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板]足球报:应该从意识和制度上做些什么,让留洋成为常态化
虎扑05月15日讯 本赛季,以王钰栋为首的国青小将在各项赛事崭露头角,年轻球员留洋再次成为足坛热点话题。《足球》报记者寒冰发文,谈到了自己对留洋的看法。
随着王钰栋为首的国青小将在中超表现出色,中国年轻球员留洋话题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但个别优秀年轻球员的留洋,不管从球员本人、国内俱乐部、国外俱乐部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而言,想要高质量落地,都是异常复杂异常困难的事。由此出发,我们更想谈谈对于中国职业联赛而言,面对今年以及未来新秀可能不断涌现的局面,我们应该从意识上和制度上做点什么?从而让留洋从“个别王钰栋”的偶然事件,变成“王钰栋们”的常态化事件。
中国球员留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轨迹。首先是更完善的青训体系产出更多青年才俊,之后新秀们通过职业联赛的相对充分历练,以出色表现得到来自海外认可其潜能,留洋才具备足够扎实的基础。中国足球留洋不应该、也不能再将未来寄托在所谓的“全村唯一的希望”之上。而是要立足于首先让新人们在中超联赛打好基础,得到足够多的表现机会和成长时间。
这需要更多中超俱乐部改变既有思维模式,像本赛季浙江绿城、青岛西海岸、成都蓉城、上海申花、大连英博等很多俱乐部一样,主动大胆提拔和重用新人,这才会让中超更加充满活力和潜力。这既是中超关于球员资源思维的一次挑战,也将是中超整体形象的一次重塑时机,一旦中超接连有“王钰栋”涌现,来自欧洲的主动关注自然不会少,“王钰栋们”的留洋之路,自然也就会越走越宽。
在中超已很难吸引高质量外援的大背景下,主动提拔新秀完成从俱乐部到整个联赛的推陈出新,是“王钰栋们”带给中国足球的最大的启示效应。“王钰栋们”需要足够的联赛经验,积累信心和吸引海外俱乐部的真正关注。同时,中国足球要形成、完善类似J联赛与欧洲中小俱乐部之间的留洋长效“输送通道”,同样需要时间。
这个过程中,只有中超俱乐部首先形成主动培养新秀的共识,诞生一批经历了中超考验并有出色表现的新人,再通过登陆欧洲中小俱乐部,留洋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而对球员个人而言,经历了这样的“选拔”和“成长”,才会有更大概率在欧洲站稳脚跟。如此留洋,才能真正持久助力中国足球,并正向回馈中国职业联赛。
来源:足球报波导勇者路卡利欧
很简单,留洋应该是市场化的选择,而不是别的。有国外球探看中,才出去。而不是要什么赞助。我发现之前讲王钰栋该留洋,很多人都提到,回来浙江是否能得到保证一定回浙江,以及小王的工资问题,应该有赞助保障。如果有这些想法,并且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还不如不出国。为什么联赛得不到健康发展,一样的道理。
antfeifei
这句话非常正确的前提是中足联出台真正的财政平衡政策那些说俱乐部不需要中足联政策只需要主动控制支出放弃内卷都是蠢的可以进博物馆的蠢货
oci奥西
张玉宁,小破城已经吃亏一次了。小王又要来一次?张玉宁如果从绿城转北京国安,能赚多少?就要小破城来承担这个损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