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深度:2024-25赛季,马库斯-斯玛特球员报告(防守篇)
为了了解灰熊/奇才版本的斯玛特,这些天,我前前后后看了近20场马库斯-斯玛特2024-25赛季的录像。
在写一篇球员报告前,我通常会要求自己多看一些录像,但不会规定具体的场次——看到什么时候为止?大概看到我觉得我已经无法从录像中获取新的信息、刷新我对该球员的理解为止。
所以通常来说,我看得录像越多,说明该名球员越复杂。
而马库斯-斯玛特是我这个赛季看录像场次最多的球员——这充分的说明了他有多复杂。
马库斯-斯玛特,31岁,官方身高1.91米(6英尺3.25英寸),体重100kg,臂展2.06米(6英尺9.25英寸)。
2024-25赛季场均数据:
灰熊时期21.1分钟8.7分2.3篮板3.7助攻1.2抢断;
奇才时期18.7分钟9.3分1.9篮板2.5助攻1.1抢断。
2024-25赛季高阶数据:
一体化评估数据——OEPM-0.9(大于联盟55%同位置球员);DEPM+1.6(大于联盟95%同位置球员);EPM+0.7(大于联盟77%同位置球员)。
在场不在场(ON/OFF)球队百回合数据——灰熊时期+1.8分,大于联盟62%同位置球员;奇才时期+4.2,大于联盟74%同位置球员。其中灰熊时期在场时防守端百回合球队少丢2.5分,优于联盟73%同位置球员;奇才时期在场时防守端百回合球队少丢6.9分,优于93%同位置球员。
bball-index对位难度/防守一体化评估总览:
(纵轴为对位难度,横轴为防守一体化评估)
球员概述:
强壮敦实的双能卫,防守悍将。
生涯三次入选最佳防守一阵,2022-23赛季荣获最佳防守球员奖(DPOY),是自1996年佩顿之后唯一获得DPOY的后卫球员,曾三次获得最佳拼搏奖。
防守风格集强硬、技巧、狡猾于一身;是非常好的战术阅读者以及指挥官;
对位防守往往从防接球开始就给对手很大压力,喜欢贴身缠斗、对球的侵略性很强,非常考验对手的护球能力,在频繁“上身体”的同时是联盟最臭名昭著的表演者(造进攻犯规);
在全情投入时协防无处不在,做非常多的小事同时会不断指挥/提醒队友,有防守端“粘合剂”的效果;
对位弹性出色,不仅可以对位1、2号位,还能够摇摆到3、4号位,近年来对位侧翼的频率已经非常接近对位后卫的频率,能在防挡拆时无限换防——在禁区换防时,切断传球路线、篮板卡位做得非常到位。缺点是本身体型不足,一旦对手在很深位置接球无法有效干扰,同时对一些大体型锋线的持球远射干扰也比较有限;
🔺纵轴对位难度,横轴对位弹性。
🔺2024-25对位各位置数据
进攻端,本质是自主进攻能力有限的控球后卫,“3D”化程度较高,但最出色的进攻技能是传控而非投射(传球水平被低估,是有视野和想象力的传球手,在触球数达不到核心控卫区间的情况下,多个赛季每36分钟助攻达到6-7次);
三分命中率并不算高(近四年接球三分命中率34%),空位不够准(35%左右),但是非常敢出手(职业生涯每36分钟出手6.3记三分),不依赖空位,是被防守尊重的射手,三分被贴防的频率不低;
控球能力能够杀入内线,但中近距离终结很一般,缺乏爆发力,早年一度是联盟终结最差的球员之一,近年来提升到了平均水准之上,但依然不是高效的终结者;
无论是传球还是运球失误率都高,能传出一些很有想象力的球,但是传球手法跟不上视野和意识,时常“整活”。
(季后赛有“爆种”属性,19-23四年季后赛均比常规赛明显升档,但已经两年没打过季后赛了)
生涯进攻要素(PSA为包含罚球的百次出手得分,AST助攻,Usg使用率,TOV失误,带小奖杯的数据栏为季后赛数据)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斯玛特受到伤病困扰只出战了54场比赛——这让很多人质疑他能否保持健康,但需要注意斯玛特缺阵的主要原因是手指和脚踝的伤病——这和罗威以及朗佐鲍尔那种膝关节功能受损导致的“玻璃”有很大区别。
另一个让斯玛特受到质疑的问题是他的体型。在离开凯尔特人后,斯玛特的体脂率肉眼可见的略有上升,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心理因素(被绿军放弃对于斯玛特来说当然是一种心理伤害),但更主要的影响应该还是频繁受伤导致的训练不够系统——据斯玛特自己所说,他在这个夏天一直在努力地锻炼身体:
“如果一定要我给出一个百分比,我会说我的恢复程度在90分以上。我的手指一直在受伤,大家都知道。不过我已经获准恢复篮球活动了,而且我一直在健身房里训练,我很期待,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接下来我们通过比赛录像截选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一下生涯目前阶段的斯玛特。
关于斯玛特,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他防守端还剩下“几成功力”。而在诸多防守技能中,大部分人更加关注的应该是“领防”。
过去一年,湖人防守体系以换防为主,但是随着休赛期引入中锋艾顿,可以合理地推测他们新赛季会比上赛季更频繁地守“沉退”(Drop)或者“延误”(Hedge/Flat)。这两种方式,对于领防掩护球员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们更快、更频繁的挤过/绕过掩护——那么斯玛特如今还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先来看BBI给我们的直观数据统计:
这是近两年联盟后卫的对位难度/领防掩护频率(纵轴为对位难度,横轴为领防掩护频率)。
我将斯玛特圈了出来,靠上的是2024年的斯玛特,靠下的是2025年的斯玛特。但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两年,无论是哪一年的斯马特,他的对位难度和领防掩护频率都依旧可观——哪怕我们取靠下的2025斯玛特,他依然和很多被认为是优秀领防者的球员处于同一区间:包括卡森华莱士、萨格斯、波普、霍勒迪、克里斯蒂等等。
再来看看NBA.COM的防守playtype:
斯玛特在奇才领防掩护的频率达到51%,对手面对他每回合挡拆持球得分只有0.67分,超过联盟97.6%的球员。
而根据实际的比赛观感,在灰熊队,斯玛特的防守任务会相对较轻——韦尔斯、小皮蓬更年轻,脚步更快,也有活力和技巧,虽然存在一些防守经验上的欠缺,但他们已经展现了成为攻防兼备球员的潜力,所以灰熊乐于让他们承担较重的防守任务去锻炼他们——相比之下,斯玛特虽然光论防守并不比这二人差,但由于合同、伤病和年龄问题已经不在灰熊未来计划内,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两位年轻人“让路”,所谓的“年龄大脚步慢了”其实只是一个借坡下驴的借口。(而且即便如此斯玛特依然是灰熊队内领防掩护频率最高的球员)
到了奇才队,斯玛特不仅重新拾起了领防箭头的定位,而且也重新焕发了活力——斯玛特在奇才的防守真的要比在灰熊时更好。这很直观——比防守on/off从-2.5提升到-6.9更好的证据是我在灰熊的录像样本中,有将近一半的比赛只能剪出4-5个我认为展现正向价值的镜头;而在奇才的录像样本中,我每场能剪出10-20个正向价值镜头,而且质量相当高。
来看一些精选镜头:
从上方挤过掩护防里夫斯。这个回合我想让大家注意斯玛特的防守细节:
首先,一个非常细节的小跳步拉近距离转髋,让身体微侧,右脚交叉步先从戴维斯左腿前方跨过,右腿过去后继续快速转髋,左腿跟过——没有太多屈髋,保证了碰撞面积最小化,所以能丝滑的掠过掩护。在过掩护之后,没有变为滑步,而是正常跨步快速跟随,上半身扭成正身对抗,避免被里夫斯抓到手臂或者形成肩部碰撞,最终在里夫斯合球时一把拍掉。
看过我之前分析蒂耶罗挤掩护技巧的朋友应该能很明显感觉到两者的区别。
连续挤过三次掩护防卢卡,还是注意细节:
第一个丁威迪的下掩护,斯玛特早有准备,提前采取Top-Lock站位和卢卡抢路线,同时他知道自己与卢卡角力不占优势,没法面对面“钳住”卢卡,于是比正常的Top-Lock微微侧身——横移一开始不追求快,先用一个小而短的垫步,让左腿先找角度让过丁威迪的腿——掩护的正面碰撞就被避过了,然后,“啪”,一个非常快的转身,跟着卢卡过掩护。
右臂小动作缠住卢卡的内侧手上对抗+减速——过第二个掩护同样精彩:
在他意识到莱夫利和卢卡手递手间的缝隙极小、自己强行挤过只会撞到莱夫利或被莱夫斯的手臂减速时,他在碰撞将发生前的一瞬间,先小碎步减速,接着右脚向右踏出更大的一步,蹬地抽腿——身体往左弹出,从掩护下方“Go Under”快速穿过了掩护——虽然是走下方,但是没有给卢卡一丝一毫投篮空间。
第三个掩护,胡夫上前强延误(Hedge)帮忙,对卢卡形成双人包夹,斯玛特起跳封传球路线——卢卡纵然厉害,但这次传球的精度还是受了干扰。
斯玛特挤掩护的另一个“绝招”——有时候经验丰富的持球人和掩护人之间给的空隙太小、实在无法通过怎么办?斯玛特有一招与掩护人轻微碰撞后借力“刹车”后的丝滑转身走下线过掩护。
这个回合,斯玛特就用这一招成功绕过了浓眉的掩护,几乎一瞬间就重新回到了勒布朗的面前。
我们继续看:
领防掩护,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前感知到掩护——这个回合是很鲜明的例子:
斯玛特阅读开拓者的进攻站位,马上意识到格兰特要打“Chicago”——立刻上步从正常站位变Top-Lock提前抢路线,靠这个意识过了第一道掩护后,再利用细节的脚步技巧抢过第二道掩护。格兰特甚至连球都没法接到。(后面还有很多个例子,就不一一详细拆解技术动作了,大家自己看就好)
面对快速型后卫安芬尼西蒙斯,提前交叉步跟随过掩护,对手重置掩护,西蒙斯选择拒绝掩护,斯玛特应该是阅读到了西蒙斯的眼神或动作,没有选择抢掩护,在西蒙斯干拔时上前干扰成功。
(斯玛特在这里选择了后撤一步的原因是他阅读到了西蒙斯那一下上步悬浮球要拒绝掩护——拒绝掩护通常的下一步动作就是交叉步变向走另一侧突破,所以斯玛特后撤了。而西蒙斯的干拔投篮是看到斯玛特后撤后的反应。)
挤过双掩护防罗齐尔。
阿德巴约是很好的掩护人,罗齐尔是快速的后卫,但斯玛特做到了寸步不离——他侧身外侧脚迈大步、后脚蹬地爆发助力转髋这一下真的很精髓。
前面提过的标志性动作——在发现无法从上方挤过后,极其丝滑的转身走下线。(觉得这个动作谁来都行的可以再去翻一下蒂耶罗的分析)
很具标志性的不屈髋过掩护——你能很清晰地看到,在掩护碰撞即将发生的一瞬间,斯玛特把自己“变薄”了。
先是迅速阅读出了热火的“Pistol Chase”战术,指挥队友注意换防。接着面对邓罗的“Re- screen”(重置掩护),连续两次快速绕过——第一次没什么好说的,第二次,降重心,肩膀先过,下半身再以一个很极限的角度交叉步绕过——精彩,太精彩。
而随后,邓罗再回球后“Slot cut”——斯玛特依然跟的完美:人跟着邓罗,手臂扬起,干扰阿德巴约可能从身后过来的传球。极其出色的防守习惯。
连过两个掩护防邓罗的“Stagger”,后发先至。
防坎宁安,先是从上方挤过了第一次,斯图尔特调整角度再挡——空间不够挤过了,斯玛特马上丝滑转身,萨尔在前面沉退护框,斯玛特在侧面横移“赶人”:防止CC口袋传球或者往中路变向。
最终坎宁安迎着萨尔强上被盖。
又是一次丝滑转身。这次斯图尔特从盲区上来的很隐蔽,斯玛特没有提前意识到,但他在接触到掩护的瞬间便做出反应——立刻后转身,瞬间就回到了CC身前,配合队友的护框防下CC这次突破。
这是一次防接球——先外侧脚试探能不能越过掩护球员的外侧脚,发现不行,立刻转身跟过,成功阻止了CC接球。
瞬间爆发的交叉步过掩护,完美的挤过掩护挡在了CC身前,并将CC逼到边线。最后活塞失误。
完美的防守脚步,防接球。
丝滑转身走下线防施罗德。
完美的连过两个掩护追比斯利。活塞给比斯利设置了两个很扎实的掩护都没能让比斯利接到球。
我知道我在这个部分举的例子可能有点多。但以上这些镜头我真的一张都舍不得放弃——尤其是热火、活塞这三场——只有如此多、如此高质量的挤掩护镜头,才能证明这篇文章不是在“春秋笔法”——只截防得好的镜头,而忽略那些没能成功挤过的镜头。
是的,斯玛特也有很多时候会选择换防——在“一防级别后卫”这个领域,他原本就是换防偏多的类型,这是他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他当然也有些时候会被人甩在身后——他31岁了,即便有很好的领防掩护技巧,还是无法避免一些时候脚步吃亏。但本来就没有任何领防球员能真正一己之力搞定防挡拆。
我想证明的是——斯玛特并非已经做不了领防人了。
现在有一些声音说斯玛特老了、受伤病影响不行了,已经无法担起一支球队的领防箭头工作——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我确实看到了:他的意识和技巧依旧相当出色,横移也并没有退化那么多——他的领防水平也许比起自己巅峰时候退化了一些,但依然比这个联盟中的许多人都强。
韦尔斯和库利巴利被认为是年轻的出色领防人。他们比斯玛特年轻10岁,那双年轻的腿确实比斯玛特快的明显——但我还是很多次看到比赛中斯玛特走上场防住了他们防不住的球员:
斯玛特的防守让卡梅伦约翰逊连下球都困难。
反之库利巴利一上来就让卡梅伦约翰逊连打两个。甚至这三个回合卡梅伦约翰逊打的战术都很类似(都是底角准备借双掩护的战术)。
“年轻的腿”对于领防掩护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经验、技巧、凶狠、狡猾,这些东西的差距,有时更胜横移速度上的些许差距。
朱-霍勒迪在绿军夺冠时比斯玛特大两岁;隆多在湖人夺冠时也比他大两岁;丹尼格林在湖人夺冠时比他大一岁;贝弗利31岁还能入选最佳防守二阵;加里佩顿32、33岁都还是一防......
31岁的斯玛特并没有那么老。
在我看来,评估2024-25赛季斯玛特的单防水平比评估他的领防掩护水平难度更大。
首先,难度的来源在于“样本”少。
斯玛特现在依然是一名有“威慑力”的单防球员,你很少看到有球员会选择一对一去单打他,无论是前锋或者后卫都是这样——有时是他靠自己难缠的防接球将对手“剔除”出比赛;而更多时候,是对手看到面前是斯玛特后主动选择放弃(改为拉开空间或者叫掩护要换防)。
斯玛特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单防技能是“防接球”:
非常多的球员面对斯玛特连接到球都很困难。
斯玛特利用防接球将欧文“摘出比赛”。(第一张图成功识破了小牛的“Twirl”战术)
防坎宁安接球。
极强的进攻意图阅读能力、极佳的绕掩护脚步、老辣狡猾的上肢纠缠结合力量与对抗——斯玛特就如一块黏在对手身上的“门板”——要想接球,先得甩开这尊门神。
另一个斯玛特的单防强项是对球侵略性:
这个技能其实有些“双刃剑”的意思。
一方面,斯玛特不断的考验对手的控运和护球以及注意力——用很多球员的话来说“斯玛特不是那种你可以在他面前秀运球的家伙”;
另一方面,这种不断下手的习惯让斯玛特的犯规率偏高——最近6年,他有5年犯规率在3%以上,这个数字只好于联盟40%左右的球员。
再说对位弹性方面。我们上面说过:
斯玛特一直是一名对位弹性非常出众的球员——近两年,他对位锋线的频率几乎与对位后卫的频率相同,这在后卫中很罕见,而且对位锋线时限制对手命中率方面也很不错。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镜头:
对阵绿军,一对一“锁”塔图姆,塔图姆一顿原地炒菜没能过人,最后干拔三分不中。
连续三次防下波尔津吉斯的低位单打——这场比赛,斯玛特的主要对位人是铂金。
防下勒布朗的转身后仰跳投。
防住西亚卡姆的突破。
在胸口硬扛马卡对抗后,配合队友补防造成马卡三不沾。
对位篮网连续造成沃特福德失误,把沃特福德防的欲哭无泪。
CC低位背打斯玛特,坐了两下,坐不动选择传球。
即便样本非常小,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斯玛特在很多一对一对位锋线明星的回合中展现影响力。
面对比自己更高大的侧翼明星球员,斯玛特的主要策略就是“缠”——在对上这些球员时,他充分相信自己的脚步速度能跟上对方的任何动作,所以他会采取紧贴防守、给对抗、不停下手骚扰——而一旦对方发力想要扛开他,他立刻就会使出“沾衣十八跌”。
在许多年里,这一套防锋线绝活几乎成为了斯玛特的“招牌”,甚至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比他挤掩护和协防更深刻的印象。
不过,2024-25赛季,斯玛特对位锋线的数据表现其实是出现了一些下滑的。
来看数据:
以上是本赛季斯玛特对位回合最多的六名球员——你会很惊讶的发现,除了比斯利,全部是大体型锋线明星。这显示了斯玛特的对位弹性。但同样引人注意的一点是——斯玛特其实并没能很好地限制对手的命中率。
这几场比赛,我都回看了录像:
勒布朗是把斯玛特爆的最惨的,他完全把斯玛特当作一个小个球员,在斯马特头上连拔三分+强行切入,斯玛特毫无办法,也不太能很好的限制詹眉挡拆;
马尔-卡宁持球时拿斯玛特没什么办法,但是当他摆脱切入,斯玛特就只能目送他扣篮(一场比赛三次Backdoor cut空接);
瓦格纳没怎么正面面对斯玛特得分,他的进球大部分是轮转/协防过程中的定点接球投;
卢卡对付斯玛特的方式和勒布朗差不多,挡拆后持球拔三分,斯玛特虽然跟的很好但干扰不到(不过斯玛特的纠缠显著降低了卢卡的攻击欲望,这场卢卡爆韦尔斯爆的那才叫一个惨);
而斯玛特防守效果最好的是巴恩斯——他几乎完全冻结了对方,而且巴恩斯在场面上比数据更加难看:
被斯玛特造进攻犯规;
巴恩斯挡拆想打斯玛特,斯玛特先是很好的挤过掩护,接着紧贴巴恩斯,完全不吃晃,巴恩斯急停跳投偏出;
巴恩斯想借掩护甩开斯玛特,但斯玛特用老辣的技巧造成掩护犯规——其实这个回合的挂手是斯玛特主动还是掩护球员主动还真不好说......
斯玛特完美的阅读猛龙战术意图,采取Top-lock,如牛皮糖一般死缠巴恩斯,巴恩斯用尽浑身解数无法摆脱,最终接球失败;
巴恩斯再度试图持球打斯玛特,但即便他借助了两次掩护也无法摆脱斯玛特的纠缠——斯玛特展现了完美的领防掩护技巧,而最后巴恩斯试图背身强打,结果在斯马特的强硬身体对抗下失去重心,三不沾;
再次试图运球单打斯玛特,被面断;
根据这些录像,关于目前阶段斯玛特对位锋线的能力我是这么认为的:
“坏”的方面:
斯玛特在对位大体型侧翼时,下盘力量虽然不吃亏,但是由于身高矮,能给到上方出手的干扰其实相当有限——尤其是三分球;
斯玛特在纠缠后卫时力量和对抗优势明显,能很好地抢占路线防接球,但对位一些经验丰富的大体型侧翼(比如勒布朗和马尔卡宁)时会更容易被摆脱,而一旦在防接球时被摆脱,就只能目送对手切入扣篮——当对手在极深的位置接球(篮下4英尺),他也是无法形成有效干扰的。(这是他比过去出现下滑的地方,弹跳爆发力进一步减弱了)——但反之,如果是巴恩斯这种摆脱经验较差的锋线,斯玛特就能较好的应对;
斯玛特单防以对球侵略性强为最大特点——在臂展占优的情况下,斯玛特会对宽度和臂展不如自己的对手造成很大的护球压力(比如很多后卫),但面对一些护球能力很好的前锋(詹姆斯、卢卡)这一优势就消失了,这会很大程度上干扰斯玛特的防守效果——对于他来说,对位前锋的护球能力越差,他的表现就会越好,而且这点非常明显;
好的角度:
理论上,体型优势,越靠近篮下作用越明显,越远离篮筐作用越弱——当你用一名后卫防前锋时,如果这真的是一组优势巨大的对位,对方一定会优先尝试打到篮下——而出手三分其实是防守方可接受的选项。
勒布朗打韦尔斯时进了很多持球突破,但打斯玛特却大部分时候在飙三分——这其实说明了斯玛特比韦尔斯更难缠——东契奇、瓦格纳也是同理。
我很欣赏斯玛特这种“能逼错位的对手做一些不那么擅长的事”的能力。
而至于被投进了很多三分这件事——其实也有一些概率问题。实际上回看这些出手你会发现有很多难度并不低:
有时候当这些家伙能投进这种球时,你确实只能“脱帽致敬”。
不过归根结底,在我看来单防能力和对位弹性并不是湖人评估斯玛特的重点,有三个原因:
一、下赛季的湖人应该不怎么需要他对位大体型侧翼。目前湖人阵容中八村垒、勒布朗、范德比尔特、蒂耶罗都可以去对大体型侧翼,大部分时候,斯玛特的任务会是领防后场,而对位弹性则是锦上添花。
二、斯玛特下赛季被一对一单挑的频率可能会比本赛季更少——当场上有里夫斯、东契奇、八村垒,谁会去单挑斯玛特呢?
三、斯玛特相对不擅长应对的两个锋线持球人,现在和他同队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2024-25赛季,斯玛特对阵速度型后卫的次数很少——他没打过雷霆;西部另一名快速后卫则和他同队;对阵国王他面对福克斯的速度有些落入下风,但是两人真正相遇且对抗的回合还是很少;剩下的就是“领防”那个篇章防守罗齐尔和西蒙斯的回合了——我对于斯玛特的移动速度比较乐观,但也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见,只有下赛季打一打才知道了。)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更重要的内容吧。
在此前的签约简评中,我提到我喜欢这笔签约的最关键原因是:
“斯玛特不只是一个对位型防守球员,他还兼顾了协防、指挥、做各种小事、精神增幅等多个方面——如何拒绝传球、如何在侧翼时对中路执行收缩和刷卡、如何在底线时回收延阻、如何把握协防的位置感和“尺度”、如何聪明的轮转、如何用假动作吓阻定点进攻球员、如何用小动作获得低位对抗和挤掩护的优势、如何抢篮板……而且,他不仅自己会做这些事,他还会教、会督促每一个人做这些事。”
简而言之,斯玛特不仅自身是很好的防守人,他还能够帮助队友在防守端变得更好。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他是怎么的:
首先是“战术阅读能力”:
贝恩的注意力集中在强侧,而斯玛特敏锐的注意到了马卡和乔治的“Flare”动作,立刻提醒贝恩追防。
根据火箭站位,对“Elbow Split”战术的识破。他自己跟的很好,但还是马上指挥莫兰特,提前预警他格林将切入,注意换防。
根据小牛站位以及欧文动作,对于“Twirl”战术的识破——指挥莫兰特换防,直接造成小牛发球失误。
这个回合斯玛特原本对位发球的卢卡,在阅读到独行侠的战术意图后,马上转身和莫兰特换防,成功阻止了一次底角三分。
发现伊迪站位过于靠上、底角的欧文拥有了宽阔的空间,立刻指挥伊迪下沉——克勒贝尔的三分不应该比欧文的单打值得更多尊重,而最后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
对阵活塞,再次识破“Twirl”战术,提前预判传球路线,险些完成抢断。
识破对手“Cross Screen”,意识到队友走神失位后,马上指挥队友换防,自己接管切入的球员并完成一次漂亮的挤过掩护。
识破对手的“Veer screen”,立刻指挥队友换防,随后刷卡协防干扰对手真正进攻点(比斯利)的合球时机;
很明显,通过这些回合我们可以看到球场上不只是是进攻端需要“球场大脑”、防守端全队作为一个协同体同样需要一个“大脑”:而斯玛特就是这个人。
和卢卡、勒布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需要在防守回合去思考下一个回合进攻端的事情——这让他可以更加专注于防守端,而且他不仅指挥,还可以更多的直接参与到一线领防与协防中——球场上每个人都可能有走神的时候,防守端大家必须互相提醒,脑子清楚的人越多当然越好。
再看看那些直接参与协防的回合:
正如我们数据页看到的那样,斯玛特是一名生涯抢断率超过90%同位置球员的防守者。他不仅在防有球时对球侵略性很强,在协防时同样是威胁十足的运球破坏者。
上赛季在灰熊执行“No Middle Defense”(无中路防守)时,斯玛特如果不是在盯对方箭头人物,就经常会作为“Nail”位(罚球线居中位置)的协防人存在——这个位置在无中路防守中至关重要,而斯玛特经常能够起到一夫当关的作用。
还有对于传球路线的拦截:
快速退防截断卢卡的快发长传;
面对面双手拦网式抢断;
面对面单手九天揽月式抢断;
退防过程中回头看了一眼接球人的位置,突然跃起抢断。
领防挡拆第一步没有跟住,但立刻去截断给中锋的传球路线。
斯玛特对于球路的威胁毋庸置疑。前阵子本赛季抢断王戴森-丹尼尔斯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会研究斯玛特拿DPOY时的比赛录像,观察他是如和预判传球路线等等。”
而当然,斯玛特最招牌的动作还是这个:
指挥队友轮转底角后,自己在内线站位造进攻犯规;
在追防往弱侧切入的球员过程中,突然折身,造强侧球员进攻犯规;
这个动作算是斯玛特的经典招式,大家应该都很印象深刻,所以我没有截很多张动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赛季其实是斯玛特的“造进攻犯规”小年:我不知道他尝试的频率有没有减少,但是在我观看的比赛录像里,观感上他被吹罚防守犯规的次数增多了——上赛季他场均0.15次造进攻犯规,“只能”排在联盟第26位,相对于自己假摔王的名声有些名不副实了。
(不过,湖人队下赛季依旧将拥有2025赛季NBA造进攻犯规前30名中的四位:里夫斯(第四名)、文森特(第14)、斯玛特(第26)、詹姆斯(第30)——想必下赛季洛杉矶主场的地板一定会锃光瓦亮。)
最后是“那些小事”:
坦白来说,斯玛特在这一项上的表现并不如我预期的那么好。
他当然会去做“Tagger”(延阻下顺)、会去“Close out”(扑防投篮)、也能做好“X-out”之类的防守轮转、他的防守篮板卡位意识很好——Buha好像说他不太会抢篮板什么的?我不同意。斯玛特只是没有抓篮板和冲抢的爆发力,但他一直是很积极的卡位者,生涯防守篮板影响力大多时候都很正面:
对阵爵士的几乎每个回合,斯玛特都在和马卡做卡位抢篮板的较量——马卡不断地试图冲入内线,但最终全场只抢到了一个进攻篮板。
这个和八村较量的回合更直观了。八村在篮板位置占优的情况下,竟然被斯玛特一下挤开,最终让斯玛特收下篮板。
篮板卡位,收缩造进攻犯规,加上防接球、协防切球、换防接应和指挥——我们不能说斯玛特不是一个好的团防者——我可能只是想表达:他与我印象中的那个三届最佳拼搏奖得主还有些距离。(毕竟这个奖连卡鲁索都只获得过一次)
也许这是他不再年轻了的证明?也许灰熊和奇才都还无法激发出他的全部活力?
我们不得而知。你当然会希望他更像凯尔特人时期的那个他。但如果真的只能是2024-25赛季的版本——其实也可以接受。
斯玛特是那种有“防守本能”在的球员:
就算我说他似乎没有投注全部热情,但当50%几率球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依然会条件反射般的鱼跃拼抢地板球。
归根结底,我觉得我们不需要为斯玛特的防守担心。
他的下滑,只是相较于巅峰期的他自己而言。而无论是从数据的角度还是比赛观感的角度,我都认为斯玛特依然是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员——而且是那种全方位的出色。
他正是目前阶段湖人所需要的那种球员——拥有瑞士军刀般的多功能性和“粘合剂”属性,能让身边人的防守也变得更好、而且使防守体系更具多样性;你可以给他压力、去挑战他,我认为他完全有可能撑起比薪资大得多的职责;而同时,如果湖人能找来/发掘出另一双“年轻的腿”,他也可以成为年轻人身边的导师和助力——卢卡身边,攻防兼备球员永远是不嫌多的。
“一些人可能睡着了,他们差不多已经把我忘了。这很酷,我已经习惯了,但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我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想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依然很能防。”
在加盟奇才第一场对阵篮网的比赛中几乎靠防守“摧毁”了对手之后,斯玛特如是说。
我非常喜欢这边签约。
不过,假如湖人想要斯玛特更多上场、承担更大角色的话,他们还需要首先解决一个问题:“进攻端他们能互相适应吗?”
篇幅问题,关于斯玛特的进攻,我们下回分解。
感谢你耐心读完文章,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楊瀚森Hans16
不太质疑他的防守能力,肯定是当前湖人最好的外线防守人,但是出勤率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40岁老头加油
太棒了,一到周末又有优质贴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