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1.3万字&120镜头】“全网最深度”保罗球探报告
目录
1/前言
2/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3/出战场次、基础数据、高阶数据、赛季状态走势综述
4/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控卫之神”保罗传控、组织能力全方位解析
二、持球进攻解析
——(1)挡拆进攻全面解析
——(2)单打能力评估解析
三、无球进攻解析——(1)定点进攻&接球三分表现解析
四、保罗进攻端的下滑与缺点
5/防守端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保罗上赛季防守端定位综述
二、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团队型防守人”
6/结语
镜头解析数量(GIF+赛场细节图):120
全文字数:13000
前言
2025年休赛期,保罗回归快船成为了一段佳话。上赛季在马刺他还是绝对主力,是球队最重要的大脑与指挥官,同时也是年轻人们的优质导师。但在这个夏天,他不再追求轮换地位与金钱,只想离家更近一点。
说起保罗,人们往往会想到“控卫”一词,毕竟他有个响当当的绰号:“控卫之神”。对于大多数资深船密、哈登球迷而言,对于保罗的记忆应该还分别停留在空接之城时期以及过去两次季后赛交手、火箭时期和20年首轮。再近一些的可能是上赛季快船与马刺的几次交手。
现如今的保罗当然还有一些曾经的影子,毕竟篮球智商、阅读比赛能力、传球手法是岁月无法带走的,持球为主、挡拆为先打法也一直贯彻了其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
但没有人能够敌得过岁月的侵袭,在上赛季,保罗对自身打法也做出了非常明显的调整。所以,这篇全网最深度的保罗球探报告,将把“现如今的保罗”清晰的呈现在你面前,并告诉你,如今的保罗能够为快船提供哪些帮助。
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克里斯·保罗出生于1985年5月6日,现年40岁,国籍美国,身高183cm,臂展194cm,体重79kg。
出战场次、基础数据、高阶数据、赛季状态走势综述
克里斯·保罗24-25赛季在马刺82场全勤,均为首发出战。保罗出战时马刺34胜48负。
在出勤方面,上赛季的保罗毫无疑问是联盟所有老将中的“楷模”,39岁的年纪打出全勤的表现堪称奇迹。这是自14-15快船赛季以来,保罗生涯第2次打出全勤的表现。也使得保罗也成为了NBA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生涯第20个赛季,打满82场的球员。
保罗上赛季打出全勤表现固然值得称赞和认可,但也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的2年,保罗的出勤率并没有很出色(还是出现了一定的下滑)23季和24季保罗平均出勤58.5场,出勤率71%。
场均28分钟,8.8分,3.6篮板,7.4助攻,1.3抢断,0.3盖帽,1.6失误,投篮命中率42.7%,三分命中率37.7%,罚球命中率92.4%。USG13.7%,TS58%。
EPM0.7,EPM胜场贡献5.9。LEBRON 0.1。BPM 0.8。
虽然上赛季在马刺拿到了比在勇士时期更高的轮换地位,但得分产量并没有回升,随着年龄的上涨,保罗的个人主攻出现了进一步下滑。回合占有率进一步下滑到了13.7%,生涯最低,与快船队内横向对比,回合占有率与保罗最为接近的是邓恩(12.6%)。
同时,场均8.8分也是保罗生涯最低。好消息则是:在降权、多投三分之后,保罗打出了近3年最出色的效率(真实命中率58%)
上赛季的保罗全勤出战82场,展现出了出色的续航性和健康程度,让人欣喜。但细看保罗在整个赛季中每个阶段的表现,还是能够发现:随着年龄的上涨保罗还是面临着一些在漫长赛季中的状态维持问题。
以“GmSc”(结合基础数据和算法计算出的“比赛评分”)这项数据为例:能够看出,开赛阶段是保罗整个赛季中状态最佳的时期。而随着赛程的深入,以11月、12月为两个关键节点,保罗竞技状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整体而言保罗上赛季的发挥还是呈“高开低走”的趋势。
不过对于下赛季的保罗而言,他大概率不会拿到上赛季在马刺那般的轮换地位(全部首发+场均28分钟),这对他单位时间内的表现和漫长赛季续航、状态延续自然会有所帮助。
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在马刺进攻体系中的定位:球场大脑、头号主控、挡拆开发手
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控卫之神”保罗传控、组织能力全方位解析
纵观快船近些年的替补控卫,威少、小波特显然算不上“稳健”的控球手,自身的控制失误水平均较为糟糕。邓恩、西蒙斯的传控更偏向于策应、发牌,而博格丹也始终算不上真正的控卫。
控制失误可谓是上赛季快船进攻端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虽然以伦纳德复出为小节点、全明星后为大节点,快船的控制失误表现有明显进步。但纵观整个赛季,快船的控制失误仍然是联盟倒数第7,并且在季后赛,快船的控制失误问题再度“暴雷”——尤其是哈登不在场时。上赛季季后赛快船的控制失误水平虽然能排在联盟第3,但当哈登不在场时,因为博格丹传控的露怯(同时又与西蒙斯很少同场)…原因,快船的失误率飙升至16.7%。与去年进入季后赛的16支球队横向对比,排在倒数第4。这还是建立在掘金(去年常规赛大样本下)造失误能力联盟倒数的前提下。
显然,在哈登本就是快船最重要的球员之一的前提下,季后赛级别的比赛中快船对哈登的“依赖性”还在提升。
上赛季哈登的总上场时间联盟第5(全明星后提升到37.2分钟,同期联盟第4)。出战79场,接近全勤。轮休的场次也主要集中于面对强队时的“战略性放弃”,作为快船上赛季最重要的球员之一,在面对摆烂队时也不敢的“歇一场、喘口气”。
像对阵雷霆遭遇崴脚之后,为了球队一场不歇、火线复出的精神固然值得尊敬,但这背后必然存在着风险与隐患。在这个“伤病猛如虎”的年代,核心的负荷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并且,如果下赛季快船在赛季初制定的奋斗目标是冲击冠军,那么他们就必须把眼光放长远,要在漫长的赛季中制定“9个月的计划”(从赛季初到总决赛),去思考如何更合理的、让核心更低负荷的度过这漫长的赛季。
在组织一端,保罗之于快船的“意义”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快船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二颗大脑”、哈登身后能“控制住场面”的控卫。这让快船的衔接段具备了更出色的控场、组织串联能力,挡拆策动延续和进攻支配球的水平。
——填补球队阵容短板:进一步巩固上赛季随着赛季进程展现出进步的控制失误表现;提升在高强度比赛中哈登身后的控场能力。
——减轻核心的负荷:引进“第二颗大脑”也为快船增加了尝试降低哈登上场时间,在可以适当选择轮休的比赛中休息的资本。
综上,和大前锋、替补中锋一样,替补控卫是快船在这个休赛期引援优先级最高的位置之一。一名出色的组织者、控场手、真正能够在二阵容扮演“第二颗大脑”的替补控卫,显然是快船所需要的。
而这恰恰是保罗最擅长的地方。
上赛季已经39岁的保罗仍然打出了卓越的传控表现,仍旧是联盟中顶级的组织大师。
将其20年的职业生涯聚焦到最近5年能够发现:作为以12499次助攻,位居历史助攻榜第2的助攻大师,保罗在过去多年都打出了联盟顶尖的助攻表现(下图左2)。上赛季保罗每36分钟仍然能够送出联盟第5多的9.5记助攻,助攻占有率联盟第4。
在此基础上对快船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保罗还是非常“稳健”的控场手。而“稳健”恰恰是快船前几任替补控卫普遍缺失的标签。
保罗一直维持着出色的控制失误表现(上图右2),虽然上赛季有所退步,但仍能超过同位置69%的球员。再加上如上所述:出色的组织能力、精湛的传球手法,这也使得保罗的真实助失比一直是联盟顶尖(上图左1)。
并且,过去几年保罗证明了:自己只要在场,就能帮助球队打出更出色的控制失误表现(上图右1)。
诚然,年龄的上涨所带来的个人主攻能力下滑,会削弱保罗的改变防守阵型的能力。但对于场面的阅读、局势的判断和传球的手法不仅不会减退,反而会“越老越妖”。
钱宁-弗莱曾在一档节目中谈及保罗时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你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他(保罗)就一定能找到你,他真的很乐于传球。
勇士时期保罗单场送出14次助攻后,科尔说:“他串联了整个球队,这场比赛就像保罗给大家上了一场关于传球的课一样,非常有趣”。
列举数据也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对保罗的组织能力建立一个宏观的概念, 以及最基础的认知框架。
对于保罗这样拥有卓越篮球智商、出色的组织能力,以及闯荡联盟整整20年的老将而言,数据显然无法完全体现他在组织进攻、阅读防守方面的深厚功底。
想要更深层次的拆解保罗的传球技法,微观到每一回合的赛场解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对保罗24-25赛季共计605次助攻做了抓取、提炼、归纳,将其细分为几个类别,带你深度解析保罗的组织能力和传球技法:
——挡拆策动进攻,为掩护人创造终结机会。用最通俗的话说:“挡拆喂饼”。
文班的高位挡拆帮助保罗摆脱了科迪,凯斯勒选择位置较高的沉退。
由于科迪已经失去身位,弱侧45°的乔治没有对顺下的文班造成实际上的延阻,底角的克拉克森也没有提前回收垫防文班的意识。所以保罗和文班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挡拆行进间二打一的优势局面。
在下面这个镜头附近,保罗看了顺下的文班一眼,同时也看到了弱侧45°回收站刷卡位的乔治,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使用口袋传球传给文班,而是选择继续行进。
对于现在的保罗而言,想要为顺下的文班创造终结机会,就要最大程度上牵制凯斯勒的防守注意力。向左行进佯装中投会堵住文班顺下的路线,向右则会太靠近边线,同时,衔接急停、撤步中投也有被科迪回追二次纠缠的风险。
于是保罗选择加速突破,起跳看向篮筐,佯装抛投终结。
但实际上是从侧面托起篮球,使用一记勾手传球把球高高抛向文班,并在起跳后眼睛一直紧紧的盯着篮筐,成功晃起了凯斯勒。戏耍了凯斯勒同时,也将挡拆行进间的优势局面成功转化成了得分。
快船错防,于是保罗找被祖巴茨防守的索汉发动挡拆,调度护框手。
曼恩吃掩护,祖巴茨被迫换防。此时协防核心已经被保罗调离护框位置,而文班面对错防自己的小琼斯又有绝对的体型优势,于是保罗直接伸手示意文班切入篮下。
文班照做后保罗直接一记击地给到,文班扣篮得手。
文班保罗发起高位挡拆,戈贝尔延误至三分线。
保罗眼神一直看向篮筐,误导戈贝尔,等到文班下顺到合适位置后,直接一记击地球领人。弱侧的底角的迪文没有及时回收垫防,文班接到保罗传球后直接打穿了戈贝尔身后。
保罗在强侧和索汉发动挡拆,卡鲁索沉退,弱侧45°米切尔准备回收协防,保罗先是佯装分给弱侧45°接应的KJ,降低卡鲁索的警惕性,实则精准制导篮下的索汉,索汉接到球后上篮得手。
火箭换防,科林斯抓换防的时间差迅速下顺抢出身位优势,保罗直接一记击地球领人给到。
约瑟夫吃掩护,保罗挡拆行进间走Z字形佯装衔接中投,吸引卡特上提、换防。
比永波要到错位后前往禁区背身要球,保罗立即将球给到。
墨菲吃掩护,米西被迫换防,保罗抓墨菲回追、米西没有回防顺下比永博的防守沟通失误,为比永博送上传球。
和文班发动清空一侧的手递手,佯装中投吸引浓眉上提并点飞,弱侧的雷迪什、科内克特没有回收护框,保罗直接给抢出身位优势并有明显体型优势的文班送上空接。
吸引对方中锋兼顾挡拆后,迅速回给外拆的文班、马穆。而下赛季快船阵中也不乏大洛、科林斯这样同样具备外拆能力的掩护终结者。
因为对手会对文班采取错防,所以保罗也会有一些与非中锋球员的挡拆配合。比如和索汉这样的出色锋线掩护终结者,包括少量和比如卡斯尔这样的球员进行的挡拆配合。
这也为下赛季保罗与科林斯的挡拆配合,以及也有一定掩护终结戏份的小琼斯的挡拆配合进一步累积了经验。
除了挡拆行进间将球支配给掩护终结者之外,保罗自然也会观察对方弱侧底角防守人的动向。一旦回收协防,保罗将立马将球给到,予以惩罚。
我最喜欢,也是上赛季保罗最精妙的“传球表演”之一,是分别来自12.16vs森林狼、1.14vs湖人、1.30vs快船的一组“异曲同工”的镜头:
保罗通过“三点一线”式传球,让防守弱侧底角的球员(甚至顺下的文班自己)难以判断保罗是要直塞顺下文班还是制导底角球员,从而干扰底角防守人的回扑速度,给底角队友创造更优质的出手环境。
保罗文班边路发起挡拆,克里斯蒂换防后绕前防接球,弱侧底角的八村大面积回收,准备在文班接到球后执行底线夹击。
于是保罗“将计就计”,直接传给一记“大横传”精准制导底角空位的卡斯尔。
曼恩回收协防刷卡,于是保罗直接一记不看人背传找到被放空的尚帕尼,后者命中三分予以惩罚。
保罗操刀“Double Drag”(上线双掩护),科林斯的假挡快拆并没能抢出身位优势,但蒙克还是选择时刻准备回收协防,结果被保罗的传球和尚帕尼的回应惩罚。
边路保罗和比永博发起挡拆,纳吉直接不管弱侧底角的巴恩斯站在禁区,兼顾一防二的威少也没有及时轮转扑防。被保罗一记跨越全场的大横传和巴恩斯的三分惩罚。
在“改变防守阵型支配球”中,除了挡拆策动之外,保罗偶尔也能通过突破吸引防守注意力、协防之后送出一些助攻:
除了挡拆发起支配球、策动进攻之外,一些更偏向于“策应”、“发牌”的传球,保罗自然也都不在话下。
给要到优势对位的队友上球:
可以想象一下保罗下赛季给伦纳德、科林斯上球的画面:
作为“大脑”、“发牌者”为战术执行者上球:
可以想象一下,下赛季保罗给无球兜出的伦纳德、比尔、博格丹上球的画面:
保罗自然也是出色的发边线球、底线球执行人:
转换进攻一传、持球推进找到跟进队友:
在混乱局面下找到出现机会的队友:
作为“中转站”传导球:
比如这个回合,强侧接应被夹击的文班,随后向弱侧转移球。
二、持球进攻解析——(1)挡拆进攻全面解析
如果一名球员空具备传控属性,缺乏个人主攻威胁和持球开发权限,失去持球进攻行进间支配进攻的“场景”,那么其发挥传控属性的“场景”自然也会主要局限于发牌、上球式的“策应型”、“辅助型”助攻。邓恩是个不错的例子,所以离开爵士的无球传切体系,是他传控表现明显下滑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的保罗个人主攻虽然有所下滑,但仍然有具备一定策动进攻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个“发牌员”——从组织板块也能看出:保罗上赛季有很多助攻都是来自挡拆策动、支配球——这意味着保罗能够为快船提供一定的哈登身后“挡拆策动”延续。上赛季末(常规赛)主要是博格丹在衔接段呈现了一些这方面比赛内容。
所以显而易见的是:保罗、哈登这类球员在发起挡拆时的“策动进攻、持球开发价值”要明显高于那些挡拆价值主要局限于“终结价值”的球员(如鲍威尔)。
仍旧具备策动进攻价值和挡拆开发戏份同时也能说明,保罗仍旧具备着维系最起码的“进攻威胁”的手段,去支撑他发起挡拆。而”挡拆行进间的个人主攻“也会是本版块重点解析的内容(保罗在挡拆行进间的支配球、助攻表现已经在传控解析板块有过详细拆解,所以本板块不会重复赘述)。
保罗在长达20年的生涯中一直是标准的持球为主打法,这一点到了生涯末年也未曾改变——上赛季保罗持球进攻占比仍然有58%。
其中挡拆持球则一直是保罗最为主要的进攻手段:生涯的大多数赛季当中,挡拆一直是保罗在发起频率断档最高的进攻方式。在挡拆戏份最多的16快船赛季,保罗每36分钟要发动11.1次挡拆,联盟第4。
挡拆为先的打法自然也延续到了保罗生涯末年。哪怕因球队环境、打法和自身老化,导致近2年挡拆频率已经断崖下滑,但保罗的挡拆进攻占比仍然有38.9%。
随着年龄的上涨和个人主攻的下滑,一些对手在面对保罗会更多的使用更保守的策略来防守保罗(比如沉退、换防)以此来降低保罗的改变阵型能力,从而相对遏制保罗的组织串联、更多考验保罗的个人主攻。
比如保罗最近的一次季后赛之旅,23年首轮面对快船、次轮对阵掘金时,祖巴茨、普拉姆利、约基奇防守保罗的挡拆就大量使用沉退,更多的考验其主攻能力,相对遏制挡拆改变阵型后的支配球。
从而避免因防守注意力更多放在保罗身上导致像下图这样被打穿身后。
在此基础上,25季之前的保罗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他的持球远投能力正在慢慢下滑。保罗的持球三分效率在赛季之间本就有较大的起伏,在25季之前的连续3年,保罗的持球三分效率更是“崩坏”到仅有30%。在此基础上,在23、24两季,保罗的长两分效率也一年不如一年,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滑坡式”下滑。
对于保罗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照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保罗便会愈发深陷“恶性循环”:对手使用更保守的防守策略——保罗自身改变防守阵型能力下滑——影响进攻策动、传控发挥——因远投能力的下滑导致惩罚对手保守策略的手段变弱。
于是在生涯的第20个年头(上赛季),保罗决定大幅调整自身打法(更准确的说是大幅修改投篮分布)——更多把出手更改到三分线外,三分产量也随之提升。当然,加产之后每36分钟出手5.8次的产量也算不上太高。
好消息是,上赛季保罗在加产的同时还完成了增效(持球三分命中率达到37%,21年后断档最高)。
上赛季保罗的投篮出手数是生涯最低,所以多出来的三分产量自然也不是“凭空加产”,而是更多的把中间区域的出手调整到了三分线外。在难以攻框的前提下,通过多投三分的方式优化“投篮性价比、回报率”。这也使得保罗的三分占比达到了6成以上。这还是建立在保罗持球为主的前提下,上赛季每36分钟持球进攻超过5次的球员中,保罗是三分占比最高的球员。
而挡拆持球三分的加产与增效,加上尚存的中间区域操作功底(仍能用不错的效率少而精的把握出手,近框51.8%、长两分46.4%),也维系了保罗在挡拆行进间最起码的进攻威胁,以及在一些场景中打击对方大中锋、惩罚对方保守的防守策略(如沉退)的手段。
比如在1月9日马刺对阵雄鹿的比赛中,保罗就多次使用通过挡拆持球三分,打击自己新赛季的队友大洛。
4.3日对阵掘金第四节焦灼时刻,连续两记挡拆持球三分打击小乔丹沉退:
掘金小将亚历山大走下线绕防,小乔丹沉退,保罗毫不犹豫直接出手挡拆持球投予以惩罚。
佯装走掩护墙右侧,随后比永博变换掩护方向牢牢挂住亚历山大,小乔丹依旧沉退,保罗持球三分稳稳命中。
和索汉、文班发动“Double Drag”(上线双掩护),亚当斯沉退,格林过第一道索汉掩护时选择走下线绕防,保罗毫不犹豫直接出手持球三分予以惩罚。
索汉超高位置和保罗发起挡拆,帮其带走领防的杰登、同时调度护框手,保罗行进到三分线后面对戈贝尔直接一记持球三分打击。
面对唐斯的沉退和哈特的绕防,直接出手持球三分惩罚。
除了挡拆持球三分之外,挡拆行进间走“Z字型/蛇形”后的中投和急停中投,自然也都不在话下。
挡拆行进间走“Z字型/蛇形”巧妙的地方在于:
其一,在一些回合中能够借助己方掩护人顺下的路线,形成天然的第二道掩护,延阻领防人回追;
其二,走Z字形后保罗习惯在罚球线一带停球,这里刚好处于半场的中央附近,视野宽广,一切尽收眼底。
赛季初11月1日对阵爵士的比赛,凯斯勒/尤班克斯防保罗挡拆大量使用沉退,保罗就屡屡通过挡拆行进间走Z字型/蛇形后的中投或挡拆急停中投,进行惩罚——这也是保罗上赛季发挥最出色的比赛。
手感全开之后,更丰富的打击防守方式也就都展现了出来:
上文提到的,增产增效的持球三分。
挡拆行进间抛投打击。
21年季后赛首轮对阵湖人G3:“Crossover”拒绝掩护后急停中投打击庄神。
21年西决对阵快船G3:超高位挡拆摆脱曼恩后,挡拆行进间走Z字型衔接中投打击祖巴茨。
23年首轮对阵快船G1:挡拆行进间被鲍威尔追防二次纠缠后,对抗抗开身位后衔接横撤步制造投篮空间,随即出手后仰跳投。
和比永博在边路附近发起挡拆,走Z字形行进到半场中央,随即出手急停中投惩罚唐斯的沉退。
索汉的掩护完全挂住了杰登,胯下变到右手后随即衔接右手合球后的中投,惩罚戈贝尔的沉退。
当然,还有挡拆行进间杀入篮下再兜出后的“回马枪”。
作为联盟攻框最弱的球员,保罗基本已经不具备“纵深威胁”,需要掩护伙伴在挡拆行进间去帮助自己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缺乏“纵深威胁”、难以开发篮下出手也意味着:个人进攻威胁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跳投手感。在手感不在线的夜晚,挡拆打击对手防守策略的手段和进攻威胁自然会大大锐减。
同时,虽然保罗仍然能凭借加产增效的三分和可观的中投准星,进行挡拆行进间远投打击,但随着年龄上涨所带来的个人主攻下滑,难免会面对更多保守的防守策略,挡拆改变阵型、撕扯防守的能力自然也会出现下滑。但对于快船而言:他们的掩护终结者们都不是“戈贝尔式”的只能吃“简单饼”的中锋,对持球手改变防守阵型能力的“要求度”相对会更低:祖巴茨是很全面的挡拆伙伴,在远离篮下的区域接到球也具备直接起抛投、下球调整的能力;
结合保罗太阳时期案例:祖巴茨防守保罗发动的“Stack”(西班牙挡拆)使用深度沉退,快船外线也没有大幅回收,这个回合保罗并没能有效改变防守阵型,但艾顿可以在远离篮筐的区域出手抛投,躲避并惩罚镇守篮下的祖巴茨。
科林斯在挡拆进攻中的身手相当全面,并且他的运动能力和顺下爆发力能够在挡拆进攻中填补保罗现如今缺乏的纵深威胁;大洛则有挡拆外弹的本事。
纵观整个生涯,在挡拆个人终结方面保罗的效率虽然称不上差,但也没有很高效(当然,在评估保罗这类球员“挡拆效果、价值”时只谈“终结效率”显然是不公允的,因为保罗的挡拆具有很高的策动进攻、行进间支配球价值)。
并且,上赛季保罗打挡拆还有个很明显的问题在于:以稳健著称的他,上赛季在挡拆行进间的控制失误能力相当一般(尤其是跟过往的自己相比)。上赛季保罗的挡拆失误率飙升至19.4%,甚至接近24季的一倍,上赛季的失误率是(总发起次数超过100的球员中)第26高。这也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他的挡拆每回合得分。
二、持球进攻解析——(2)单打能力评估解析
加盟火箭之后,保罗在单打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加产,这也是保罗生涯单打频率最高的时期。离开火箭后,保罗的单打频率则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比如20季加盟雷霆和22季在太阳,就是两个比较大的节点。
一直到最近3年,保罗的单打频率基本稳定在了每36分钟1.3次左右。
现如今的保罗无论是爆发力还是动作速率都不如以往,一对一摆脱能力下滑明显,单打基本已经完全依赖于节奏、运控技术、远投手感。终结大量依赖于投篮。
比如NBA杯赛第四节单打卡鲁索的两个镜头:
落入半场阵地后先是使用变向将球换到左手,随即迅速衔接连续两次的“哈达威变向”,随即启动左路突破,半转身后对抗抗开卡鲁索,随即衔接小幅度横撤步后的中投,稳稳命中。
转髋加速佯装右路突破,实则胯下拉回,再衔接变向换到右手,命中高难度三分。第四节焦灼时刻单打卡鲁索命中稳定军心。
挡拆面对伊森换防,胯下佯装右路突破逼退伊森,随后立即衔接右手合球持球三分,打进2加1。
对阵费城关键时刻单打乔治,险些掉球后命中关键中投。
单打起手式使用了伦纳德的招牌“连续胯下”,找到节奏后再衔接一个快速的胯下运球后的横撤步持球三分,命中。
虽然现如今的保罗因为个人主攻下滑,哪怕面对中锋换防,也并不追求“每球必打”,但作为以前以“小大打”能力著称的后卫,还是能在一些回合中惩罚对方中锋的换防:
对阵老鹰加时赛最后时刻面对南斯换防,命中关键三分锁定胜局。
胯下拖曳步后迅速再次衔接胯下走右路,攻击祖巴茨的前脚,随即立即完成合球出手后仰中投。
连续胯下运球便随重心晃动,调动克林根的重心,在其微微上前的一瞬间立马启动突破。为了避免被克林根回追封盖,保罗还在突破途中“顿一下”背身靠住克林根后,更加明确的感知到克林根的位置并将其卡在身后,随即立即启动二次突破,完成起步上篮。
刺探步衔接胯下,随即佯装衔接持球三分,吸引科内特上前后,立即启动突破摆脱,弱侧底角的塔图姆也没有回收护框,保罗上篮得手。
因年龄上涨导致的个人主攻下滑,在体型本就劣势的情况下一对一摆脱能力下滑,大量局限于跳投终结…原因,这也使得保罗即便是在减产之后,在上赛季也没能维持优秀的单打效率。
保罗上赛季单打时的优点是很少失误,所以效率糟糕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上述原因所导致的投篮效率“雪崩”:上赛季保罗在单打投篮命中率仅有可怜的37.2%。单打每回合得分只有0.86分,生涯第4低,仅好过新秀前两年和22赛季。结合产效来看在上赛季,单打已经不是保罗多么值得信赖的进攻手段。
三、无球进攻解析——(1)定点进攻&接球三分表现解析
过去两季保罗的回合占有率逐年大幅下滑,上赛季回合占有率仅剩13.7%。作为“控卫”的代表人物,顾名思义,自然是要大量将球控制在手中,所以对于整个生涯都是以持球为主、本质需要更多持球才能最大化进攻威力的保罗而言,回合占有率的降低自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难以拿到、承担过往那般的持球权限。
太阳生涯末年,保罗就无论是在“持球开发权限”还是在“控球权”方面都呈现出了下滑趋势,过去2季则更加明显。
离开勇士、去往马刺后,保罗并没有重拾更多持球开发戏份,反而有所减产,每36分钟持球进攻6.1次是近些年最低,因此无球进攻占比也来到26.6%。
随着年龄的上涨,包括卡斯尔、福克斯要吃掉一些控球权(福克斯为马刺出战的2、3月刚好是保罗控球时间最低的月份)...原因,上赛季保罗的控球时间也已经是生涯最低。
纵观其整个生涯,保罗在无球进攻一端都主要集中、局限于定点进攻。
因此,持球降权、更多处于“空手状态”后,也并不意味着保罗能拿出更丰富多样的无球进攻内容,而是主要体现在定点进攻频率的提升(下图左1),同时,保罗的定点得分率也一贯出色,上赛季定点每回合能够得到1.15分(下图右1)。
但即便定点频率跟自己相比有所提升,但跟同位置横向对比还是偏低。并且无球站定点时保罗的“无球牵制力”并没有很出色。
为了更好的适应降权后的角色,保罗近些年明显提高了接球三分产量(上图左2),不同于各年份波动较大从持球三分效率,保罗的无球三分效率一直相当出色(上图右2),生涯大多数赛季达到了4成以上,上赛季也有38.1%。并且从下面赛场案例也能看出,保罗并不畏惧轮转人扑防上来的非空位出手。
队友低位进攻,保罗强侧接应。
和1、5挡拆逻辑类似的一点:TJ防保罗的前提下,保罗为文班设置无球掩护能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体型差”。
文班借保罗兜至中距离区域后吸引两人夹击,回给外线保罗。
接球后晃飞TJ,运一步出手三分。
除了定点进攻之外,保罗生涯还一直会有少量的手递手戏份。不过上赛季出战的2300分钟里也不过发动了30次。但上赛季保罗还是少而精的把握住了这些手递手进攻机会,每回合得分是出色的1.37分。
四、保罗进攻端的下滑与缺点
——个人主攻下滑明显
从上文中各个板块也能清晰的看出,虽然在降权、多投三分之后打出了近3年最出色的效率(真实命中率58%),但现如今的保罗在持球开发戏份、控球权、得分产量,各个方面有了全方位的下滑,综合个人主攻能力已经有了明显下滑。并且,随着年龄的上涨,保罗在赛季之中的竞技状态走势也呈现出“低开高走”的趋势。
同时,还有个潜在的悖论是:快船需要保罗在季后赛级别强度比赛中在哈登休息时段控场,但保罗的上一次季后赛之旅个人发挥表现相当一般。
——降权更多打无球后,主要局限于定点进攻
在更多降权、打无球之后保罗的无球进攻手段也主要局限于定点进攻。即便定点频率跟自己相比有所提升,但跟同位置横向对比还是偏低水平。
——几乎无法开发篮下出手,个人主攻完全依赖投篮手感,状态起伏、延续隐患
虽然能用82.4%的惊人效率少而精的把握住几乎所有篮下出手机会,但现如今的保罗已经几乎完全无法开发篮下出手。造罚球侵略性也有非常明显的下滑。
这也意味着保罗的个人进攻威胁将完全依托于投篮手感,也难以通过博得大量罚球的方式帮助自己“养手感”。
个人主攻完全依托于投篮手感,所带来的问题自然有状态起伏问题:上赛季保罗有大约44%的比赛投篮命中率小于等于40%。
同时,对于40岁的老将而言,下赛季在竞技状态、身体机能方面会呈现怎样的下滑也不得而知。
——本就不擅长的领域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进一步变差。
比如前板拼抢、转换进攻。
防守端的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保罗上赛季防守端定位综述
如今的保罗已经是单防受保护的球员,过去5年的平均对位难度只有41.8,并且从下图也能看出:上赛季在马刺受到了更加严密的保护。上赛季保罗的对位难度与上赛季快船队内横向对比排在第11位,在后场球员中低于鲍威尔的48,稍高于博格丹的26。
下图是保罗上赛季总对位时间前5高的球员,不难看出,基本都是这些球队首发中综合进攻水平、进攻戏份最弱的点。
二、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团队型防守人”
在单防受保护的前提下,协防端的表现便至关重要,因为这往往决定了这名球员在防守端的“总贡献”,以及究竟是“团队型防守人”还是“纯弱环”。
显然,保罗属于前者。和“岁月无法带走他的传球技法”道理相同的是:对于9次防阵、6次抢断王、8个赛季获得DPOY选票的保罗而言,岁月的流逝可能会让他的横移、脚步变得迟缓,但不会拿走他的切球手法、防守意识、判断与经验。这也使得保罗仍能在协防一端做出一定的贡献,成为一名“团队型防守人”。
结合过去5年样本,虽然无法做到在场时使对手失误率大幅提升,抢断数和抢断率也是生涯最低,但保罗上赛季的抄截表现仍有同位置中上游的水平。如果与快船队内横向对比(仅就抄截表现而言),综合两项,保罗2%的抢断率和每36分钟3.1次干扰活球能排在队内第3,仅次于邓恩、伦纳德,甚至要优于小琼斯。
我抓取、统计了保罗上赛季全103次抢断,并对其做了归纳,可以看出保罗上赛季最多的抢断类型来自抄截传球,其次是协防抢断和地板球,三者比例接近。
协防抢断:
比如这个回合,湖人发动他们的常用战术“Horns Rip”。卡斯尔被詹姆斯的无球掩护延阻,里夫斯抢出身位优势切出篮下,而此时保罗弱侧回收,直接将球抢断,避免了被里夫斯接球后直接攻框。
对于快船而言,这种“斜刺里杀出”直接抢断对方传球的镜头应该并不陌生,上赛季邓恩的许多抢断便是来自于此,比如对方直接抢断挡拆行进间持球手给中锋的传球。
凯斯勒肘区拿球准备发牌,保罗直接在其视野盲区中杀出,将球掏掉,发动转换进攻。
曼恩给低位的祖巴茨上球后跑向弱侧,而保罗并没有老老实实的跟住曼恩,而是在其身后埋伏。当祖巴茨准备启动低位进攻时,保罗直接从身后杀出,将球切掉。
波神罚球线要到KJ错位,准备惩罚,保罗在视野盲区偷偷溜到波神身后,在其背身、将球暴露在自己面前时,毫不犹豫立即将球切下。
比尔和布克在上线发动挡拆,瓦塞尔外出延误漏掉顺下的比尔。而保罗早已放空阿伦等待已久,在比尔接到布克传球的一瞬间,保罗直接斜刺里杀出将球掏掉。
保罗见切特运球踉跄,直接下手将球切掉,发动转换进攻。
抄截传球:
先回收延阻米西顺下,在琼斯阅读到这一点准别回给弱侧被放空的墨菲时,保罗直接将球截断。
与上一个回合异曲同工,站刷卡位诱导华子出球给弱侧的杰登,在华子传球的一瞬间直接将球抢断。
如上面的抢断分布图所示,除了协防一端的抢断之外,保罗还有大约2成的抢断来自单防一端。保罗能够凭借着经验和判断在一些回合中直接抢断对手,来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单防抵抗度”。
低位顶防奥利尼克,在其向底线转身的一瞬间直接”撤凳子“,由于奥利尼克先前没有对抗,所以没有失去重心,于是保罗直接在身后将球掏掉。
在比斯利过完掩护墙之后,直接在身后把球掏掉。
紧贴米切尔,并找准其运球节奏,在米切尔吧变向的一瞬间,直接下手将球掏掉。
除了抄截之外,保罗还能提供一些篮板保护,以及有时能凭借着防守意识提供一些护框方面的贡献:
保罗上赛季的防守篮板率有同位置平均线以上水平,虽然近5年样本来看保罗的防守篮板影响力不算正面,但上赛季保罗在场时,相比不在场马刺的防守篮板率会提升2%。
上赛季保罗的护框频率、盖帽率都有同位置平均线以上的水平。
每36分钟参与5次护框是近6年来最高值,虽然无法提供出色的护框效果,但在保罗的护框干扰下对手的效率还是会稍稍降低(-0.9%)。
注:因保罗在防守端的缺点(如单防端已经需要被保护),已经在上面板块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析,因此不再单开“防守端的缺点与不足板块”重复赘述。
结语
保罗能够提供的“第二颗大脑”价值,哈登身后的稳定控场、依旧顶尖的组织串联,以及衔接段的挡拆策动延续,都是快船所需要的比赛内容。现如今保罗仍然是持球为先的打法,为了改善有日益下滑趋势的远投威胁、增强“抗衰老能力”和“投篮回报率”上赛季大幅将投篮分布更改至三分线外,并投出了持球三分大年。
但保罗个人主攻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几乎完全无法开发篮下出手、进攻威胁完全依赖于远投手感。降权后也不意味着能拿出更多样的无球内容,主要体现在定点进攻的加产。
单防端保罗已经是需要受保护的点,但仍旧能够凭借着技巧、防守智商、意识和判断成为一名“团队型防守人”,在协防方面为球队做出一定贡献。
更不要提保罗身上还有“场上教练”以及给比自己年轻的球员传授经验与技巧这些“无形价值”。
17年休赛期保罗离队后,快船便永久封存3号球衣。8年风雨过去,“空接之城时代”落幕后,快船已经先后经历了平民快船、卡椒、登卡三个时期。现如今,在“登卡时代”的第二个年头,3号的主人回归,将再次穿上那件胸前印有“Clippers”字样的球衣。
在独自属于这位昔日“船长”的发布会现场,当球迷齐声高呼“CP3”迎接他回归时,保罗再也难掩心中激动,过去万千回忆涌上心头,止不住的泪水浸湿了他的眼眶。当3号球衣悬挂在“直觉穹顶”上空,成为快船队史首件退役球衣时,现场一定会再度响起如雷贯耳般的呼声吧,就像曾经那样。
专栏链接:“全网最深度”25-26快船新援球探报告
前两期回顾:
【2万字&130镜头】比尔球探报告【2万字&160镜头】科林斯球探报告后续我还会更新最后一位新援:大洛佩斯非常详细的球探报告。这里是国内外全网最全面、最具深度的“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希望能够帮助快船球迷对4位新援的攻防两端优缺点、技术特点,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查克
查克查克楼主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和关注,感谢大家! 也强烈建议大家回顾前两期:比尔、科林斯的球探报告!这里是国内外全网最全面、最具深度的“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希望能够帮助快船球迷对4位新援的攻防两端优缺点、技术特点,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查克
地铁s号
就是小丑,博取同情而已,但这种人吧,就跟苍蝇一样,虽然恶心人,但没有还不行。
流川枫X
前排,先赞后看,细糠就得慢慢品,楼主写论文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