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深度:2024-25赛季,杰克-拉拉维亚球员报告(防守篇)
文接上回,本篇我们来聊聊拉拉维亚的防守。
先把上篇文章的防守端概述复制一下,方便大家阅览:
防守端,拉拉维亚虽然具备速度和体型,但并不是对位弹性/多样性非常出色的球员。
目前他无法胜任外线领防人的角色(上图Ball Screen Navigation)。面对后卫球员时,横移不够好的问题暴露的非常明显,同时不擅长应对掩护——无论是作为领防人还是防无球掩护(Off-Ball Chaser Defense)时表现都相当糟糕。
(与DFS的区别)
我认为他最适合对位的是3号位球员和轻体型4号位——对位3号位时,他兼具体型和横移,既能跟上对手的速度,干扰投篮的效果也不错,对位轻型4号位也是同理(同时大部分锋线球员的挡拆频率会低一些);
2024-25赛季,他极少对位重型4号位或者非空间型5号位——是的,我看过国王打掘金那场比赛,那场比赛拉拉维亚在绕前约基奇时非常顽强,但我还是要指出这是我20多场拉拉维亚录像样本里唯一一场他防非空间型5号位的案例——而我们都知道,防2024-25约基奇和防“其他中锋”是有区别的:对位约基奇,你只需要尽可能阻止他接球就是成功,可对位其他中锋并非如此。
拉拉维亚虽然有一定的体重和“硬度”,但是他出现在5号位上时和八村垒有相似的问题——他们的身高太矮,无法提供正常质量的护框(包括作为4号位底线协防人时也是如此),同时在篮板方面也处于很大的劣势中,往往需要全队的努力才能弥补这种劣势——归根结底,他们都依然属于标准小前锋体型的球员(拉拉维亚臂展才207cm),由于现代锋线需要大量替控球手防守后卫,他们的横移问题被暴露,所以一些时候为了“扬长避短”会让他们向4号位甚至5号位摇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真正将他们作为内线球员来看待。
(在“标准大前锋”众多的灰熊,这种对比在场上体现的格外明显。而在国王,对比基根默里,你同样能感觉到拉拉维亚在体型上的劣势。ps:基根默里的臂展为212cm)
与湖人的球员做对比——24-25赛季,拉拉维亚6英尺内的降准率为+4.3%;而对比之下,同样以“锋线顶内线”为特长的芬尼-史密斯6英尺内降准率为-4.2%——差距还是差在了臂展(DFS臂展213cm)。
此外,拉拉维亚防守端的一大优点在于他的“破坏性”——在防有球时,他对侵略性非常强,无论在国王还是灰熊,每36分钟抢断都能够达到1.6次以上;而他对传球路线同样非常敏感,24-25赛季场均2.2次截断,比范德比尔特、古德温都多,仅仅略低于斯玛特(2.3次)。
接下来我们进入详细的镜头回顾式球员解析。
我们“先苦后甜”,先从缺点说起。
“我认为自己会成为湖人需要的那种‘3D’型球员。每晚去迎战那些难缠的对位,去负责防守对面的头号球星。”在七月份的ESPN采访中,拉拉维亚这样说。
年轻人有自信是一件好事,拉拉维亚在防守端也确实有自己的特长——不过考虑到如今这个时代的NBA球队“头号球星”有许多都是后场挡拆持球核心,大家还是别对拉拉维亚的话抱以太高期待。
先看数据:
🔺来自官网的防单打数据
🔺来自官网的防挡拆持球数据(PPP为每回合丢分)
(对照参考:24-25赛季芬尼-史密斯在湖人防单打每回合丢0.78分;防挡拆持球每回合丢0.81分)
接下来用比赛来说话:
先从“有球防守”开始。
SGA中线加速,一步就过;
一个in&out,再次摆脱,造成犯规;
接球、加速——只要SGA提速,拉拉维亚就只能犯规;
SGA高位挡拆一个加速拉拉维亚就在身后了;
又是被SGA弧顶一对一加速一步过,冲进去隔扣补防的埃利斯;
再次被SGA弧顶一对一直接过掉,造成犯规;
包括杰伦威廉姆斯,也有这样无需挡拆,一个加速就过掉拉拉维亚的镜头。
我们继续看:
对位库里,被库里挡拆后晃开,库里空位三分,不过没进;
库里主动点名拉拉维亚,暴露拉拉维亚容易吃掩护的问题——伊迪被迫延误出去,追梦下顺得分;
库里再次点名拉拉维亚,一个左手背运过掉,好在后面有小皮蓬补防,提前站位造成进攻犯规;
库里继续找拉拉维亚,连续胯下攻击拉拉维亚前侧脚,运到中距离横撤步投篮——拉拉维亚跟得不错,但和3J合力还是没能完成干扰;
张牙舞爪,结果被希尔德弧顶一对一单打Crossover一步过,希尔德上篮打进;
穆迪DHO甩开拉拉维亚造成犯规;
另一场对阵勇士的比赛,节末库里挡拆甩开拉拉维亚(过掩护这一下吃掩护吃的还是明显);
施罗德“拒绝掩护”变向,一个加速便抹开了拉拉维亚,好在有伊迪补防封盖。
哈登弧顶一对一单打,一步过造成犯规;
哈登弧顶一对一单打拉拉维亚,加速,后撤步,拉拉维亚趔趄,哈登后撤步三分命中;
哈登挡拆,拉拉维亚两次很好地化解了邓恩的掩护,但祖巴茨的掩护挂住了他,哈登获得了一个空位三分,但不中;
哈登刺探步假动作晃开拉拉维亚过掉,吸引瓦蓝,短挡拆击地传球助攻祖巴茨抛投命中;
第四节最后两分钟关键球时刻,哈登单打拉拉维亚,加速过掉上篮打进;
继续抓拉拉维亚+瓦蓝这组防挡拆组合——这个回合不完全是拉拉维亚的问题,但哈登还是很轻松的做到了他想做的事;
哈登连续两次打成,继续针对拉拉维亚和瓦兰,挡拆后再接一个crossover把拉拉维亚过了个干净——如果不是国王侧翼和底线全部收缩,祖巴茨可能又是一个扣篮;
加时赛,哈登继续打拉拉维亚——一对一胯下+后撤步经典连招命中三分;
加时赛进入最后一分钟,哈登再次选择了单打拉拉维亚——超高位置一对一,加速过掉,吸引防守为底角的小琼斯创造出大空位;
最后30秒——快船落后一分,哈登中线加速——拉拉维亚这次拼尽全力没有被完全甩开,但他的横移还是无法阻挡哈登从中路突破,最终哈登抛投打进关键球。
你觉得以上这些人太强了?
那我们再来看一些其他的:
吃掩护,被范弗利特惩罚;
布劳恩加速一步过造犯规;
丁威迪一个加速,拉拉维亚就在身后了;
怀特一个加速,拉拉维亚就被甩在身后,怀特轻而易举从中路突入;
普理查德挡拆三分,惩罚拉拉维亚挤不过掩护;
被亚历山大沃克多次轻而易举过掉。(图3还暴露了后面要说的一点问题:作为护框人体型不足)
另一场打凯尔特人的比赛,再次出现被普理查德和怀特比较轻松过掉的画面;
甚至灰熊的史蒂文斯.....
点评:
我认为,如何评价拉拉维亚的“有球领防”水平取决于你对他的定位如何。
如果你只把他视作一个3-4号位,甚至就是4号位,那他不算是一个领防水平糟糕的球员——毕竟灰熊和国王还敢于用他去领防、去对位一些后卫,而八村垒在正常的防挡拆体系里甚至会让人不敢这么做——“定位”也是能力的一部分体现,拉拉维亚的球队敢于让他承担一些这部分的职责,说明起码在训练中、在教练的眼里拉拉维亚是能做这件事的。
但如果你将其视作是一名“专职领防人”——那你很可能要失望了。拉拉维亚很明显不是一个精英级的领防人,对位后卫时,他的横移速度和过掩护技巧都不算出色,而肤色可能也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因素:
海沃德最近才说过“NBA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白人防守者很好打。”
拉拉维亚在领防时给我负面印象最深刻的其实不是他被过掉的那些镜头,而是【很多球员在面对拉拉维亚时打得都非常有信心】——即便拉拉维亚一些时候其实防得不错。(这方面是真的有点“锋线版小里”的意思)
“名声”重要吗?在斯玛特球员分析时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感受是,对于防守人来说,“名声”确实挺重要的。
拉拉维亚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他的“名声”,而如果他想要建立起一些正面而非负面的东西——靠他的横移是很困难的——他只能靠侵略性以及“经验”。
他要让他的对手感觉到这是一个难缠的家伙——他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这就关系到下个部分我们要说的内容:“防无球”。
自从handcheck被判定为非法防守后,比赛中,防守者通常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只能跟着进攻球员的动作去做反应——但也有例外:
“防无球”,或者广义上的“防接球”,就是防守方相对来说比较能占据主动的时候——在对方手上没球的时候,裁判对手部/身体接触的吹罚尺度会变得更宽松;而同时对方的选择也更为有限:
出色的无球防守者能够提前预判对手的意图并完成路线和选择上的“扼制”。甚至不进入“比拼横移/挤掩护”这一步骤。
我这个赛季看了很多DFS和斯玛特的比赛,相对于巅峰期而言,他们的横移都有所下滑,但他们能维持他们防守端作用以及“名声”——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他们的“防无球/接球”功力。
可惜目前的拉拉维亚在这方面还没积累起充足的经验:
怎么会在站下方的情况下这么轻易的被小波特摆脱?
这个回合一开始防得其实很不错,但注意力和强度很快下降,最后被小波特击败的方式简直匪夷所思;
防布劳恩,在具备体型优势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个回合拉拉维亚应该采取Top lock:优先限制布劳恩借掩护的卷切,再依靠身高和纠缠去阻止backdoor空切——但拉拉维亚没有,于是布劳恩借掩护轻松摆脱他卷切扣篮;
“小波特老师”再次用借掩护的V字型切入给拉拉维亚上课,打成2=1。(还暴露了拉拉维亚作为护框4体型不足的问题)
和上面那个防布劳恩的回合一模一样——吃一堑,但不长一智。
防克莱时也有相同问题——他似乎要做Top lock,但站位很不明确,结果被克莱轻松摆脱造成犯规;
防库里。库里轻而易举地就摆脱他切入;
追以赛亚乔,被乔甩开4、5个身位;
SGA非常轻易的就摆脱了拉拉维亚,接球扣篮——结合上面有球防守,拉拉维亚在面对SGA时的表现非常糟糕——不只是被打爆这么简单,解说员原话:“在SGA面前拉拉维亚就像纸糊的一样。”
上个回合刚被摆脱,下个回合,要不是禁区有队友,拉拉维亚险些再次被摆脱;
点评:
作为一个有体型有速度、积极、而且本身是无球空切高手的球员,拉拉维亚防无球防得如此之差完全没有理由——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防守端定位,让他的定位变得更难做了:
横移/挤掩护不够好,你可以不去守挡拆持球核心,但如果连无球进攻球员/移动射手都守不好,防守端的适用范围就非常窄了——既不快、又不喜欢持球打挡拆、又没有多少无球移动打法的球员,除了部分明星3号位,就只有4号位和5号位球员了——这可能是拉拉维亚越来越多摇摆到四号位的原因。
但问题在于,拉拉维亚在作为4号位时也有一些“重要功能缺陷”:
考虑到如今NBA球队大量以1-5挡拆作为进攻起手式,而且许多球员具备持球远射能力,中锋的护框位置被调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多——“作为底线协防人的收缩护框能力”已经成为了前锋尤其是大前锋的重要防守职能。
但拉拉维亚作为前锋是一名非常糟糕的篮筐保护者:
(纵轴是护框能力评级,为综合护框的频率、效果以及护框时面对的攻框球员“质量”得出的数据;横轴为调整后的每75回合“挽救”禁区得分次数。同样为衡量护框效果的指标。此图包含了小前锋与大前锋。)
球员概述中我说过,这主要是拉拉维亚体型和臂展造成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直观的看看;
对阵勇士作为护框球员被轻易让过;
作为底线协防人身高完全不足以干扰波尔津吉斯;
布朗突进来,同样轻松的点起拉拉维亚打进;
塔图姆突进来,拉拉维亚作为底线协防人收缩护框,但无法干扰塔图姆;
对阵雷霆,面对攻框的哈滕,作为底线协防人的拉拉维亚只能目送;
打火箭,杰伦格林进来,拉拉维亚虽然提前占据了有利的护框位置,但他的护框就好像“意思一下”;
被伊森晃起,护框失败;
贝恩也轻易的欧洲步晃过他,如入无人之境;
协防逼肯纳德出球后,转身面对冲进来的斯潘塞,体型不足以干扰对手。
点评:
可以说,拉拉维亚的护框差的非常明显。
虽然他时常担任底线协防人的角色、也时常提前收缩站位,可他成功干扰对手攻框的次数真的寥寥无几——而且通过以上这些镜头,我们能观察到一个现象是:拉拉维亚在护框时很多次“站位靠前/提前起跳”,导致被对手点起、晃飞。
这种防守习惯,或者说选择,其实非常反映拉拉维亚的缺陷所在——和那些追求盖帽的球员不一样,拉拉维亚之所以会起跳、爱起跳,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盖掉对手,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护框体型严重不足的球员,如果不起跳,依靠静态的垂直摸高他无法罩住对手。所以他只能“奋力一搏”尝试在对手起跳前去“抢占时机”以弥补自己弹速、体型的劣势——但很显然,这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以上的缺点篇可能会让大家看得心里“拔凉”,事实上,在看录像样本的很多场次时我也是这样——当一名球员,既做不好外线领防,也做不好无球追防,还做不好内线协防时,他的防守定位的确会变得很难做——那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八村垒和克内克特:难道湖人“一抢”就弄来了一个进攻削弱版的八村/老克?
不过随着录像样本的继续增加,我很快就意识到:拉拉维亚在防守端还是有他的优点的。
接下来一一介绍。
最近NBA.con的拉拉维亚数据页面一直抽风,导致查不到拉拉维亚的对位锋线数据了,只能用一些比赛画面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对阵快船
同样是对阵快船这场,我们上面看过哈登是如何“蹂躏”拉拉维亚的,但是这场比赛拉拉维亚在对位伦纳德时表现实际上相当不错:
追防伦纳德,虽然吃了一下掩护,但因为伦纳德接球出手不算非常快,依旧干扰了伦纳德的中投;
在协防后扑防很明显的干扰了伦纳德三分;
在低位角力中,采取Top lock,虽然没能成功阻止伦纳德接球,但是脚步上不吃亏,再次高举手臂干扰了伦纳德的抛投;
又一次和伦纳德的一对一,防接球虽然失败,但很好的回位跟上了伦纳德,提前起跳封视野干扰成功;
第四节伦纳德也挡拆找他和瓦兰这组防挡拆——这球投进了,但是拉拉维亚给到的干扰还是很充分的。
继续看。
对阵凯尔特人
同样上文我们看过怀特和普理查德在对位时击溃拉拉维亚的防守——但反而,面对塔图姆和杰伦布朗,拉拉维亚屡次有亮眼的表现:
面对杰伦布朗的面框单打攻击前侧脚变向突破,拉拉维亚转髋横移跟上,在速度上没落下风,将杰伦布朗卡在了禁区之外,布朗传球;
很敢贴,在布朗即将借掩护突破时,生断杰伦布朗;
塔图姆拉开一对一单打,拉拉维亚这次也跟住了(不过没能把獭兔挡在外面),塔图姆在夹击下掉球;
再次和塔图姆一对一,再次跟上了塔图姆的脚步——他没有被速度甩开,所以塔图姆需要用力量去顶开他,这一下发力,就给了3J来协防盖帽的机会;
再次在一对一中跟上了獭兔,这次甚至对抗都没吃亏,怀中生断;
追杰伦布朗的“Stagger”,过掩护还是不算快,但是因为杰伦布朗这种非射手前锋接球后决策也不快,所以拉拉维亚从身后将球掏掉;
下个回合,绿军打同一个战术,拉拉维亚再次防的不错——这回甚至成功回位挡在了布朗面前,布朗失误有他一份功劳;
此外对阵勇士,他防库明加也有亮眼镜头:
一对一库明加,防得很好,成功预测库明加的意图,逼迫库明加停球;
面对库明加速度和对抗都没落下风,很有侵略性,最后配合队友成功盖帽;
点评:
在对位一些喜欢单打的3号位/轻型4号位球员时,拉拉维亚的表现很明显好于他对位后卫以及对位无球高手的时候——在对位这些球员时,他的横移和体型都不再是劣势,也不用再和对手比拼弹跳爆发力和垂直摸高。
国王和灰熊都敢于让他去大量对位明星3号位,这充分说明了教练组对他的认可程度——目前来讲,这也许是拉拉维亚防守端最合适的定位,也是他对于湖人的对位方面价值所在——八村和勒布朗都更适合对位4号位,斯玛特有时进攻端神鬼莫测,而蒂耶罗还太年轻:
有了拉拉维亚,代表了湖人再次拥有了一个和勒布朗/八村兼容度不错、适合对位3号位的攻防兼备球员。在这一点上,拉拉维亚确实有“DFS平替”的属性。
下面,我们再来看拉拉维亚的另一个优点:
球员概述篇我们通过数据描述过拉拉维亚的造失误能力,现在来通过镜头直观的感受一下:
挑一场最具代表性的比赛吧。3月18日国王对阵灰熊,拉拉维亚被交易后第一次对阵老东家——虽然账面上的抢断不多,但这是我看过他最“疯狂”的一场比赛。
退防中努力回追,在身位落后的情况下,从身后拍马赶到,直接双手拦截了史蒂文斯的回传;
对位克拉克。在克拉克东张西望寻找手递手目标时突然上抢抢断,随后奉上我20场录像样本中最爆炸的一次扣篮;
随后、30秒内,又很快送出另一记抢断快攻——依旧是作为协防球员突然冲向传球球员,空中“抢劫”;
再次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刷卡式”协防。造成贝恩停球,然后传球被蒙克抢断;
对位贝恩,在贝恩变向加速时非同侧手下手生抢;
对位3J。注意拉拉维亚的站位——他选择了一个侧面站位,就没想和3J正面抗衡,而是开始就瞄着抢断去——而且竟然真的成功抢断了3J。
对位韦尔斯和3J时——一个回合下手三次,侵略性拉满,穷凶极恶的追着韦尔斯和3J手中的球,就像一只凶猛的猎犬,最后将球破坏出界(可惜被吹了犯规);
对位贝恩,虽然速度上落了下风,但是从身后将球捅掉;
点评: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拉拉维亚“破坏力”的一个集中体现——他怀揣着被交易的怒火,加上对于老队友们的了解,如上所见,一场比赛创造了8次抢断或接近抢断的回合——虽然,同样也付出了6次犯规的代价。
事实上,这种“高侵略性”、“高犯规率”的同时存在不仅限于本场比赛:
不过我喜欢拉拉维亚的这种风格——这是他的生存之道。前面说过,他是一名横移不够快的球员,如果横移不够快,再加上没有侵略性,那就真的是“纸糊一样”了——拉拉维亚懂得、也敢于用高侵略性、更冒险的防守去放大自己防守端的存在感、建立起一些正面的印象,这让我觉得他是一名很聪明的球员。
以上主要展现的是对球侵略性,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球路侵略性”:
绕前被约基奇卡到身后之后,从身后起跳,破坏约基奇的接球;
同样在身后时突然杀出,在追梦试图单手接球时抢断;
退防过程中很好的习惯,高举手臂破坏了威少的长传;
在侧翼协防时,机警的反应抢断哈登的传球;
在队友的包夹时预判出球路线,在接球时突然上抢抢断——这个回合值得注意的是拉拉维亚一开始并没有紧贴“拒绝接球”,而是专门给了对手传球空间作为“诱饵”(戴森丹尼尔斯也喜欢这样做);
很好的习惯,不只是退防,而是在退防的过程中,还会观察对手的球路,时常有这种形成抢断的画面;
阅读进攻意图,作为协防人抢断;
在发球时努力干扰,最终破坏传球;
点评:
事实上,在写斯玛特篇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拉拉维亚——我非常喜欢拉拉维亚和斯玛特同时在场的时候,两人在防守端都非常有侵略性,无论对于球路还是运球破坏都是如此,同时斯玛特的存在可以让拉拉维亚不用去追后卫;拉拉维亚的存在可以让斯玛特不用去顶锋线——两人相当互补,这可能是斯玛特对于拉拉维亚的防守评价甚高的原因(斯玛特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觉得拉拉维亚有成为精英防守人的潜力)。
不过,与斯玛特不同,拉拉维亚在抢断上虽然也有阅读,但更多的是凭借他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最后一个部分的主题:
还是以对阵灰熊这场开头——身后拍马赶到,后发先至盖掉韦尔斯;
对阵火箭,极有侵略性的侧翼刷卡协防,导致谢泼德三不沾;
预判性很好的关门协防,导致惠特莫尔失误;
作为底线协防人,一次进攻两次激进协防,上抢的时机很精准,也很有侵略性,最终成功制造失误;
奔袭全场,不可思议的追帽——看比赛时我都不知道他是从哪冒出来的,穷人版“The Block”;
一次进攻里换防、干扰传球、包夹、再干扰传球、扑三分——虽然没能成功干扰穆雷,但这种积极性是湖人稀缺的;
作为侧翼的刷卡协防后再外扑,拉拉维亚每场比赛都在做这样的事——他可能(只是可能)有点“过度协防”的问题,一些时候感觉重视协防中路会大于重视三分投手(也有可能是教练的安排),不过他是个很积极的球员,而且作为201cm侧翼覆盖面积还是要比后卫(比如里夫斯)大一些。
比如这一球:
TJ麦康奈尔传球时拉拉维亚还在油漆区,但他最后却能盖掉底角内姆布哈德的出手。
最后,是我最喜欢用来证明“球员积极性特质”的鱼跃扑救镜头——注意,拉拉维亚一个回合做了两次倒地扑救。我喜欢这个。
拉拉维亚在防守端是一名充满活力、富有侵略性的球员。我更愿意将他视为锋线对位人,而不是后场领防人或者小体型内线(虽然他有一定的吨位和硬度,可以偶尔顶一下)。
拉拉维亚在防守端最能够、也最应该进步的地方我认为是他的防无球掩护能力——将这一点完善,他的使用场景将会拓宽很多,湖人也非常需要他提升这一点(因为现在联盟中有许多2米左右的无球高手),至于领防掩护——他能进步当然最好,但我不会对这方面抱太多期待。
此外,高犯规率并不是拉拉维亚的“缺点”而是他风格的反映,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被改善的“问题”——但这点确实容易影响他的定位以及上场时间——比如可能会让他难以成为一名能上场30分钟的首发;
但我又要说——如果你只将他视作是一名和卢卡、勒布朗、八村、斯玛特兼容性很好的、提供活力和攻防兼备属性的替补锋线——你会喜欢他的。
感谢你耐心读完文章,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关寻欢
问题是东詹防守三四号预定 这两个基本35分钟出头 八寸不交易也得25+ 留给三四号位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