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困境:车轮战都无法成功限制胡金秋这一点
胡金秋总决赛两场比赛高效砍下47分,第一场13投9中砍下26分,第二场15投8中砍下21分,这两场比赛远优于胡金秋常规赛和季后赛的表现,常规赛胡场均19.1分,季后赛胡场均17.4分,胡金秋总决赛表现暴露出北京的一个问题,无法成功限制胡金秋这一点。北京两场比赛周琦、范子铭、翟晓川都与胡金秋对位,但三人防守效果都一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翟晓川矮,二是范子铭慢,三是周琦不出去。
胡金秋身高210厘米,体重111千克,臂展215厘米。
翟晓川身高205厘米,体重105千克,臂展204厘米。
范子铭身高211厘米,体重116千克,臂展214厘米。
周琦身高216厘米,体重113千克,臂展231厘米。
一、翟晓川矮。
第四节比赛还剩10分28秒,广厦74比73北京,胡金秋连续四个回合打进,当时,防守胡金秋的球员正是翟晓川,翟晓川比胡金秋身高矮了5厘米,臂展短了11厘米,即使翟晓川防守不失位,面对胡金秋的跳投,干扰也很有限。
胡金秋背身单打,运球靠一下,撤步,跳投打进,翟晓川并没失位,只能归结于矮。
翟晓川补防,保持在胡金秋面前,伸直胳膊,但对于胡金秋干扰有限,轻松投进。
胡金秋背身单打翟晓川,转身至内线打进。
结论:翟晓川与胡金秋对位的这几个回合是比赛转折点,第四节开始时,比分广厦74比73北京,而当7分46秒,范子铭换下翟晓川时,比分已经是广厦84比75北京。
二、范子铭慢。
范子铭慢体现在,胡金秋面框进攻时,范子铭脚步跟不上胡金秋,胡金秋利用脚步优势打成好多个。此外,北京在防守胡金秋与布朗/孙铭徽挡拆时选择强延误,由于范子铭脚步慢,延误完无法及时跟上下顺的胡金秋,胡金秋能获得轻松投篮机会。
胡金秋面框进攻,投篮假动作晃过范子铭,轻松上篮打进。
范子铭强延误布朗,胡金秋下顺,范子铭没有跟上,胡金秋获得轻松投篮机会。
三、周琦不出去。
周琦不出去而选择镇守篮底,可能是北京的战术安排,为了限制孙铭徽和布朗的突破,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孙铭徽和布朗将防守注意力吸引在自己身上。可周琦不出去就存在一个问题,胡金秋获得大量的进攻空间,在外线获得了空位投篮机会。胡金秋利用周琦不出去这一防守选择获利很多,G1时单场命中两记三分球。
胡金秋抢下前场篮板,看到内线的周琦不上来,果断出手中投命中。
孙铭徽和卡尔顿打挡拆,周琦在油漆区协防下顺的卡尔顿,胡金秋外线获得三分空位机会,接球三分命中。
周琦和范子铭都选择镇守在篮底不出去,胡金秋点一个三分球,命中。
综上所述,翟晓川的身高劣势、范子铭的速度短板以及周琦防守习惯(可能北京故意安排周琦收缩内线,放胡金秋外线),三重困境相互叠加,让北京队在防守胡金秋时陷入被动。若想在后续比赛中限制胡金秋的发挥,北京队必须针对这三个问题做出调整,否则胡金秋将利用错位优势,以点带面,就跟G2一样,带队打出进攻高潮,进而拿下比赛。
婺州小哥
虎扑两大论调:1胡金秋只会吃饼,不会单打!2胡金秋是周琦的提款机!这场充分发挥了,矮的我就背打你,慢的我就正面突你,手长脚长不出来的我就投你!
走好壮士
胡金秋限制不了,只能说降低他的威慑力。也是要走消耗的路子,进攻上北京必须在五号位要保证绝对一对一能稳定单吃,逼胡金秋进行协防,消耗胡金秋的体能以及不然胡金秋防出去(这点跟周琦是反过来的,打北京必须要想办法让周琦出来)。防守端,北京最大的错误是把重点重点人放在胡金秋上面,真正要盯防的是孙铭徽,孙铭徽这点北京如果解决了,胡金秋威胁自然就下来了。
小闺女的大保镖
正面打确实很难,但是打周琦他可以拉出来投,这就很难搞了,现在19岁的杨瀚森如果有胡金秋的投篮,NBA第一轮末我觉得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