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析勇士新秀优缺点:高球商次轮秀们能否很快派上用场?
没有首轮的勇士通过交易一口气选下了两个次轮新秀——图希和威尔理查德,这两名新秀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他们的能力是否能在下赛季派上用场呢?今天的文章我们尝试从联合试训及NCAA的一些数据进行解析:
一.52号秀图希的优缺点
由于图希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NBL联赛的新秀,没有NCAA的数据,因此我们先看看他在联合试训里的体测表现:
上表是图希的联合试训数据及在锋线位置/所有参加试训球员里的排名。可以看到他的身高、臂展和体重在锋线新秀里属于平均偏上的水准,手宽是一大亮点(意味着不太会黄油手),纵向的冲刺速度和折返跑数据优异。但是禁区的敏捷性测试在锋线球员里靠后,这也与球探报告里提到的“髋部僵硬”有关,这会导致图希在进攻端较难横向创造空间,同时也很难作为领防人跟住灵活的持球人。此外他的原地垂直弹跳和助跑弹跳在锋线里都处于垫底附近位置,是一个典型的地板流球员。
在看过集锦和一些球探报告后,可以发现图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与波杰、里夫斯比较相似,是一个“依靠出色球商在攻防两端干好多件小事”类型的球员。图希在进攻端是一个“小六边形”球员,他最大的优势是阅读比赛的能力,擅长在转换进攻等开阔环境下做出优秀的持球进攻决策和处理球意识,控运方面稳健有余但鲜有惊艳表现。在投射方面,他的姿势标准、出手速度较快,因此在阵地战中主要执行“接球三分投射和定点”任务,但目前72.6%的罚球命中率尚不支持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定点射手。
除定点投射外,作为一名高球商球员图希在无球端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比如利用对手协防注意力转移去空切或冲抢前场板。但整体来说图希目前的进攻回合占有率还偏低,进攻端能否兑现定点投射天赋和一定的持球挡拆能力,是他能否进入勇士轮换末端的关键。
防守端图希在NBL被当做可换防的持球防守人,但考虑到上文提到的髋部僵硬的缺点,进入NBA后换防小后卫很难做到、更可能去对位锋线持球人(体重在本届新秀锋线里第7)。此外在防守端他更为优秀的是协防能力而非单防,更多会扮演像波杰、桑托斯这样的团队协防人角色。
总结:图希是一个球商非常出色的“小六边形战士”,其目前的特点类似于弱化版波杰以及桑托斯,类比桑托斯在勇士练了一年多才逐渐打进球队轮换末端,图希下赛季很难直接进入勇士轮换。目前最需要提升的点包括:1)运动能力何时能适配上NBA的强度;2)进攻端在投射上取得较大进步,成为一个NBA级别的合格定点射手,高球商球员在适应NBA的比赛速率和对抗后会是科尔非常爱用的类型。
二.56号秀威尔理查德的优缺点
56号新秀威尔理查德是一名有4年NCAA经验的球员,因此我们可以将他的NCAA数据与本届其他大学新秀(去掉中锋位置,因为这个位置与NBA的差距最大,很多数据参与排名容易失真)进行对比,看看他的优缺点主要是什么。
首先谈谈他的身体天赋,196的身高搭配接近210的出色臂展,这足以帮助其成为一个出色的侧翼防守球员,这一点在上表中的高阶数据排名中也能体现——威尔理查德的防守winshare值位居本届所有非中锋NCAA新秀共41人中的第5名、dbpm值也排在第8名,防守端的影响力非常出色,在大学是强于穆迪和波杰的。
而在进攻影响力的部分则体现出其比赛影响力大于实质产量的部分,通过基础数据计算的obpm值理查德进排名第25位、但进攻影响力数据却变成了第12名,两项数据与穆迪的排名均非常接近,这说明理查德在进攻端是一名“低使用率、高影响力”的球员。事实上,理查德的进攻参与度仅排在41名球员中的第36名、接近垫底,说明他在进攻端“获得数据”的能力较差。
此外提一下勇士新签的两个Exbition-10球员麦克米兰和克莱尔,从上表中的高阶排名可以看到克莱尔是一个攻防两端影响力都非常出色的球员,这还是在低使用率的背景下完成的,足见其出色的球商;而麦克米兰则是典型的攻大于守,具体在进攻端有什么特点,后续的数据继续看下去:
从一些每40分钟的基础数据上看,威尔理查德在大学阶段最大的特长是“出色的定点三分投射以及出色的抢断能力”,可以说在攻防两端都各有长处。他大学4年的总罚球命中率高达82.5%,本赛季更是进步到了84.4%,这体现出他三分投射的柔和手感,再叠加每40分钟7.1次的出手数和58.7%的三分投篮占比,说明他在进攻端很依赖三分投射、同时也很自信,综合下来其三分能力在同届新秀中能排第10,高于穆迪和波杰。
另两位落选秀中,克莱尔是本届三分能力第2强的新秀,产量大、罚球命中率精准、三分倾向高,这应该是勇士给他试用合同的原因;麦克米兰的三分也是长处,但产量与波杰穆迪相似,要逊色很多。
而在抢断方面,理查德作为领防人能达到3%、排名第6的抢断率着实不易(通常抢断更容易由协防球员获得),这体现出他能用长臂干扰持球人决策的能力。擅长领防和定点三分,这两项优点有替代小佩顿角色的潜力。
一个新秀如果各方面都很好,那显然不会落到次轮靠后位置。如上图所示,从数据角度观察理查德与同届新秀相比非常缺乏侵略性,每40分钟罚球数比两个矮个射手麦克米兰和克莱尔还低,远不如穆迪和波杰;再结合他9.9%、排名第32的助攻率来看,大概率是他目前的控运水平无法支持他频繁攻入禁区所致。顺带一提,穆迪大学时的侵略性很强、罚球数放在本届新秀里高居非中锋里第8,但是到勇士后却完全看不到此优点,本质上也是控运技术不足的体现。因其大学时的助攻率便很低,升到NBA后更难凭借身体天赋优势去攻击篮筐,从而长期成为勇士阵中进攻回合占有率最低的球员,季后赛也因为这一点被弃用。理查德从大学数据看进入NBA后,大概率进攻端也只能从单功能的定点射手开始做起。
此外理查德的后场篮板率较低,这跟他总是在外围充当第一领防人有关,而且他在疯三的几场关键战役中后场篮板数并不低,这点不会成为明显的短板。
提到疯三,理查德所在的佛罗里达大学是今年的冠军,所以我们正好来看看他是否是一名“具有大心脏的天生赢家型球员”。从上表中的数据看,威尔理查德在出手选择上会“比较谨慎”,投射手感不好的夜晚就只出手6次、投射好的时候就会增产,疯三期间的三分产量和命中率与整赛季均值相比很接近,体现出在更高对抗级别的比赛中他的抗压下三分依然稳定,特别是罚球命中率依然维持在87.6%的超高水准,决赛时投出了7中4的大心脏表现,同时场均助攻反而还有提升。而在净效率方面,他在场时只有半决赛那一场净效率为负,决赛的净效率更是高达46,也能体现出他是一个出色的团队型球员。
结合上述数据及球探报告,威尔理查德是一个3D属性两端均相当可靠的球员,防守端横移出色、站位低、无球防守专注,在干扰投手和挤过掩护方面相当优秀,抢断率优秀,身体对抗强且“不惜一切代价”,这些特质会帮助他很快在NBA站住脚跟。
在进攻端理查德是可靠的定点射手,三分产量大、罚球命中率稳定出色且不受激烈比赛的影响。但除了三分投射外理查德的进攻占有率偏低、助攻率少持球戏份低,但能通过干好多个小事帮助球队,是一个“低使用率、高使用率”的球员且具备“赢家气质”。
个人认为上述特质与巴特勒领导的衔接段是绝配,一个充满斗志的3D球员会让人想起老巴多年的好搭档凯莱布马丁,如果对抗级别能很快适应NBA,看好他能较早获得一些轮换时间,但较难参与到库追为核心的传切体系中(处理球戏份太低)。 顺便简单聊下两个Exbition-10合同球员,这两人的定位都是进攻影响力出色的优秀射手,相较之下克莱尔是我个人更加看好的真射手,且该球员在防守端的影响力也很高,缺点在于除投射外进攻端扛球权的能力弱、助攻率偏低。此外克莱尔作为休斯顿大学的头号得分手,同样在疯三中走到了决赛,5场疯三比赛中场均出手8.8次三分命中3.8个,命中率高达43.2%、罚球命中率也有85.7%的高水准。特别是与杜克的半决赛,三分9投6中、罚球6罚4中,独砍26分击败了冠军大热杜克,体现出了其投射端的“大心脏”属性,决赛也投出了11中4的不错表现。他之所以落选的最大原因在于“身高太矮”,仅仅只有1米85,因此能否适应NBA的对抗强度问号很大。好在7月初我们可以通过夏联的比赛更多看到他的比赛特质,如果在长人如林的比赛中依然保持高产高效的三分命中率,他会是值得勇士培养的好球员。
最后聊聊勇士为何会选择一换二一口气拿下两个次轮秀,这似乎与目前“争冠”的时间线不符。但实际上目前影响勇士争冠的最大阻碍在于薪资空间,球队要想补充关键球员需要在薪资上“变魔术”,进行各种微操,而二轮秀本身底薪合同更低,且可以先签双向再转正进一步减少合同金额,是微操的重要一环。此举也从侧面表明了勇士休赛期很可能会做一些“多换1”的交易,增加核心轮换的实力、板凳末端则通过能发挥作用的次轮秀和双向球员补充。选秀落幕,接下来就邓利维的操作魔法啦~~
厨师Curry30
图希的动态不怎么样啊
大话夕阳武士
邓利维说了新秀基本上在发展联盟打球,表现好或伤病才能召回
四十五度擦板爱好者
这是目前看到的最精确最全面的分析~~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