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2万字&150镜头】“全网最深度”大洛佩斯球探报告

header
关注

目录

​1/前言

2/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3/宏观赛季表现、赛季状态走势、数据呈现、出战场次综述​

4/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大洛的三分究竟是什么水平?

二、大洛(“空间型中锋”、五外配置)能够给球队进攻体系带来哪些的价值?

三、大洛掩护终结能力解析

四、大洛低位进攻拆解

五、大洛空切戏份解析

六、大洛进攻端的缺点与不足

5/防守端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大洛协防、护框履历综述,现阶段协防、护框能力评估

​二、大洛后场篮板保护能力评估

三、大洛单防内线核心(约基奇)能力评估

四、大洛防守端的缺点

​6/结语

镜头解析数量(GIF+赛场细节图):150

全文字数:21000


前言

08年大洛初入联盟时,38岁的弗兰克是大洛遇到的首任教练,17年后,两人重聚。当年的篮网总教练,如今已是快船运营总裁;那个20岁初入联盟的“毛头小子”,也已经是37岁的老将。

​别忘了祖巴茨,18季大洛可是湖人的首发中锋,而祖巴茨只是个二年级菜鸟,现如今大洛要给曾经的“小弟”打替补了。

还有很有趣的一点是,大洛曾与如今的7位队友在季后赛有过8次交手纪录:19年东决的伦纳德、20年次轮和22年首轮的小琼斯、21年次轮的哈登、21年东决的博格丹、科林斯、邓恩、21总决赛的保罗。当年兵戎相见,如今戮力同心。

作为空间型中锋、“3D中锋”的代表性人物,拥有巨大体型和三分射术,兼具投射能力和护框属性,是大洛身上最宝贵的价值以及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位已然进入生涯末年的重型中锋,依然是其前东家(整个赛季维度)除利、字外最重要的球员,然而除了“空间型中锋”、“3D中锋”的标签之外,他更被广为人知的,似乎是季后赛时的狼狈。所以,大洛现如今水平还剩几何?季后赛打出灾难性表现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他的三分投射究竟是什么水平?防守功力还剩几成?本篇全网最深度的大洛佩斯球探报告,将为您一一揭晓。

关于大洛的一切,但又不只关于大洛。


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布鲁克·洛佩斯出生于1988年4月1日,现年37岁,国籍美国,身高216cm,臂展227cm,体重128kg。


宏观赛季表现、赛季状态走势、数据呈现、出战场次综述​

​大洛24-25常规赛一共为雄鹿出战80场比赛,均为首发出战。大洛出战时雄鹿47胜33负,缺阵时雄鹿1胜1负。

常规赛场均31.8分钟,13分,5篮板,1.8助攻,0.6抢断,1.9盖帽,1.1失误,投篮命中率50.9%,三分命中率37.3%,罚球命中率82.6%。​USG 15.7%,TS 62.4%。

​EPM 0.7,中锋第20,EPM胜场贡献 6.6,中锋第10。LEBRON 0.4,中锋第34。BPM 0.8,中锋第27。

​虽然已经37岁高龄,但大洛上赛季(整个赛季维度)仍然是雄鹿非常重要的球员,上赛季他的总上场时间2500分钟,雄鹿队内最高、35岁以上球员最高,自己生涯第3,场均31.8的上场时间更是自己近9年来的最高。80场出勤也是35岁以上球员中第2,仅次于下赛季的队友保罗。

​虽然相较前几个赛季状态出现了些许下滑,比如单位时间内的得分是生涯最低,回合占有率和篮板数均是生涯第2低。但公允的说,大洛在整个赛季维度还是呈现出了不错的竞技状态,再加上简直不可思议的出勤和上场时间(虽然空间型的打法有助于节省体能,但也要考虑到他的年龄和巨大的体型),这也使得大洛的胜场贡献来到了6.6,联盟中锋第10,队内第3,仅次于字母和利拉德。

​​以“GmSc”(结合基础数据和算法计算出的“比赛评分”)这项数据为例:可以看到,大洛在37岁的年纪、近9年最高的上场时间、80场几乎全勤的情况下,在常规赛仍然维持了出色的状态,展现出了惊人的“续航性”。与保罗的“高开低走”完全相反,大洛的状态反而是“低开高走”亦或是说“慢热”。

​在经历了开赛的一小段低迷后,大洛迅速进入状态11月来到了一段小高峰,然后在随后的两个月状态又有所回落。

​但进入到2月之后,大洛的状态来到了赛季的最高值,并且在之后的3个月内都维持住了非常出色的状态。在替补内线波蒂斯这段时间被禁赛的背景下,大洛的表现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在对阵步行者的季后赛,大洛迎来了整个赛季中最黑暗的时刻。

​季后赛场均14.8分钟,5分,1.6篮板,0.8助攻,0.2抢断,1盖帽,0.8失误,投篮命中率36.4%,三分命中率26.7%,罚球命中率100%。​USG 16.2%,TS 51.7%。BPM -3.6,gBPM 1.3,GmSc 3.1。

​大洛在季后赛的表现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但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

空间中锋特纳、五外配置+同时兼具出色持球投、挡拆开发、组织能力的核心后卫哈利+球队整体出色的快攻能力(考验退防)的阵容配置。这些关键词叠加到一起,使得步行者成为了联盟中针对大中锋能力最强的球队之一。对于大洛而言,这简直就是“噩梦”。

​所以,大洛在季后赛的低迷、边缘化和”在季后赛强度的比赛中迷失“还是有本质区别。

​并且客观的讲,把目光从步行者身上移开,样本放大到强弱不一、类型打法各有不同的联盟29支球队和整个赛季维度,就像上文已经有过详细论述的——大洛仍旧展现出了不错的竞技状态(尤其是你对他的要求不再是场均30分钟以上的”主力中锋“而仅仅是“替补中锋”时,以及跟快船近些年的替补中锋们横向对比时)。

​并且,虽然年龄的上涨会带来竞技状态下滑的风险,但更多出任祖巴茨身后的替补、更少的上场时间,理论上也会更加利好大洛单位时间内的表现。


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在进攻体系中的定位:空间型中锋、技术流中锋

​作为“空间型中锋”、“3D中锋”(投射+护框)的代表人物,具备重型中锋体型、细腻内线技术的同时还有三分射术加身,自然是大洛在进攻端最宝贵的价值。

​在大洛球探报告的进攻篇中,“三分”也会是重要的关键词。我会提出几个问题:

​——大洛的三分究竟是什么水平?

——大洛(“空间型中锋”、五外配置)给球队进攻体系带来的价值都有哪些?

​——除了三分之外,大洛还能在进攻端提供哪些价值?

​——大洛进攻端的缺点与不足是什么?

​下面就让我用以上问题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各个板块,带你开启布鲁克·洛佩斯球探报告——进攻篇。

​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大洛的三分投射究竟是什么水平?

虽然是在生涯中段才开发出的“三分投射”并向“空间型中锋”转型,但这并不代表生涯早期的大洛不具备“投射能力”。

实际上在转型之前,大洛就一直有在长两分区域出手的习惯,09-16这八个赛季,大洛平均每赛季在长两分区域(14英尺-三分线内)有3.2次出手。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他日后开发出三分打下了基础。

​比如一些挡拆之后外拆至中距离区域的投篮、队友突破时大洛站在高位接球中距离惩罚对方中锋:

16-17赛季阿特金斯上任篮网主帅,篮网的场均三分出手数从15-16联盟排名第27的18.4飙升至联盟第4的31.6。这是大洛在篮网的最后一年,也是在这一年,大洛开始尝试“开发三分”,并向“空间型中锋”转型。

​除了能够走在时代前沿,延长职业生涯,增强“抗衰老能力”,以及让自身在进攻端更具“战略价值”之外,更多站在外线出手三分也更利于大洛自身的退防。

从下图中能够清晰看出,这个赛季大洛大幅砍掉了长两分出手,出手占比从16季的20.7锐减到5.9%,将这部分产量全部增加到了回报率、性价比更高的三分线外,同时在篮下、近框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大洛的三分出手占比也才上赛季的1.12%飙升至33%。

向空间型中锋转型的首个赛季,大洛便投出了36分钟出手6.2次的产量,当赛季中锋第4。

​并且在之后的湖人、雄鹿生涯一直有着上升趋势——2年后的19季,大量达到了三分产量的巅峰:刚到雄鹿的第一年,大洛的三分出手占比达到了65.1%,每36分钟疯狂出手7.9次三分,中锋断档第一,还维持了36.5%的效率,称得上超高产、中高效。

上文提到,大洛在生涯早年转型前就有出手长两分的习惯,但当时大洛在长两分区域也仅仅是“能投”的水平,并不“精准”:纵观整个生涯,长两分效率也不过40.4%。

在转型之后,这一项趋势也延续到了大洛的三分投射上。19年之后,大洛没能延续趋势更进一步,更没能维持住如此出色的投射表现。在20季大洛的三分严重崩坏到31.4%,产量也随之下滑。

大洛生涯长期面临三分准星不够致命的问题,比如在23年之前的6季平均命中率仅有34%,仅有19季准星超过了36%。

​但是生涯晚年的大洛还没放弃对于三分技艺的打磨:最近3年,大洛生涯一直存在的三分准星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近3年大样本下三分命中率来到了37.1%。(​​从上图左1也能清晰的看出大洛转型后各个赛季的三分频率、占比走势。)

三分频率基本在5-6次出手之间浮动,虽然上赛季随着进攻端的降权和总出手数的降低,大洛的三分频率也来到了向空间型中锋转型后的最低值(5.3)。但起码做到了产效相对兼顾。与中锋横向对比,大洛的三分产、效分别能够超过同位置86%、82%的球员。

因为进攻端整体的降权,所以大洛在三分减产后出手三分的占比反而有所提升。近2年的三分出手占比基本在5成左右浮动(上赛季是48.2%)。

​下图左一,是上赛季的大洛与快船近些年带有“三分属性”的中锋投射表现对比。

​可以看到:效率接近、超过大洛的仅有泰斯、考辛斯,但二者都很低产;产量与大洛最为接近的是班巴、伊巴卡,但二者三分完全不准。可以说大洛就是快船近些年三分射术最出色的中锋。

下图最中、右1是大洛联盟知名空间内线投射表现对比,以及近3年投射表现与同位置对比。可以看到:大洛的三分在同位置称得上优秀,但距离“拔尖”还存在一定距离。

外线站定点拉开后的接球投,是大洛三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字母前往禁区,弱侧挤作一团,大洛溜至无人的弱侧45°优化站位。奎塔示意霍福德轮转大洛,自己留在油漆区封堵突破路线,霍福德完全没有理会,绿凯防守沟通失误,送了大洛一次空位出手机会。

同时,这个回合也展现出了大洛作为空间型中锋的宝贵价值:当队友出现在油漆区、幽灵区附近时,自己可以拉开至三分线外优化站位,而不是与他“挤作一团”。

借助自己在生涯末年还不断进化的射程(下文会提到),三分线外一步接球后直接出手三分,打击对方中锋。

大洛也可以把“掩护权”让给队友,自己站在弱侧拉开空间,一旦被放空立即出手三分惩罚——最近4年大洛的大空位三分准星达到了非常出色的43%。

​对于拥有科林斯这种本质更适合“攻5防4”,需要掩护权限展现进攻价值的球员的快船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在外线站定点接到球后,除了直接出手三分之外,大洛有时还能下球完成一些面框突破。在驾驭巨大体型、超高重心的前提下还具备一定的下球突破技术(同时进攻端整体控制失误水平很出色)也称得上大洛进攻端的一个亮点:

​除了定点接球投之外,另一项三分出手主要来源——挡拆外弹。这也是考验对方中锋上线兼顾能力、考验对手外线轮转扑防能力、打击对手大中锋的利器。

​比如在对阵灰熊的比赛中,两次对伊迪的打击:

​大洛还有小部分三分来自“Trailer”(拖车跟进),作为体型最大、移动最迟缓的球员,在转换进攻中最后进入半场阵地,随即接球出手三分。

大洛“还在不断打磨三分技艺”除了能体现在他有所进步的三分准星上之外,还能体现在他的射程上:近些年大洛的三分射程不断增加,上赛季是他生涯平均三分射程最远的一季。这也使得大洛成为了联盟中射程最远的中锋之一(仅次于文班排在第2)。

比如下图这种三分线外一步远,接球后直接出手三分:

​大洛的三分主要来源于大空位,生涯占比近7成(67.7%),上赛季是66.2%。但在很多回合中大洛在外线接到球后对手还是会上前扑防。

​大洛也并不完全拒绝出手顶人投:

当对手让小个球员轮转到自己时,大洛也能够凭借着巨大体型的优势出手三分:

对手会上前扑防大洛三分,自然有其中道理,很大原因在于:干扰大洛确实很有效。大洛是很典型的“空位型投手”,除了生涯大空位占比近7成之外,生涯非大空位三分效率还一直很糟糕(32.1%),上赛季也只有32.5%。

​上赛季当最近防守人距自己2-4英尺时,大洛三分效率仅有28.6%(出手也极少);距自己4-6英尺时是32.8%;防守人距自己6英尺以上时(出手最多),大洛的三分效率则飙升至39.7%。

大洛还一直存在季后赛三分准星浮动的问题,在生涯常规赛很多赛季存在三分准星问题的情况下,季后赛三分准度还会有进一步下滑。大洛生涯常规赛平均三分效率是35.2%,季后赛则下滑至33.2%。

​不过上文提到,大洛近3年明显精进了投篮准星,而大洛生涯绝大多数季后赛又是在此之前打的。实际上近3年季后赛大洛的三分命中率已经有38.2%,23、24两年投到了41.2%、43.5%,但上赛季季后赛又崩坏到26.7%。并且由于近3年雄鹿连年一轮游,所以存在样本不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二、大洛(“空间型中锋”、五外配置)能够给球队进攻体系带来哪些的价值?

​对于快船而言,引进大洛作为替补中锋,最大的意义之一便在于进攻端中锋位置“多样性”的补充——不同的打法,以及进攻体系的丰富度。

还有个摆在台面上的优势是:大洛的投射是打击大中锋、考验对手中锋上线兼顾和球队轮转兼顾能力的利器。

​比如24.1.28雄鹿对阵鹈鹕的这场比赛,大洛三分线外9投6中,花式打击瓦蓝。

​挡拆、设置无球掩护后外弹惩罚:

​定点接球投惩罚:

“Trailer”(​拖车跟进)打击瓦蓝:

​就像弗兰克所说:

​“布鲁克是一位顶级的护筐手,他的远投也厉害,他将为我们的前场带来不一样的打法。他还是前冠军成员,是一位真正的职业球员,会成为我们团队的出色补充。”

​令人兴奋的是:拥有大洛使得快船能够真正摆出有中锋的五外阵容(而不是像曾经一样靠巴图姆、小莫向上摇摆,摆五外必定意味着体型的下降)。并且,大洛的三分投射表现要明显比快船时期的伊巴卡、泰斯、班巴,强出档次。

​同时,又因为科林斯的存在,这也使得快船能够拥有一套同时具备“五外配置”和“纵向顺下冲击力”,又完全不失内线体型的阵容

​“五外能够拉开空间,但球员之间的间隔距离会更短(因为5名球员都会站在三分线一带,中锋不再在幽灵区游弋);四外一内,球员之间的间隔距离会更远(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守方需要轮转的距离)如果球队同时有五外和四外的阵容,那么对手防备起来就更加困难。​步行者主帅卡莱尔曾在一档节目中表示,括号内是我的补充。

​下面我会分别从:

​——相对微观、具体到“每一个回合该如何布置”的“战术设计”

​——相对宏观的单场比赛、系列赛遭遇难题、需要做出调整时的“战略博弈部署调整”

​两个维度出发,并结合赛场案例,更加“具象化”的帮助大家感受“空间型中锋”、五外配置之于球队进攻体系的价值,以及能够怎样丰富球队的进攻体系。

​对于同时拥有具备不俗纵向顺下爆发力、“制空威胁”的科林斯和具备外拆能力的大洛的快船而言,能够第一时间想到的战术设置自然是:大洛和内线搭档一同在上线与持球手发动多重掩护战术,例如下图的“Double Drag”(上线双掩护)。

大洛可以执行外弹,这样第二道掩护人便可以顺下并尝试使用“假挡快拆”试图抢出身位优势,获取顺下终结机会。

比如下面这个回合,原本防守大洛的莫布里在防守第一道掩护后看到字母“假挡快拆”,己方的弱侧“lowman”又是加兰,为了避免被字母打穿篮下选择跟住顺下的字母。而原本对位字母的阿伦防守注意力则完全在延误利拉德上。这也送给了大洛一次空位三分机会。

​弱侧底角的加兰轮转意识还算机敏,但他可能觉得自己这个身高扑防过去也是“无济于事”于是中途放弃。

上赛季季后赛首轮G2开局阶段,大洛、字母、利拉德三人上线发动“Double Drag”:

​西卡、特纳均执行延误,弱侧底角哈利回收垫防顺下的字母,此时弱侧外线的大洛、普林斯均有出手机会,利拉德选择传给距离更近的大洛,大洛迎着回追扑防的特纳手起刀落,惩罚了他先前的延误。

科林斯的球探报告中我有提到:科林斯在爵士与空间型内线搭档时,也曾有过自己顺下、空间型内线伙伴外拆的案例。

​可以把下图中的奥利尼克想象成大洛,同理,上图雄鹿案例中的字母也可以想象成科林斯。

而“Double Drag”也是快船的“控卫战术册”中一直都有的战术。例如下图中24季、上赛季季后赛哈登、乔治/巴图姆、祖巴茨在上线发动的这个回合。

再比如大洛和内线搭档、持球手一起在上线发动的“Horns”系列战术:

23-24伦纳德低位战术:强侧伦纳德低位要球,弱侧乔治无球发动“Stagger”优化空间。摩西布朗直接无视泰斯准备执行底线夹击,堵住伦纳德走底线突破篮下路线,泰斯从弧顶移动到强侧45°接应伦纳德,并接球惩罚。

​23-24边线球战术:泰斯为锋线队友设置“背掩护”后顺势外弹至三分线外接球三分:

​为了更好的思考大洛给快船带来的价值,除了回顾快船对于泰斯、班巴的使用之外,我还大量复盘、回顾了21快船对于伊巴卡的使用,以及一些拥有五外配置的强队(雷霆、绿凯、步行者)如何发挥自身五外配置、空间型中锋优势的案例。

​当时快船会为伊巴卡设计少量的无球借掩护接球投战术,例如颇具“Flex Offense“理念的”Flex Screen+Pin Down“。包括上赛季快船也有过让班巴执行”Horns Chest“的案例。但考虑到大洛巨大的体型和过往履历,让他大量执行借掩护接球三分战术并不现实,所以“无球借掩护”类型的战术不会作为主要参考。21季快船案例,把“空间型中锋”的“战略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回合。

​这个回合发动的正是泰伦卢从当年骑士带到快船的“Elbow Quick",区别在于巴图姆站在三分线外发牌,而不是肘区:

伦纳德、贝弗利、巴图姆三人强侧发动战术,伊巴卡弱侧45°拉开把小加调离篮下,乔治站弱侧底角。巴图姆高位发牌,贝弗利为伦纳德设置无球掩护,伦纳德借掩护卷切篮下。让贝弗利为伦纳德做无球掩护也颇有讲究:因为对位他的是施罗德,这样能够最求最大程度上的“体型差”。伦纳德卷切篮下吸引双人夹击,回给被放空的贝弗利,湖人就近轮转,因为贝弗利接球突破时小加已经轮转到巴图姆,所以贝弗利直接将球传给了伊巴卡,省去了”经巴图姆手“的回合。波普的轮转慢了一拍,伊巴卡接球三分惩罚。因为伊巴卡具备三分属性,能站外线定点能够把小加调度在上线,这也为伦纳德后续的卷切篮下战术清除了一道阻碍。在战术的最后,又是伊巴卡惩罚了湖人的轮转不及。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而当场上中锋变成从伊巴卡变成祖巴茨时,快船再发动类似战术就无法再采取五外站位,而是选择让祖巴茨站在弱侧肘区。

再比如上赛季的总决赛球队步行者,自然也会仰仗着自身具备五外配置的优势去设计一些战术。例如他们的经典战术——代号“C”。

上赛季总决赛案例。​雷霆错防,哈腾防西卡、切特防特纳,于是步行者发动代号为”C“的战术:

西卡先是与内姆再强侧发动挡拆,要到SGA错位,随即立即前往内线要位。​内姆回给弧顶的特纳,特纳拿到球后进一步吸引切特上提,与内线西卡打出5号位与4号位的高低位配合。

​哈腾被内姆牵制,弱侧底角的杰威在西卡拿到球的一瞬间已经进行了回收、干扰,但还是被西卡打进。

​23-24季后赛案例:

​​如果西卡没能成功要到错位或特纳球传不过去,步行者也能衔接后续变化,例如特纳拿球与上图弱侧45°的后卫衔接后续手递手、挡拆进攻。

对于快船队而言:他们可以将案例中西卡的角色换成伦纳德、科林斯,强侧发动挡拆的后卫可以是哈登,弱侧45°可以是比尔,弧顶的特纳则可以是大洛。

​再比如比尔在太阳时期会发动的“ANGLE POP”:

上赛季总决赛步行者的对手雷霆同样有发动“ANGLE POP”的案例:

切特具备外拆投篮能力,所以在弧顶拿到球且有三分出手机会时,可以果断出手三分。而不必再像上图中的普拉姆利一样,弱侧45°的队友空切后,和底角队友衔接后续手递手配合。

大洛同理。在执行第一层战术时没被对方中锋及时兼顾到,则可以直接出手三分予以惩罚。如果被兼顾到,那么大洛便可以继续执行后续战术环节,即拿到球后,弱侧45°队友空切,中锋与底角队友衔接后续手递手进攻。

​这也是空间型中锋能够带来的更丰富、多样的战术执行选择。

​上赛季前半段班巴在队期间,相比于让班巴大量在上线参与战术,调度、惩罚对方中锋之外,很多时候泰伦卢就只是让班巴站在定点担任炮台,站在底角拉开空间、尽可能牵制对方中锋(快船时期的班巴底角三分出手频率是生涯最高)。

包括泰斯在队期间,虽然三分产量很低,但也会有一些站底角拉开空间的戏份。

​对于快船而言,相比三分效率糟糕的班巴,大洛的三分效率尤其是底角三分效率要明显更优,虽然大洛生涯底角三分频率明显不如两翼、弧顶,但效率一贯出色(41.3%),上赛季更是变态的56.4%。

并且,哪怕“只是让空间型中锋站定点拉开”,同样有一些球队的设计、安排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比如五外球队的标志性球队——过去的凯尔特人,包括雷霆等球队,就会有的中锋站外线拉开空间,后卫站幽灵区埋伏/底线游弋的设计。

一方面,对位后卫的往往是个外线球员,协防面积和护框效果自然不如中锋。空间阵容把对方中锋调离禁区,这时让己方后卫站在幽灵区相当于强行让对方外线球员担任护框手的角色,这名外线只要站位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并且,假如这名外线球员不擅投射,也能被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规避。

​另一方面,这种站位相比球员全部站在三分线一带的五外,会让球员之间的间隔距离更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守方的轮转距离。

比如这个发生在24年季后赛次轮的回合:

凯尔特人这个回合继续贯彻针对防守弱环的思路,中锋莫布里换到怀特,被一定程度牵制。杰伦布朗突破途中,斯特鲁斯稍稍上前延阻杰伦攻框,就被霍勒迪偷了身后。

24年总决赛:

莱弗利换防到塔图姆,防守站在幽灵区埋伏的霍勒迪的是东契奇。这球也是,东契奇只是稍稍上前干扰了一下塔图姆,就被霍勒迪偷了身后。

再​比如这个发生在上赛季揭幕战的回合:

​约基奇外出延误,sga把球出给顺下的切特,这时穆雷放空站在幽灵区的多特上前延阻多特顺下,戈登由于也要兼顾杰威导致没有站在护框位置,多特获得扣空篮的机会。

​说完了相对微观的、具体到每一回合的“空间型中锋能够给球队的‘战术设计’带来哪些丰富”,接下来是相对宏观的“战略部署调整”。

拿快船队举例:泰伦卢在球队挡拆进攻开发不力时,会有减少“挡拆开发、驱动”更多的把“进攻开发方式”为转变为“单打驱动”的习惯。比如上赛季季后赛对阵掘金进入到深入轮次后的的G6、G7。

​再比如常规赛12.5日对阵森林狼,快船开局挡拆进攻被遏制,进入衔接段后提前卢拿上班巴,改五外站位,改更多单打驱动。在球队有这方面需求时,大洛当然也能提供类似的“战略价值”。并且比班巴更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任务。

不同类型的内线储备,自然能够给教练在排兵布阵、临场微操环节更高的“自由度”,也能够在球队遭遇“难题”时,给教练多一种“解题思路”。

再比如上赛季末3.22快船vs灰熊,那场比赛詹金斯展现出了极为异常的“求胜心”,采取的完全是“季后赛级别”的战略部署:

灰熊常用的首发中锋是伊迪,但那场灰熊选择让​阿尔达马代替伊迪进入首发和JJJ组成“空间内线组”。在此基础上,灰熊的轮换也颇具针对性的安排——祖巴茨在场时用的更多的是JJJ、阿尔达马、胡夫,两两搭档的“空间内线组”,意图用全空间阵容来针对、打击祖巴茨;

​而在祖巴茨的休息时段,西蒙斯上场的小阵容更多使用大体型的伊迪,意图反制快船的小阵容,打出体型优势。充分展现了具备多种内线类型的情况下,理论上应对对方不同阵容(大中锋在场、小阵容)时所能够做出的针对性战略部署。

​此后不久,詹金斯展现出极强“求胜心”背后的原因也就得到了完美的解释:灰熊炒掉了他——估计詹金斯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赢下这场对阵快船的比赛,显然为詹金斯在灰熊的执教生涯“生死簿”上又添了一笔。


三、大洛掩护终结能力解析

挡拆外拆终结、战略价值在以上板块以有过非常详细的介绍,因此不会重复赘述,本版块主要介绍大洛挡拆接球的整体表现和“挡拆顺下”时的终结手段。

​大洛是当今联盟中锋里兼顾“先进三分射术”和“传统内线技术”最好的球员之一。早年间的履历给他了打磨内线技术的土壤,生涯中段的转型让他在此基础上还拥有了先进的三分射术加身。

​上赛季的大洛无论是在三分线外、篮下、近框都有水准之上的表现。其中篮下效率是恐怖的77.8%,中锋第4,自己生涯最佳。虽然因为空间型中锋的定位和缺乏爆发力的问题导致大洛篮下非常低产(中锋倒数第4),但起码能少而精的把握住绝大多数终结机会。

​大洛上赛季整体的挡拆接球产效都有同位置中上游水平,巧合的是上赛季大洛的挡拆接球产效刚好与祖巴茨高度接近(当然,大洛的外拆频率要明显高过祖巴茨)。

进入到三分线内,大洛的进攻风格与祖巴茨有一定相似之处:缺乏运动能力、爆发力平庸,但具备不错的内线技术,具备顺下行进间罚球线、近框区域直接起抛投和下球二次调整的能力,所以在挡拆手没有充分改变防守阵型,以及自己无法下顺到篮下的情况下,大洛也有“解决方案”。以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顺下爆发力的不足。

和祖巴茨一样,大洛本质还是“技术流”而非“身体流”,进入到三分线内、油漆区之后,兼具高大的重型中锋体型和扎实的内线进攻技术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一些发起位置不高(在三分线附近或三分线下一步)、顺下行进距离相对较短的回合,大洛也能够完成挡拆接球后的篮下直接终结。

上文提到,大洛的篮下效率已入化境,“上篮命中率”也高达67.3%,作为对比祖巴茨是50.2%,约基奇是69.3%。

​大洛没有设置掩护的角度并没有完全面向边线,而是选择设置一记45°的掩护,并在做掩护时直接用力将西卡推开,因此获取了下抓西卡换防“时间差”的同时,进一步获取了顺下进攻身位优势,同时,因为此前设置掩护的角度呈45°,这也更利于大洛后续转身顺下终结。

​步行者底角没有回收垫防,大洛接字母的球领人,直接扣篮终结。

三分线附近发起挡拆,大洛直接假挡快拆顺下,由于发起挡拆位置不高,萨尔准备外出延误还完全漏掉了大洛,所以大洛轻松下顺到篮下。虽然底角的基斯伯特及时回收护框,但大洛接到球后凭借体型优势直接无视协防强起暴扣。

三分线内发起挡拆,因此大洛可以轻松下顺到篮下,武器被字母吸引防守注意力,大洛获取身位优势后高举高打,直接无视拉文回收,打穿武器身后。

三分线内设置掩护,米德尔顿挡拆行进吸引赵四防守注意力,随即为顺下大洛上球,大洛接到球后躲过克罗尼回收护框上篮打进。

字母持球过半场,雄鹿随即发动早期进攻,大洛给字母设置背掩护,特纳守平延误被大洛抢出身位优势,弱侧底角的内姆在对位利拉德,不敢回收垫防,大洛接球直接完成篮下终结。

​当然,以现如今大洛的顺下爆发力、运动能力,显然无法频繁获得顺下接球直接攻框的机会。所以,在无法直接下顺到篮下完成终结的回合,大洛也能下球调整衔接后续突破,行进到篮下进行终结。亦或是像下面案例那样直接起抛投终结。

​申京外出延误利拉德挡拆,于是大洛直接假挡快拆顺下抢出身位优势,三分线内一步接到球后下球二次调整向篮下冲击,随即利用体型优势迎着回收协防的霍勒迪、伊森上篮命中。

唐斯延误利拉德挡拆,利拉德直接口袋传球回给顺下大洛,大洛三分线内接到球后下球二次调整,躲过弱侧的回收协防,迎着回追但身位处于劣势的唐斯打进上篮。

奥孔古延误至三分线,接利拉德口袋传球球领人,罚球线位置接球后下球调整攻框,直接凭借体型优势暴力摧毁克雷伊奇回收垫防。

在近框区域的勾手、抛投终结也是​大洛在挡拆顺下中常见的终结手段之一。一方面能够掩盖、规避自身顺下爆发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是顺下行进间躲避回收协防人的有效手段。上赛季大洛在近框区域的效率有51.5%,同位置中上游水平,抛投效率有56.1%,勾手则是63%。

​这也意味着大洛在顺下进攻中相较于“戈贝尔式”只能吃“简单饼”的中锋,对于持球人改变防守阵型的“要求度”要更小。

​挡拆行进间接到球后直接起抛投:

​利拉德大洛上线发动挡拆,申京弱延误,利拉德直接口袋传球给顺下的大洛,申京及时回位,于是大洛接到球后面对回位的申京直接出手一记抛投。

​这个回合大洛也展现出了技术流中锋的价值,因为具备顺下行进间直接起抛投和下球二次调整的能力,所以在挡拆手没有充分改变防守阵型的情况下,大洛也可以自行解决。

大洛康诺顿边路挡拆,康诺顿挡拆突破直接陷入骑士三人包围陷阱,回给罚球线的大洛,大洛接球后直接抛投终结。

顺下行进间下球调整后抛投终结,同时躲避回收协防人:

超高位和赖特发动挡拆,杜伦外出延误,赖特出手,大洛三分线位置接到球后,下球调整运至罚球线位置,面对回收垫防的坎宁安和回追的杜伦出手抛投命中。

约基奇外出延误漏掉顺下大洛,纳吉直接放掉底线游弋的库兹马站住护框位置垫防,大洛罚球线位置接到球后,迎着纳吉的垫防直接出手抛投命中。

​包括一些回合大洛也会刻意不下顺到篮下,而是在近框区域等待接球,持球手杀入篮下深处吸引协防之后,大洛便可以接内传内在近框终结。

​普林斯挡拆突破吸引泊尔特尔协防,大洛早已在近框区域等候多时,接球后顺势右手抛投命中。

罗林斯挡拆突破吸引大莫协防,为了不堵住罗林斯突破路线,大洛选择停在罚球线附近“接应”,罗林斯杀到禁区深处回给停留在罚球线的大洛,大洛接球直接抛投命中。


四、大洛低位进攻拆解

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对于空间型中锋而言,除了需要精进投射水平之外,建立“对位威胁性”也是很重要的比赛内容。这是避免“被对手使用前锋错防,从而导致打击、调度对方中锋的‘战略价值’降低”的重要手段。

像是联盟中知名爱守中锋错防的球队绿凯,上赛季对位快船时也并没有选择中锋错防邓恩,而是正常对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忌惮联盟一流低位巨兽祖巴茨的“对位威胁性”(虽然祖巴茨不是空间中锋,但道理是相通的)。能够进一步印证的是双方后一次交手,祖巴茨缺阵,绿凯选择中锋错防琼斯。

​具备强悍的“摧毁外线对位人”的手段,从而让对手“不敢拿外线对位自己”,当对手拿中锋对位自己时,空间中锋又能凭借着远投手段对对方中锋进行打击、调度、针对,从而形成一条自洽的应对不同对位人的进攻逻辑。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与联盟一众具备三分射术的中锋对比,大洛在进攻端面对中锋球员的比重是最高的,这还是建立在内线搭档是字母的前提下(有些球队会让体型更大的中锋对位字母)。显然,巨大的体型也是大洛“对位威胁性”的重要来源。

​而低位进攻直接惩罚对位人、摧毁对位便是“建立对位威胁性”、惩罚对手错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像是上赛季初10.28雄鹿vs篮网的这场比赛,篮网小阵容首发,芬尼史密斯全场主防大洛,大洛这场面对篮网外线时低位进攻3投3中,无一失手。

紧接着第二天背靠背10.29雄鹿vs绿凯,虽然这场大洛整体发挥不佳,但在被对方外线错防的回合中低位进攻5投3中,在一些回合中完成了对于绿凯错防策略的惩罚。

赛季末3.14对阵湖人,克洛克对位字母,芬尼史密斯对位到大洛,大洛无球状态下把史密斯碾到篮下,背身拿到球后躲过东契奇协防,转身上篮稳稳打进。

​低位可谓是早年间大洛最主要的进攻手段。整个篮网生涯,大洛每36分钟要打6.5次低位。其中最疯狂的14季每36分钟要打8.2次低位,每回合能得到1.16分,这也是大洛整个生涯低位表现断档最佳的赛季。

​虽然在篮网末年、湖人生涯大洛已经向空间型中锋转型,但仍然保持着很高的低位戏份。分水岭是加盟雄鹿之后,大洛的低位戏份雪崩式下滑。

​虽然上赛季雄鹿是低位频率第2高的球队,但字母、波蒂斯要吃掉绝大多数低位戏份,再往下数才是大洛;

​另一方面,大洛的低位效率也没有很出色。并且,一旦大洛无法用非常优秀的效率回报球队,投丢后处在低位也会导致大洛难以快速退防。大洛上赛季低位失误控制还可以,低位控制失误表现能够超过(总低位回合超50次的球员中)53.1%的球员。大洛的整体低位效率主要被低位出手命中率拖累(47.3%),作为对比祖巴茨是59.2%。

​在篮网的最后一季大洛的低位进攻占整体进攻比重还有27%,随着雄鹿时期的低位降权,上赛季已经下滑到11.1%。综合产效来看,低位早已算不上大洛在常规情况下的主要开发手段。但正如上文所说,对于空间型中锋而言,具备低位惩罚错位的手段是必要的。

​并且在过往季后赛当中,大洛也展现出了在核心缺席的比赛中,加强进攻戏份、背身进攻加产的履历,例如:21年东决G5;23年首轮G2;​再近一些的:24年季后赛G4。

​当然了,虽然单场背身进攻爆种的履历,但像是21、24这些年份,大洛季后赛整体的低位进攻并不够出色。

在左侧低位发起进攻时,大洛较为常见的终结手段是向中路前转身后的惯用手勾手。

同时,因为有投射技术加身,所以大洛能打出一些祖巴茨难以打出的技术动作:低位转身后衔接面框跳投终结。

除了相中路前转身之外,像是下面这些回合强侧协防人伺机协防,大洛便会向底线背转身,随即利用体型优势出手惯用手上篮:

​​在右侧低位时,向底线背转身,顺势衔接惯用手勾手。

大秀低位脚步:转面框后右手炸球启动衔接转身靠近篮下,随后使用左手终结。

23-24案例,面对怀特错位,低位接球后,直接借助体型优势转面框出手投篮。

低位要到布劳恩错位,约基奇上前夹击,于是大洛借助底线宽广空间向底线转身,直接抹入篮下。

​低位要到错位后反跑篮下破解对方绕前。


五、大洛空切戏份解析

​大洛还有少量的空切戏份,不过因为其空间型中锋的定位和缺乏爆发力的问题,导致大洛的空切频率是中锋垫底,优点是能够少而精的把握住空切机会。大洛空切每回合得分是非常出色的1.53,中锋第2。

​雄鹿会为大洛设计一些空切战术,例如“Rub Screen”。

​雄鹿Horns站位起手,字母肘区拿球,利拉德大洛执行“Rub Screen”(快船战术册中也有这个战术)。

​利拉德的掩护帮助大洛延阻的唐斯,弱侧底角的布伦森也并没能进行有效干扰,大洛空切篮下得手。

博纳对位字母,字母拿球站在三分线发牌牵制博纳,利拉德大洛执行“Rub Screen”:

​大洛面对戈登本就有巨大的体型优势,所以即便利拉德的掩护并没能帮大洛要到马克西错位,也没有很好的延阻戈登,但大洛还是能凭借着体型优势无球碾到篮下,随后凭借海拔优势跳起接球完成终结。

波蒂斯三分线外发牌,大洛借助利拉德的“Rub Screen”外加转身动作抢出身位优势,摆脱巴洛,上篮得手。

幽灵区埋伏,随后接球终结:

​核心低位进攻,大洛空切接应:

​字母低位打范弗利特错位,吸引申京从底线来协防,大洛溜底线空切接应字母,接球后完成篮下终结。

字母背身进攻,卡拉克斯顿站协防位,大洛Slot(槽位)空切接应字母。

​和持球手发动手递手后的接球终结(也会被记作空切):


六、大洛进攻端的缺点与不足

​——三分射术不算拔尖(详见“大洛的三分究竟是什么水平?”板块)

大洛的三分在同位置称得上优秀,但距离“拔尖”还存在一定距离。

​是很典型的“空位型投手”。生涯长期面临三分准星不够致命的问题(近些年有进步)。生涯一直存在季后赛三分准星下滑的问题(近些年疑似有进步,仍需观察)。

——活力较差、缺乏运动能力

​前板、快攻、空切活力、篮下产量、造罚球侵略性都是同位置垫底。

​虽然考虑到大洛空间型中锋的定位和年龄,所以在这些问题中对于大洛的“容忍度”自然要高过终结型中锋。但哪怕是跟空间型中锋横向对比,大洛在上述各项比赛内容的完成度,也普遍是倒数水平。

​——缺乏策应技术,但控制失误水平很出色

策应技术、处理球能力有所欠缺,上赛季助攻表现已经是近些年最佳,但每36分钟助攻也不过只有2次。

​大洛的失误控制是很出色的水平,所以即便送出的助攻不多,但也能维持体面(平均线之上)的真实助失比。


防守端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防守端定位:头号协防核心、下线防守核心

​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大洛协防、护框履历综述,现阶段协防、护框能力评估

在霍勒迪离队前,雄鹿多个赛季都是防守效率位列前茅的防守强队,作为这支球队的头号协防核心,大洛自然功不可没。

​以23季为例,雄鹿并不强调底线回收协防(限制底角三分联盟第一)但却能出色的限制对手攻框产效。虽然会放给对手一些上线区域的三分出手,但因为大洛的存在(无需强调底角回收就能限制攻框)球队能很大程度上能够拿掉对手得分性价比、预期得分最高的两块区域:篮下和底角三分。

​犯规控制极佳的同时,能交出联盟第一的限制对手有效命中率(与上文大洛犯规控制出色且能交出顶级护框表现相呼应),防守篮板联盟顶级(大洛是影响力很正面的防守篮板手,下文会展开)。

大洛在防守端多年来都是“名声在外”。2年前还是险些拿到DPOY(最终排第2)、入选一防的顶级内线防守核心。是多年联盟知名强内线协防核心,内线护框巨兽。强悍的内线防守能力,也是大洛除了三分之外另一项令大众熟知的属性。过去多年犯规控制出色的前提下:用优秀的护框频率,交出多年份顶尖的护框效果和出色的盖帽率(下图左1、2、3)

​虽然“护框威慑力”(在场时限制对手攻框频率)达不到“恐怖”的地步,但过去多年份做到了“只要在场就能限制对手攻框欲望”(下图右1)

在霍勒迪离队前,雄鹿多个赛季都是防守效率位列前茅的防守强队,作为这支球队的头号协防核心,大洛自然功不可没。

​以23季为例,雄鹿并不强调底线回收协防(限制底角三分联盟第一)但却能出色的限制对手攻框产效。虽然会放给对手一些上线区域的三分出手,但因为大洛的存在(无需强调底角回收就能限制攻框)球队能很大程度上能够拿掉对手得分性价比、预期得分最高的两块区域:篮下和底角三分。

​犯规控制极佳的同时,能交出联盟第一的限制对手有效命中率(与上文大洛犯规控制出色且能交出顶级护框表现相呼应),防守篮板联盟顶级(大洛是影响力很正面的防守篮板手,下文会展开)。

当然,现如今的大洛在防守端的表现,跟“以往的自己”相比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从上图中也能清晰看出)。

诚然,这里有:霍勒迪离队后,近2季雄鹿外线领防人综合防守水平降低;大洛自身年龄上涨后,反而要出战更长时间,的客观原因在。但随着自身不断老化,大洛在单位时间内的护框参与度、护框效果、封盖表现、个人防守篮板表现、干扰投篮数,包括犯规数,各项防守指标在上赛季出现了全方位的下滑。他的护框效果从2年前的多年联盟顶尖逐年下滑,到上赛季只有同位置平均线水平。虽然在场时还是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对手的攻框频率,但自身的护框产效表现已经跌至同位置平均线左右。但毕竟还是能交出同位置平均线水平的护框产效和中上游的封盖表现。

兼顾挡拆行进间正面护框,干扰持球手攻框:

​防塔图姆挡拆使用深度沉退,普林斯吃掩护被摆脱,大洛先是给塔图姆对抗使其减速,拉近身位后一直高举左手,最终成功干扰攻框。

波特尝试切球失败被亚历山大完全摆脱,大洛精准拿捏防守位置,这也使得亚历山大无法找到舒服的上篮角度,最终只能出手一记较为别扭的类似勾手的左手上篮终结。

乌布雷发动挡拆完全摆脱利拉德,挡拆行进间降速,用屁股把利拉德卡再身位保持身位优势,随即意图使用一记抛投躲避大洛护框,结果直接被大洛大帽扇下。

​及时站住护框位置,回收篮下协防护框、镇守禁区:

​坎宁安低位要球打利拉德,接到反吊球后利拉德已经完全失去身位,大洛连忙从弧顶回收禁区“罩”住坎宁安。

​看到坎宁安寻找右侧的上篮角度,大洛连忙将左手扶在坎宁安身上,高举右手干扰;坎宁安转身后则立马换成右手扶、高举左手。成功避免了被坎宁安上空篮。

先是帮助被塔图姆要到错位的利拉德,回收协防阻止塔图姆接反吊球后直接攻框,塔图姆分球后,再大帽拒绝空切接球终结的奎塔。

爱德华兹低位打罗林斯,看到普林斯强侧协防后向底线背转身避免被夹击,抹入篮下后准备上篮。实际大洛一直在观察华子的一举一动,同时还没忘记兼顾、观察戈贝尔的位置,在华子抹入篮下上篮的一瞬间,大洛连忙上前,护框成功。

强侧穆雷戈登挡拆,约基奇借布劳恩“exit掩护”兜至底角优化空间,库兹马外出延误漏掉顺下戈登,大洛镇守禁区拦下戈登攻框。

阿门突破摆脱利拉德准备起飞攻框,直接被大洛大帽拒绝。

坎宁安和比斯利在边路发动“Pistol”战术,要到特伦特换防后突破篮下转身获得出手空间,大洛及时回收大帽扇下。

同时考虑到下赛季邓恩可能不会继续留在首发,所以快船的二阵容也不乏邓恩这样的顶尖外线防守者和琼斯这样出色的上线防守人。与祖巴茨在场时同理,大洛坐镇禁区护框,更利于外线领防人的领防撕咬施压。反过来,外线领防人的一线撕咬缠斗、挤掩护,以及快船上赛季更加强调收缩协防的防守体系,也能够大大降低大洛的防挡拆压力。这便形成了完美、自洽的互相利好、相互反哺的逻辑。

​​在更细节的防守布置方面:面对雷霆、凯尔特人、76人(亚布塞莱)、掘金这种有空间属性中锋的球队时,快船很好的示范过怎么避免大中锋被空间中锋外弹针对:​在挡拆发起人突破位置不深,就把球回给外弹中锋时,祖巴茨会自己上扑外线的中锋。上赛季快船之所以能成为联盟防守强队、防守体系之所以能够成立,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祖巴茨的存在。

​作为球队最重要的防守核心,最仰仗的下线、内线协防核心和防守支柱,上赛季的祖巴茨一个人包揽了绝大多数“下线防守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护框威慑(限制攻框)、正面护框、篮板保护、底线夹击执行、低位顶防核心内线。

​上赛季快船打出联盟顶级防守篮板保护,以及在明显缺乏第二协防核心的情况下打出上游的限制攻框表现,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祖巴茨的存在。

之所以要在大洛的球探报告中,讲祖巴茨之于快船防守体系的意义,原因不言而喻:与进攻端所带来的“多样性”完全相反,大洛在防守一端之于快船的意义更多是衔接段的“防守延续性”。

大洛需要成熟的防守体系支撑和正确的使用方式,以此来最大化防守价值,其在雄鹿时期的履历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曾经雄鹿的防守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大洛所打造。

所以对于下赛季的快船而言(如果不大幅调整防守体系的话),对于大洛的使用有上赛季使用祖巴茨的"答案"可抄。

快船成熟的防守体系和自洽的防守逻辑,理论上还是能够给大洛提供一些支援与帮助。​就像:上赛季的祖巴茨确实是快船防守体系中最仰仗的内线防守支柱、下线协防核心,但他也被快船的防守体系、防守资源所保护、所利好,一样。与祖巴茨在场时同理,大洛坐镇禁区护框,更利于外线领防人的领防撕咬施压。反过来,外线领防人的一线撕咬缠斗、挤掩护,以及快船上赛季更加强调收缩协防的防守体系,也能够大大降低大洛的防挡拆压力。这便形成了完美、自洽的互相利好、相互反哺的逻辑。同时考虑到下赛季邓恩可能不会继续留在首发,所以快船的二阵容也不乏邓恩这样的顶尖外线防守者和琼斯这样的出色上线防守人,对于大洛而言这自然是好消息。

同时考虑到下赛季邓恩可能不会继续留在首发,所以快船的二阵容也不乏邓恩这样的顶尖外线防守者和琼斯这样出色的上线防守人。与祖巴茨在场时同理,大洛坐镇禁区护框,更利于外线领防人的领防撕咬施压。反过来,外线领防人的一线撕咬缠斗、挤掩护,以及快船上赛季更加强调收缩协防的防守体系,也能够大大降低大洛的防挡拆压力。这便形成了完美、自洽的互相利好、相互反哺的逻辑。

​​在更细节的防守布置方面:面对雷霆、凯尔特人、76人(亚布塞莱)、掘金这种有空间属性中锋的球队时,快船很好的示范过怎么避免大中锋被空间中锋外弹针对:​在挡拆发起人突破位置不深,就把球回给外弹中锋时,祖巴茨会自己上扑外线的中锋。

在对方挡拆发起人突入禁区后,快船领防人会先挤过掩护兼顾挡拆发起人,然后领防人和中锋在禁区完成换防,领防人然后再迅速外扑兼顾外弹中锋。


​二、大洛后场篮板保护能力评估

在评估下线防守核心的水平时,仅评估其护框、下线协防水平当然是不够的,对于防守篮板的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从表面上看,大洛的防守篮板率中锋垫底,似乎是非常负面的防守篮板手。但实际上大洛所在的球队常年是联盟顶级的防守篮板强队,过去5年防守篮板率平均排名联盟第3,

​大洛过去5年在场-不在场球队的防守篮板率会上升2.1%。

​上赛季大洛在场-不在场球队防守篮板率也会上升1.9%,而上赛季雄鹿的防守篮板率排名联盟第3。

从过往履历来看,大洛虽然不以个人收割篮板见长,但是非常正面的团队型防守篮板手。当然了,鉴于过去多年履历来看,“收篮板”并不是大洛的强项,所以大洛在场时的内线搭档、外线队友最好具备出色的“收篮板”能力(如科林斯),以上赛季的雄鹿为例,字母和波蒂斯都是个人防守篮板率很出色的球员。


三、大洛单防内线核心(约基奇)能力评估

在评估中锋防守能力时,协防能力之外,单防内线核心的能力往往是被忽视的比赛内容。在有约基奇、申京、小萨、浓眉等一众内线核心的西部,中锋的单防内线核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赛内容。这也是我在近2年祖巴茨球探报告中多次强调,祖巴茨过往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但又经过上赛季季后赛被广为熟知的防守端强项。

在评估大洛本项防守内容完成度时,我会更倾向于选取西部的内线核心,最终敲定的对象是约基奇,其一约基奇是当今联盟最强单体球员、内线核心;其二掘金下赛季的竞争力不容小觑,是快船主要假想敌之一;其三掘金是去年淘汰快船的球队。​这个样本,可谓“含金量”十足。

​就像泰伦卢近期谈到大洛时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拥有了大洛佩斯,他对我们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对阵掘金时(祖巴茨之外)又一个可以用来对付约基奇的大个子。当祖巴茨不在场时,我们总是显得很小(指只能使用西蒙斯、巴图姆打中锋的小阵容)。

虽然东西部一年只打2场,但近2季的比赛中大洛、约基奇均无缺席。并且据我统计,约基奇近2季和大洛的4次交手中,在大洛的干扰下,约基奇在阵地战“一对一进攻和挡拆接球进攻”的回合中共计出手50次,对于“A球员防守B球员”而言,已经是不小的样本量。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样本量不足的问题。

​在24季大洛防守约基奇的效果可谓相当不错,据我统计,当赛季在大洛的干扰下约基奇阵地战“一对一进攻和挡拆接球”合计29投12中,效率只有41.3%,且有1次失误

虽然这一季约基奇面对大洛时很多回合的思路是用中远投打击,但整体效率难言出色,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效率(中投、三分合计16中6)。但一方面,能够迫使、诱导约基奇更多出手中远投,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另一方面,哪怕剔除中远投回合,大洛防守下约基奇也只有13中6,把约基奇近框、篮下效率限制在46.1%,表现已经相当不错。

​但到了25季,情况则有所不同。这一季大洛面对约基奇时防守表现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差,据我统计,25季约基奇在大洛防守下21投15中,有1次失误。

​上文提到24季约基奇面对大洛时出手大量中远投,但效率难言出色,于是在这一季中约基奇面对大洛出手中远投的倾向明显降低。

好的方面,大洛在防守约基奇时起码能做到“体型对的上”,所以在一些回合中,大洛确实能够对约基奇造成有效干扰。

但在比赛观感上,我认为大洛在一对一防守约基奇时更倾向于“在体型不吃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用手部干扰”。

​相比于祖巴茨,大洛在防守行进间给约基奇的对抗相对更少,因此会留给约基奇相对更多的出手空间,从而导致在干扰投篮环节效果不如祖巴茨。

​24赛季案例:

​这个回合比较明显,虽然约基奇最终没能打进,但约基奇从三分线附近启动背身,大洛在对抗方面完全没有接招,被约基奇轻松碾到油漆区附近。

25赛季案例:

再看看“单防约基奇教科书”祖巴茨的对抗、干扰表现。祖巴茨防守约基奇的诀窍便在于对抗完全不吃亏的情况下能够跟住约基奇,同时还非常注意干扰约基奇的投篮。

上文提到,祖巴茨能够做到“对抗完全不吃亏的情况下能够跟住约基奇”。

​大洛在“跟住约基奇”这一环中表现也不够出色,尤其是在25季的比赛中,相较于24季,这一现象暴露的更加频繁。

尤其是在25季2.28这场比赛中(后两张图),这场比赛大洛在速度方面明显吃亏,被约基奇频繁靠速率摆脱。

在防守约基奇低位的回合,大洛也存在留给底线转身空间过多的问题,再加之上文提到的速率本就处于劣势,所以会出现以下画面:

偶尔还会在一些回合中被约基奇用远投惩罚。

小结24、25两个赛季中,大洛在防守“约基奇一对一进攻、挡拆接球”回合中的表现可谓相当“割裂”。据我统计,24季约基奇面对大洛29投12次中,效率仅有41.4%:

​这一季中大洛做到了诱导、迫使约基奇进行更多中远投尝试,约基奇在中远投回合表现难言出色16中6,效率37.5%,也很大程度拖累了整体效率。

​并且哪怕剔除中远投回合,大洛防守下约基奇也只有13中6,把约基奇近框、篮下效率限制在46.1%,表现已经相当不错。

25季约基奇在面对大洛时则展现出了不同的打法:

​一方面约基奇这赛季大大削减了出手中远投的倾向,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上赛季存在的中远投不准拖累整体效率的问题。

​并且,这赛季约基奇在面对大洛时,相比24季要更加频繁的使用速率优势进行摆脱。

​在一对一单防回合,大洛看似是在干扰环节需要优化,实际在和祖巴茨的对比中能明显发现大洛在防守行进间给的对抗相对不足,相比于祖巴茨防守的回合,大洛对位时给约基奇留出了更多的出手空间。偶尔也会被约基奇用中远投打击。

​这一季据我统计,在大洛的防守下约基奇21投15中,1次失误,整体防守效果难言出色。

整体而言大洛在近2个赛季(据我统计)50次干扰,在“A防守B”方面已经是不小的样本的情况下,近两个赛季在大洛的防守下约基奇整体50投27中,2失误,整体效率54%。

虽然总体而言从过去2年综合样本来看,大洛对约基奇的限制效果没有特别出色,跟约基奇平常的投篮命中率相比,但快船起码拥有了一个祖巴茨身后“体型能对上”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降准的对位约基奇人选。并且在24季时,大洛在防守约基奇的回合还是交出了不错的限制效果履历。

速率方面的劣势客观存在,在约基奇手感在线的夜晚也难免会遭受一些中远投的打击以及高位调离篮下。接下来我会更期待大洛在对抗方面拿出更出色的防守内容,通过对抗尽可能的压缩约基奇的出手空间,从而提升在干扰投篮环节的表现。 


四、大洛防守端的缺点

​雄鹿在享受不强调底角回收就能拿出优秀限制攻框产效的同时,也要接受因大洛防守风格等原因所导致的:会放给对手大量上线区域的三分(这点与上赛季快船一样)、球队造失误能力倒数、大洛自身抄截表现倒数的事实。

以23季为例,防守巅峰版本的大洛也是长板无限长,但有明显短板和局限性的形态,而非面面俱到、铁板一块。所以大洛在面对步行者这种最会针对大中锋的球队时,就是会被针对到上场时间锐减。也会天然惧怕具备精湛射术、持球投能力的后卫。

这是大洛身上天然存在的局限性,是快船在签下大洛那一刻就要接受的客观事实。也是快船选择把大洛作为祖巴茨的替补(这意味着快船的防守更多会是“延续性”而非“多样性”)所造成的最大的隐患之一(当然,科林斯和巴图姆的存在给了快船能够摆出小阵容的最起码的资本)。

​作为下线防守核心完成度下滑、协防护框表现退步、虽然防守篮板影响力出色但个人收割篮板能力极差、因防守风格导致抄截表现倒数,这些问题均在以上板块有过非常详细的介绍,不再赘述。


结语

上赛季的大洛在整个赛季维度仍然展现出了不错的竞技状态,以及简直不可思议的续航能力(包括出勤、上场时间、赛季状态维持)。但在对阵步行者的季后赛,确实暴露出了其防守端的巨大短板与局限性,但也要注意这与“无法适应季后赛强度”有本质区别。

在生涯晚年,大洛仍然没有放弃对三分技术的打磨,近3年他的三分效率稳定在了37%左右,并且三分射程不断拓宽。整体三分水平在同位置称得上优秀,但距离顶尖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大洛已经是快船这么多年来三分射术最好的空间型中锋了。引进带有“空间型中锋”标签的大洛,无论是对进攻体系多样化的补充,战术设计丰富化的支撑,还是给教练排兵布阵、调度博弈、微操更高的自由度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进入到三分线内之后虽然存在缺乏运动能力、爆发力不足的问题,但能凭借出色的内线技术、抛投技术、下球进攻技巧,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缓解。巨大体型、超高重心加持的情况下还具备一定的面框突破能力,算得上大洛进攻端的一个亮点。

​低位已经不是其主要进攻开发手段,但在过往核心缺席的季后赛中展现出过进攻加产、增多背身进攻戏份的能力,在一些回合中面对外线错防也能通过背身进攻予以惩罚。

缺乏策应技术但失误控制出色;活力较差,运动能力匮乏,哪怕是跟空间型中锋横向对比,大洛在​前板、快攻、空切活力、篮下产量、造罚球侵略性各项内容的完成度,也普遍是倒数水平。

大洛曾经是顶级的内线协防核心,但上赛季协防完成度有所下滑,快船对大洛的使用有祖巴茨的作业可抄,且理论上快船的防守体系能帮助到大洛。大洛收割篮板能力极差但是影响力正面的团队型防守篮板手,最好搭档具备出色篮板收割能力的队友。近2个赛季防守约基奇的效果算不上特别出色,但能够做到“体型对的上”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降准。

防守巅峰版本的大洛也是长板无限长,但有明显短板的形态,而非面面俱到、铁板一块。大洛的机动型问题是明显的短板和天然存在的局限性,是快船在签下大洛那一刻就要接受的客观事实。并且37岁的年龄所带来的下滑风险也客观存在。

​上赛季的祖巴茨是对球队最重要、快船最依赖的球员之一,无论攻防都是如此,+12.9的在场-不在场恐怖净胜分很能说明问题。

​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身后替补与祖巴茨“鸿沟般”的水平差距。显然,在哈腾离队后、普拉姆利断崖后“祖巴茨身后的合格替补”对于快船而言称得上一种奢侈。

​虽然上赛季祖巴茨在体能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进步,但对于有大量低位戏份的重型中锋而言,常规赛出战80场、场均33分钟、总出场2600分钟的负荷不可谓不重。不要忘记在之前的两年他都有过小腿伤势复发的情况。

​所以,保罗、大洛的加盟显然为上赛季承担了巨大出勤负荷,同时又是对球队最重要的两位球员找了两名合格的替补。这对降低哈登、祖巴茨的负荷有深远的意义,也更利于快船度过漫长的赛季。这也是保罗、大洛加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赛场之外,大洛则更像是一位“温柔的巨人”,希望他可以成为快船的下一个“巴图姆”、“米尔斯”。


专栏链接

“全网最深度”25-26快船新援球探报告

前期回顾:

【2万字&130镜头】比尔球探报告【2万字&160镜头】科林斯球探报告【1.3万字&120镜头】保罗球探报告

这里是国内外全网最全面、最具深度的“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希望能够帮助快船球迷对4位新援的攻防两端优缺点、技术特点,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

​本篇大洛球探报告发出后,“‘全网最深度’25-26快船新援球探报告”已经全部完结,撒花~

​如果你想了解快船今夏4位新援的技术特点,本系列就是全世界范围内你能看到的最好的、最全面、最深度的参考资料,没有之一!

​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系列和我的大力支持。​​​​​​​​——查克​​​​​​​​

快船专区快船官宣球队签下中锋布鲁克-洛佩斯快船2年1800万合同签约布鲁克-洛佩斯
阅读 4235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查克查克楼主

亮了(116)
查看回复(3)
回复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和关注,感谢大家!也强烈建议大家回顾前几期:比尔、科林斯、保罗的球探报告。如果你想了解快船今夏4位新援的技术特点,本系列就是全世界范围内你能看到的最好的、最全面、最深度的参考资料,没有之一!​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系列和我的大力支持。​​​​​—查克​​​​​​

GIF
discusser-avatar

Morgan_Cheng

亮了(52)
查看回复(1)
回复

人生赢家大洛,希望在快船再创辉煌!

discusser-avatar

辣椒不爱土豆

亮了(37)
回复

长度内容真有点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