次上篮,全部成功。
正当我以为塔图姆找到了赢球方法的时候,塔图姆却在第四节蹲底角抽烟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关键时刻,布罗戈登在突内线,布朗在突内线,斯玛特在突内线,为什么塔图姆却蹲在底角?
好家伙,打到最后一分半钟,塔图姆如梦方醒,拿球往里冲,问题是,这个回合,队友都还没拉开空间,塔图姆急着一打二干嘛?史密斯的臂展又不是摆设。
反观火箭的年轻人,打得那叫一个有条不紊:
史密斯背身中距离命中;
格林和伊森打挡拆,用跳投惩罚了霍福德的蹲坑防守。
最后,我们再看看凯尔特人的最后一攻。
马祖拉明牌:
塔图姆上线单挑史密斯,其余四人拉开。
这个布置问题不大,但火箭也不是傻子,塔图姆变向过掉史密斯以后,底线两名防守球员的协防还是比较到位的,塔图姆一挑三,上篮打铁。
我很不解,塔图姆突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已经吸引了伊森的协防,霍福德也已经处于半空位的位置,这球传给霍福德,霍福德能得到投篮良机,有可能三分绝杀,塔图姆怎么不传?
当然,我能明白马祖拉和塔图姆的意思:
两分球终归比三分球稳,凯尔特人只落后2分,没必要冒险。
但我还是那句话,既然如此,塔图姆怎么不早点往里突?
我不知道是马祖拉不乐意,还是塔图姆没能力,但塔图姆第三节的爆破,效果也还不错啊,要是在第四节还剩7分钟的时候,塔图姆就坚持杀伤,凯尔特人也不至于和火箭打得难解难分,但是,哪有那么多如果呢?
看完这场比赛,我想起了早年塔图姆在杜克时的一则轶事:
杜克打弗吉尼亚,塔图姆半场只得两分,但杜克球运转得流畅,半场结束后,比分也领先,塔图姆和队友很开心,谁知此时,老K教练走入更衣室,把外套扔在塔图姆身上,勃然大怒:
“你这个圣路易斯的软蛋小屁孩,我就应该把你留在圣路易斯,打成这样,你就不应该来杜克!”
今时今日,看到塔图姆在NBA的这般表现,不知老K教练又要作何感想……
至于火箭,我认为这些年轻人的天赋不够炸裂,他们之中,似乎没有哪个具备巨星的潜质。
想靠这批新秀重回西部之巅,可能不太现实。不过,看着年轻人成长,大概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吧。
各位观众老爷,如果觉得我分析得还不错,就点点推荐和关注吧,你们的支持是莫大的鼓励!
月沉的篮球楼主
顶顶,两天没来,已经没人看了吗
HalaBoston
獭兔的武器库其实是充足的,只是没那么高效,但他本身是个比较纠结的球员,会的越多越不知道用什么,而且逆境当中的精神属性真一般。。。所以我认为獭兔是一个极其吃教练水平的球星,教练把活分配的很清晰,獭兔就能完成的很出色。教练如果是乌杜卡这样精神属性拉满,可以鞭策球员,獭兔在球队落后时也会有上佳发挥。无奈咱们的马祖拉是个既没货(攻防体系匮乏),性格纠结(装逼不叫停,獭兔启动了剩7秒不到又叫停),精神属性极差的教练。。。球队15年来,今年是作风最散漫纪律性执行力最差的一年。獭兔继续让马祖拉带下去,獭兔的缺点会不断的继续放大
月沉的篮球楼主
最后再顶顶,溜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