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葬之后,中东重启倒计时:以伊停火背后的战略较量
在短短十余日内,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高强度军事冲突震动全球,战火一度逼近全面战争临界点。尽管在6月下旬,双方在多国调停与国际压力下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战术层面的火力对峙得以暂停,但事实证明,硝烟之下的战略较量远未结束。
停火生效后的数日内,伊朗举行大规模国葬,悼念在冲突中殉职的革命卫队将领与科学家,民间情绪高涨;与此同时,以色列仍在进行点状打击并通过信息战巩固优势地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安全性再次产生严重关切,美国《华尔街日报》与《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警告:伊朗或在未来几周内重启更具攻击性的核研发路径,引发中东新一轮核扩散风险。
本篇为此前文章《以伊开战十日实录》的后续追踪整理,感兴趣的JRS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回顾战事爆发阶段的关键进程。
点击此查看以色列伊朗冲突全过程当前,战术暂停已至,但战略风暴未散。以下是冲突停火后中东战局的最新动态梳理与解读:
6 月 24 日根据特朗普此前发布的消息,以色列和伊朗的停火协议于当日生效,分阶段实施,伊朗先停火,12 小时后以色列停火,24 小时后冲突正式结束。伊朗卫生部公共关系主管侯赛因・克尔曼普尔表示,13 日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各地的袭击共造成 610 人死亡,4746 人受伤。以色列媒体报道,本轮以伊冲突共造成 28 名以色列人死亡,数百名以色列人因房屋被直接击中而无家可归。停火生效后,以色列国防军称拦截 4 架伊朗无人机,德黑兰多地也传出爆炸声。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以色列已对伊朗德黑兰附近的一个雷达阵列发动了攻击,以方称此举是回应 “伊朗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
6 月 25 日以军称当天凌晨拦截了来自伊朗的三枚导弹,其中一枚在以色列北部上空被 “箭” 式反导系统拦截,另外两枚则在黎巴嫩上空被拦截。这是自 24 日停火协议生效后,以色列再次报告伊朗的导弹袭击事件。当天晚上伊朗首都革命广场举行了“胜利庆典”,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数万名伊朗民众欢呼胜利,用高呼 “美国以色列去死”的口号声援伊朗武装部队。
当地时间6月25日周三,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成员国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他不排除以伊冲突再次爆发的可能,坚称上周末美国的袭击已“摧毁”伊朗核设施。他透露下周美国将和伊朗会谈,淡化达成核协议的前景。他坚持对伊朗继续极限施压,但暗示对伊制裁可能灵活。
6 月 26 日伊朗正式颁布法律,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这一举动为脆弱的和平蒙上新的阴影。美国前总统拜登就近期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发表声明,他批评了特朗普在冲突期间的行事方式,并对未来的以色列安全以及中东和平与稳定表示担忧。拜登还提到美国对伊朗的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对抗,使美国卷入另一场 “不必要的战争”。
6 月 27 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军事打击成功破坏了伊朗三分之一的核计划,但伊朗仍拥有制造核武器的材料。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梅厄称,伊朗在 6 月 24 日停火协议生效后的导弹袭击是以色列所预料到的,以色列在此前就计划仅回击伊朗的雷达系统,且以色列的导弹防御系统成功地保护了以色列免受伊朗导弹袭击的伤害。
6月28日伊朗在德黑兰举行隆重国葬,悼念包括革命卫队高层和多名核科学家在内的约60人,《路透社》和AFP报道出席者包括总统及高官。上百万人涌上街头,哀悼士兵与科学家。
6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对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袭击完全摧毁了目标地点。特朗普说,“现在那个地方只有几千吨的岩石,整个地方被摧毁了,伊朗另外两个核设施也被摧毁了。”
同一天,《华盛顿邮报》援引四名熟悉美国政府内部机密情报的人士话说,美国截获了伊朗高级官员之间的通信,内容涉及本月美国对伊朗核计划的军事打击,伊朗官员表示此次袭击的破坏力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大。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通话本是私下进行,伊朗政府官员在猜测,为何美方的袭击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具有破坏性和广泛性。
冲突余波与未来展望:问题真的得到解决了吗?
客观存在的地缘政治危机并没有结束,当前只是一个“幕间休息”阶段。当前的局势,更像是一场幕间歇息,三方,乃至全球,都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状态。以色列和美国国国内的反对力量均不愿让对手从这场“表演性危机”中渔利,持续施压使局势酝酿新一轮演化。在以色列,反对派对于比比的司法起诉,没有任何缓释的空间,甚至让美国领导人心有戚戚焉的公开为比比求情,要求避免政治猎巫;在美国,很显然所有讨厌税王的力量正在默契的配合,用各种方式,尤其是DIA评估报告泄漏的方式,着力打压税王的政治得分,并努力通过激怒税王迫使其失言和失态的方式,来展开新一轮的战略博弈。很显然,新一轮冲突风险仍高企:内塔尼亚胡声称若伊朗重启核项目,“以色列将再次动武”;伊朗议会通过中止履行核查的法案并威胁退出《不扩散条约》,为下一阶段对抗埋下伏笔。
真正的输家,是全球核不扩散体系。有人戏称此次危机是“双赢”,甚至“三赢”,但可以确定的是,NPT确实是最大的输家:以色列和美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一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缔约国的核设施,而且还是处于IAEA监管下的核设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被B2轰炸机集群阴影笼罩下的NPT,被GBU57粉碎暴击的IAEA保障机制,都在孕育更大的风险。如果后续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如果朝着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以及可能退出NPT的方向演化,地区与世界都会面临全新的风险,多米诺效应一旦发生,如果以色列突然发现周边所有邻国都开始启动了浓缩铀离心机阵列,就算真的把内盖夫沙漠里面的家底掏出来,真的能解决问题么?真的到了那一幕,恐怕才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大型悲剧演出了。
曼陀罗彼岸
以色列发动的战争,除了让军工复合体赚足,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一味的树敌,战术上成功,其余很失败,犹太民族口碑变差
紧拥背影
再不停火,内衣就给扒了。被打得满地找牙,说我不还手了。事后庆祝赢得胜利,人格是怎样的分裂,脸皮是怎样的厚,不愧是神棍,你不服不行。
蹦极heijk
伊朗应该把这定为国耻日,才能鞭策自己,这样盲目的自我催眠,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