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了库里、杜兰特一冠难求?
最近的杜兰特可谓是霉运连连,先是联盟排赛程的时候“有意”将雷霆主场对火箭列为了揭幕战,这意味着杜兰特将看着昔日老东家雷霆历史上首次戴上总冠军戒指。随后有记者爆料称火箭目前并不打算给杜兰特一份顶薪合同的续约报价,上述两条新闻让网友对杜兰特的调侃之声火热,而生性敏感的杜兰特自然也开启了与网友的疯狂对线、再次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之上。为什么火箭不愿给KD提供顶薪?为何没了库里、杜兰特历经了多个三巨头版本依然一冠难求呢?今天的文章我们从数据端为您带来深度解析:
一.杜兰特一冠难求的核心原因——是将才、并非帅才
对于杜兰特,舆论里对他最热捧的一点是拥有顶级的得分技术,事实上他确实在多个赛季占据了联盟真实命中率前三和单打效率前三的宝座,得分能力可见一斑,一对一时更是能实现无差别单打。然而这样一名球员为何组了多次队,只有勇士带给了他冠军呢?
上表我列示了杜兰特在雷霆时期的两个巅峰赛季(高阶数据最好赛季)以及离开勇士后至今5个赛季的各项进攻宏观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在14赛季(KD生涯高阶最好赛季)、21赛季(离开勇士后最佳赛季)和25赛季的排名。这里的排名是与当赛季所有的持球核心进行排名,筛选的条件为场均时间大于30分钟、进攻真实回合占有率大于35%。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杜兰特最大的缺点——严重缺乏传控能力。可以看到哪怕是生涯最巅峰的14赛季,KD的传控回合占有率只能排在43个持球核心的第31名,助攻率排名靠后的同时助失比竟然也靠后,这意味着哪怕是只需承担不重的传控任务依然难以控制失误。类似的排名在21和25赛季同样充分体现,特别是刚刚结束的25赛季,KD的助攻率和助失比已经滑落到了持球核心群体的垫底水平。
那么不擅长传控会造成什么呢?答案在上表中的第二列得到体现——回合占有率偏低,哪怕是14赛季那个全联盟无球进攻并未迎来进化、大多数球队还在拼单打拼肌肉的年代,KD在常规赛阶段扛下的进攻占有率不过排联盟第9,等到了篮网时期占有率已经下滑到联盟18、而本赛季更是来到了35名的水平。这就使得很多时候杜兰特只能保障自己高效率拿分却很难带动身边的队友、而NBA早就不是1打5可以赢球的时期了,这让KD陷入到了高命中率不能带来赢球的困境之中。
到了季后赛,上述数据特征基本得到了保留,传控数据依然在所有季后赛持球核心级别里排名靠后甚至垫底,真实命中率依然是最优秀那一档但是回合占有率和进攻贡献效率却很难拉满(因为缺乏传控)。
如果我们将杜兰特常规赛与季后赛的进攻数据进行对比的话,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为什么他很难夺冠了——上述6个赛季中除了13和21赛季进攻回合占有率有所提升外,其他赛季回合占有率都有下降,14和24更是明显下滑;更可怕的是,在回合占有率下滑的背景下KD的真实命中率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唯一一次增长是24赛季靠牺牲球权换来的;与此同时KD的助攻率也在多数时候呈现下滑趋势。
当我们把上述现象连起来看,就会发现KD在季后赛遭遇强度大很多的防守时,既没有办法增加自己在进攻端扛球权的能力(回合占有率下滑)、又没办法增加自己的进攻效率、在被包夹时还没办法带动队友得分,这显然不是一个“冠军级别当家球星”所应该具备的特点。当他离开勇士想再次通过“老大带队”证明自己时,上述短板就注定了很难成功。
看完上面的数据,我们再看KD在勇士时期常规赛和季后赛表现差异时就能明显感受到“勇士是唯一一支杜兰特可以在季后赛不掉球权占有率的背景下、真实命中率不降反升”的球队。17和19赛季KD的季后赛真实命中率比常规赛还要高出很多,与此同时回合占有率的下滑是很微小的,这是KD在其他球队打季后赛时完全做不到的,也难怪说“死神只在金州降临”了。
那么为何KD只有在勇士的时候才能做到“回合占有率不下滑的同时真实命中率还能大幅提升”呢?因为勇士能提供给他“在季后赛也不会被重点针对”的环境。上表中我们看到刚加入勇士的17赛季,杜兰特便创下了常规赛和季后赛百回合扣篮的生涯新高、勇士时期的扣篮产量至今未被打破。与此同时杜兰特在勇士三个赛季的转换进攻产量断档领先生涯其他时期、无论是雷霆的巅峰期还是篮网的自己组队期,而了解詹姆斯的朋友都明白提高转换进攻产量对提升真实命中率这件事有多大的帮助~
而在加入勇士第一赛季便轻松夺冠后,第二赛季起杜兰特便开始要求更多自主进攻的球权,所以我们看到他的持球时长从17赛季常规赛的3.5分钟提升到了18、19赛季的5分钟,季后赛同样从3.6提升到了5.4,而上文我们已经详细分析过杜兰特的传控水平低是他最大的短板、理应减少持球任务以进攻终结为主才对。但库里愿意为了KD打得开心而牺牲,早在17赛季持球时间便从上一个赛季的7.3分钟降低到6.7分钟,到了19赛季常规赛更是降到了只有6分。要知道库里并非没有扛大量球权独自CARRY的能力和球队地位,22赛季单核带队的他季后赛持球时长飙涨至8.2分钟(生涯最高)、一己之力打崩绿军球员心态的表演还历历在目。所以说只有库里和勇士体系能够包容任性的杜兰特、能够将KD最强的高效率终结能力最大化并同时掩盖他传控能力不足的缺点,这也注定了离开库里和勇士后的KD一事无成。
除了传控不行却在离开勇士后痴迷持球外,杜兰特还有一个短板容易被人忽视。我们回到文章的第一张表格,在这里面我们还能看到KD的“百回合运动战出手”在21赛季只能排在56个核心球员的26名、25赛季更是排到了31名,于是悖论产生了——一个真实命中率联盟前3的球员为何没办法大量出手呢?
二.杜兰特的第二短板:没有顺应时代改变自己的出手分布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将杜兰特每个区域的出手数记录了下来,同时也记录下了每个赛季所有持球核心球员在攻框、近框、中距离、三分及持球三分这5项上的平均产量,来看看KD的产量提不上来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所有持球核心在各个出手区域的产量变化,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攻框的产量基本保持不变,12赛季5.7次、25赛季5.4次相当稳定;近框产量从平均4次提升到了6.3次,持球核心们普遍练就了一手近框抛投躲协防的技巧;三分产量从12赛季的4.3次大幅提升至25赛季的8.4次,接近于翻了一倍,其中持球投三分产量从14赛季的2.1次提升至4.7次,提升了一倍还多;反之中距离则从12赛季的6.1次大幅下滑到25赛季的2.6次,从所有区域出手最多变为了出手最少。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过去十几年NBA的变化是“增加近框终结和三分、特别是持球三分的产量,大幅降低中距离产量”!
上表展现了杜兰特的投篮分布变化,积极的一方面是KD在近框产量上得到了明显提升,所以到25赛季的近框出手排名依然能与14巅峰赛季相当;但是在联盟进步最快的三分、特别是持球三分这一环上却明显落后于时代——14赛季百回合投6.9次三分能排第10,21赛季7.1次三分就只能排在第32名了,然而到了25赛季依然没有明显进步,甚至于持球三分的产量越来越低。事实上以KD对打磨篮球技术的痴迷程度,真想顺应时代潮流,把大量中距离出手产量转移到持球三分上绝非难事,然而固执的他并未选择这么做,导致完全错过了现代篮球提升产量最重要的方式——持球三分(哈登就是凭借该项技术的开发打出了历史最强常规赛表演之一并拿下MVP),导致在离开勇士后与联盟顶级球员的距离越来越大,到这个赛季已成为了各项高阶数据均在30名开外的二流球星而已。
总结:杜兰特之所以没有库里的情况下一冠难求是因为他天生具有传控能力不足的短板,导致季后赛阶段遭遇强度大很多的防守时既没办法保证自己的终结效率、又无法通过传球带动队友回应对手的防守策略,这样的球员只能作为顶级打手或刺客跟着球队领袖夺冠、很难以大当家的身份率领球队,这是将才的局限性。
在勇士的杜兰特享受到了生涯最佳的空间支持和传控支持,让他只需要专注于发挥最大优势,因而打出了生涯唯一两次季后赛不降使用率的同时大幅提升命中率的表现。同时在他索要更多球权时,库里也非常包容地牺牲了自己的球权给与支持,这些都是其他球队所无法提供的,因而“死神只在金州降临”。
除了传控水平不足外,KD还错过了时代潮流,没有开发持球三分的他错过了现代篮球持球核心提升产量的最佳方式,导致他的产量在这个时代并不具备优势、出现了非常准却没办法多投的悖论(这点与德罗赞很像),因此很快被其它球员超越。
对于火箭而言,杜兰特之于杰伦格林肯定是巨大的补强,但如果在进攻端“打KD喜欢的篮球”又存在很大的兼容性疑虑,且火箭队内没有如库里、哈登那样顶级的组织型球员,这会使得“进攻端该不该围绕KD展开”成为一大难题,所以不给顶薪保持灵活性是降低风险的很好方式。最后也祝愿杜兰特能够在生涯末期与自己妥协、学会如何“打正确的篮球”,再次以乘客身份尝试最后的争冠机会吧~~
天选且唯一
很好的文章 支持
迎着朝阳
19年不是他跟贝弗利搞他也不至于后面断跟腱
2024王朝再续勇士卷土重来
数说勇士在前面有一期视频说的特别好,就是大部分球迷和一部分球员们对能得分的顶级球星是过分看重的,对组织传控却严重忽视,兰特就属于此类被严重高估的球员。无论是勇士球迷还是外面的球迷,很少有人认为巴特勒比兰特强,因为兰特是顶级得分手,而巴特勒不是,即便巴特勒带着热火两进总决赛,即便巴特勒的队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兰特队友的豪华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