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说球】627大话哈登2.7

关注

哈登与快船的缘分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他在火箭的最后辉煌是如何落幕的?他在篮网的最后巅峰呈现了哪些名场面?兄弟们点赞收藏加关注,大话哈登2.0系列最终章,咱们发车去布鲁克林回忆过往!

19赛季的遗憾出局,灯泡关系破裂,都预示着火箭那个夏天不会平静。其实早在19年1月份,就有新闻爆出莫狗与哈登保罗进行过私人会议,探讨怎样不浪费哈登的生涯巅峰,在当时看来可能这只是火箭当时情况的一次讨论,但现在看来,应该是哈登已经对自己能否在火箭拿到冠军这件事感到不安了。19年夏天的球员转会市场是最近十年里最热闹的,不仅有勇士解体,杜欧在篮网会盟,巴特勒落户迈阿密,浓眉最终花落湖人,也有小卡作为当时舆论场上的联盟第一人,离开猛龙前往快船的最大新闻。而后来爆出的小卡先后邀请杜兰特等球星组队时,就出现过哈登的名字,快船当时曾向火箭问询哈登是否可以被交易,被火箭拒绝,随后用巨额筹码问询雷霆,换来了乔治。这个消息里,你当然可以解读为快船当时不知好歹,居然想要火箭得非卖品,但当过NBA总经理的朋友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一点风声,没有哪个总经理会自取其辱,至少在当时的时间点,哈登自己应该是不排斥离开火箭的,毕竟19年火箭的阵容也确实看到了上限,赛季中期拿出4个首轮的诚意去换巴特勒都被拒绝,队内也没有更具上升潜力的新秀,如果火箭不能做出变化,哈登就算不像之后一年那样走得坚决,但也会为了在巅峰期拥有染指总冠军的机会而拥抱变化。凭心而论如果当时火箭愿意先做恶人,大破大立,也许他们会比雷霆更早得到亚历山大,然后让他代替杰伦·格林之后在火箭重建期内的角色,那想象的空间是不是更大了? 

但火箭不肯放弃也是有理由的,毕竟宇宙勇已经解体,湖人和快船都是刚刚组建完成,相对来说在西部强队里,火箭的未知因素还更少一点。而哈登积极推进威少的交易,反复追问莫狗什么时候能把二哥交易来,这里面一方面有二人多年的交情,另一方面也说明,哈登并不是没把科比的话放在心上,他也是想要寻求改变,只是他要自己选择“谁值得他改变!”毕竟威少的节奏和哈登是两个极端,且在当时是对球权的依赖冠绝联盟的两个人,不做好改变自己的心理建设,是不可能主动推动这笔交易的。 

休赛期的一条抓马推特给无数火箭球迷带来了无尽烦恼,也让整个NBA在中国的推广遭遇了一次大滑坡,但火箭球迷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支持着这份情怀。于是哈登在赛季初的两个月,没有停下得分的势头,一月份之前,他的场均得分一度达到38.2分,这其中包括面对老鹰时的60分,也算是报了亚特兰大人上赛季不解风情地一箭之仇。照这个势头下去,哪怕后面稍有滑坡,都有可能冲击乔丹的纪录。但在20年这个时间点,威少虽然已经不再是场均三双的MVP,却依然具备不俗的战力,也许你不喜欢他的球风,也许你质疑他的球商,但你终归需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既然你搭着多个首轮用保罗换来了威少,就不能不想办法寻找他和哈登的兼容方法。哈登当时的状态,其实和19年的巅峰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带着原班人马一定会战绩稳定,甚至得分会创新高,但威少代表着那个阵容潜在的上限,也许你事后看会觉得这个上限从不存在,或者你最终没有找到挖掘这个上限的方法,但不代表在当时就要放弃挖掘。德安东尼通过节奏分离术,让哈登和威少尽量拆开使用,在二人单独带队的时候坚决打他们各自习惯的节奏,让哈登更多在三分线外发起进攻,给威少更多冲击篮下的权限。这些调整收获了效果,但不可避免的是,二人终归每场都要打36分钟以上,总要有大量的同时在长时间,于是,一个疯狂的决定产生了。

在卡佩拉1月份打开拓者受伤后,谁也没想到他再披上火箭战袍将会是五年半以后的事情了。卡佩拉当时的伤病是不是已经严重到需要赛季报销的程度,目前众说纷纭,毕竟那个赛季后来遭遇了停赛,老鹰也没有得到进入园区复赛的资格,甚至说如果没有停赛,老鹰那年有没有动力让卡佩拉中途复出都不好说。而火箭在卡佩拉被交易后,队内的替补中锋老拳王钱德勒也彻底被DNP,直到复赛期间闹出豪斯触犯园区规则要被禁赛时,钱德勒甚至试图去顶罪,可想而知火箭那笔交易的核心目的就是不再使用中锋。要知道勇士的死亡五小好歹还会在首发放个中锋博古特,火箭阵容里最高的变成了两米01的考文顿,那应该叫地狱五小了。德安东尼作为早年把大前锋打法的小斯生生逼成中锋的疯子,在执教生涯暮年开发出更疯狂的设想也不足为奇。而且这种疯狂并非没有理论支撑,牺牲中锋对篮板的保护后,威少的冲框频率提升了23%,篮下命中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在牺牲了高端局可能用不上的内线吃饼easy ball之后,也就提升了威少和哈登的外线单打频率。 

这些想法看上去很疯狂,但不要忽视一点,就是火箭这个赛季原本就是疯狂的赛季,因为要抓住哈登的巅峰期而梭哈来的保罗,因为保罗的下滑而又透支未来换来了威少,那么当球队潜在的上限要被压制时,他们比19年更无法接受失败的结局,因为现实时间线已经证明这一年失败之后会发生什么。凭心而论,地狱五小的试验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时间样本,从考文顿代表火箭出战的第一场开始,他们先是尝到了7胜2负的甜头,随后经历了1胜4负的磨合,这都是正常的找问题阶段,却直接遭遇了疫情停赛。再开战已经是5个月之后的园区了。更为致命的是,威少在这期间还遭遇了肩伤和新冠的双重打击,火箭最终以3连败的收尾进入了季后赛。首轮面对保罗领军的雷霆,一年前的恩怨情仇集中爆发,火箭一度被逼入抢七最后一个球,哈登最后一场被多尔特纠缠得手感全无,却最终在他身上用一记封盖终结了比赛,你可以说这是意想不到的剧本,却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实力来到了瓶颈。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假设20年的威少如果没有伤病影响,火箭在湖人面前还会不会这么狼狈?哈登会不会再出现那种11中2到20中12的上下起伏?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浓眉在这一轮系列赛里打出了生涯代表作,无差别拆解火箭锋线防守人的样子大有18杜兰特的风采。火箭唯一的安慰,则是他们是那一年唯一江湖人逼到让浓眉打中锋的球队,你如果说这间接导致了将来湖人的拆队,那也算是一种安慰。而哈登在赛季末的唯一收获,则是火箭签来了杰夫·格林,这个曾经在雷霆时期的老队友,该说不说,如果不考虑上限的话,老姐夫与哈登的化学反应甚至好于之前的卡佩拉,而这也是未来二人在篮网合作的一个伏笔。 

如果你在20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劳资协议,开始研究不同球队在透支未来冲击冠军失败后,交易球星回血的自然规律,就不会对那年夏天发生的一切感到奇怪。火箭没有与德安东尼续约,放任莫狗离队,甚至在新教练选择的时候拒绝参考哈登的意见,没有和快船竞价泰伦·卢,也没有扶正深受球员爱戴的助教卢卡斯,而是选择了理论大于实践的独行侠助教塞拉斯。这些操作虽然算不上像开拓者选亨德森那样逼利拉德先提分手,但也算是给了哈登一个明示,这支球队的未来方向,不再围绕你的争冠目标而运转。所以哈登在那一时刻提出交易申请的结果,作为外界球迷看来是非常正常,甚至觉得有些晚了的。从哈登自身的角度,他也会对之前相信的事情产生质疑,他曾以为自己能为火箭带来一座冠军,但他发现自己的巅峰期,拿到冠军的是大哥空降73胜球队的勇士,是小卡申请交易后去东部第一球队拎包入住的猛龙,是浓眉申请交易后用未来换现在的湖人。那么自己的坚守到底是对是错?当然,他提前将想法告知了威少,从而导致了威少比他更早一天提出了交易申请。之后各种负面新闻曝光,诉说着哈登在火箭的一系列特权引发别人的不满,但其实这和后来小卡每年被爆出更衣室问题,以及早年麦迪霍华德被爆出的更衣室问题又何尝不是异曲同工?谁家的球星没有些特权?谁家的运动员长年累月的相处,没有拌嘴的时候?无非是不赢球时被人挖出来放大而已。 

火箭用威少换来沃尔,考文顿换来伍德的交易,多少有说服哈登凑合过、再试试的想法,但哈登依然在8场之后直接对媒体说:“我爱休斯敦的球迷,但和球队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随后第二天,火箭接受了篮网的多个首轮报价,开启了重建之路。休斯敦当地的球迷大多理解哈登的选择,但情感更为朴素的国内火箭球迷则分为了两派,一部分跟随哈登去关注了篮网,一部分留守火箭但对哈登送上了祝福,还有个别极端地将自己带入了当年骑士球迷烧詹姆斯球衣时的角色,认为哈登背叛了他们的期待,但随着火箭球迷中的大神越来越多,对劳资协议的科普,对球队争冠周期的讲解普及,也让这部分人逐渐地理解了当时发生的一切。

由于休赛期和杜兰特欧文进行过合练,哈登对杜兰特的状态充满信心,所以21年的时间点对与杜兰特的合作充满了渴望,但当时的篮网和哈登的目标诉求是有一点错位的。小乔丹在后来的采访中曾提到,那个赛季篮网原本的目标是磨合,毕竟杜兰特刚刚复出,阵容经历过换血,教练组也是全新的纳什、德安东尼、小斯这一系的,争冠虽然是目标,却不急于一时。小乔丹亲口说过哈登的到来,让更衣室对争冠这件事的紧迫感加强了。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杜兰特的角度来说,他对哈登的接纳没有问题,当初雷霆交易哈登时他就不同意,后来哈登与韦德的第一分卫之争,杜兰特也一直发声力挺三弟,所以对于哈登的到来,杜兰特一定是乐见其成的,至于随之而来的争冠压力,对于杜兰特这个级别的巨星来说,完全可以当做一种挑战,况且离开勇士的他,一定是越早拿到冠军越好。但欧文的角度可能略有不同,此时的欧文,不是在骑士时渴望成绩的新星,也不是后来在独行侠渴望救赎的行者,而是一个处在:“争冠是为了什么?”、“我要在冠军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思考中的迷茫期,离开凯尔特人的决定自然是想要扮演领袖,离开骑士甚至是因为不接受二当家的角色,那么哈登的到来和杜兰特恢复速度超预期,在21年的时间点难免会将其淡化为三号人物,那么他离开骑士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然,只要赢球,这些疑虑就会被搁置,来到篮网之后的哈登,将17年专注传球和19年专注砍分两种模式自如切换。纳什要求哈登更多地抢下篮板然后第一时间送四分卫长传,这让他在场均抢到8个篮板的基础上送出10次助攻,你不能说之前的德安东尼不明白哈登这方面的才华,毕竟17年的火箭拥有哈雷尔这样的内线时,球队也是会提速的,之后的蠕轰节奏也是因材施教,这些本身都是有违德安东尼在太阳时的7秒进攻理念的。而篮网不仅拥有杜欧这样的巨星天赋,甚至小乔丹、布鲁斯·布朗这些人的进攻才华,也在快节奏里得到了激活。而在杜兰特欧文缺席时,哈登又能切换回火箭时期的砍分模式,打步行者40分,打活塞44分。篮网时期的哈登真正进步的,是他的抛投区域,从火箭时期的3英尺左右,拉长到罚球线附近就能抛投了,这对丢失了中距离技能包的哈登来说,相当于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进攻逻辑闭环。所以在杜兰特拉伤腿筋伤停两个月期间,无论欧文是否在场,哈登带着比火箭更差的角色球员阵容,在相对友好的赛程里打出了19胜2负的战绩,篮网也一度从东部第七,升到了第一,哈登个人也在MVP榜单中冲到了第四的位置。 

但这样的使用频率注定是超负荷的,我们现在往后去说,在未来的22赛季里,欧文不打疫苗的决定可以理解,但只说21赛季,前半程欧文的打打停停确实客观增加了哈登的负担。你不能因为欧文最终全赛季出勤更高,就说他在出勤方面没有责任。毕竟他出勤的时候,大多是和杜兰特、哈登中的一个在一起,在这种三巨头薪资季中,角色球员大多底薪的阵容结构里,顶薪球星单独带队的压力是要超过双核三核一起打的无数倍的。杜兰特的所有休战都是伤病问题,只要能站在球场上他就不会逃避任何一场比赛,而欧文显然不认为常规赛的重要性值得自己足够重视,除了给姐姐过生日等奇怪的原因之外,他甚至会因为与湖人施罗德吵架时听到敏感词汇,下一场就会请假去开个宗教会议。 

而如果欧文的责任还仅限于:“信仰大于篮球”,只要他未来在其他球队好好打球,口碑就会逆转,那么主教练纳什在其中的责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得到反转的机会了。在哈登的超负荷使用问题上,其实纳什的决策是有一个分水岭的,在之前输给老鹰、76人的比赛里,球队末节落后十几分时,纳什就会选择全替补打完,直接放弃,从而被球迷短暂冠上过“投降教练”的名号。在2月16日对战太阳的比赛中,杜兰特伤势未愈,欧文请假,哈登独自带队时半场落后多达21分。中场休息是纳什曾在更衣室说,如果第三节没有起色,这场比赛就放弃,但哈登站出来表示反对,这样的场面他在火箭时见多了,当年他带着残阵面对宇宙勇也曾半场落后将近20分,最终完成了加时赛的那一秒审判之投。如今,他显然不想输给这支拥有保罗的太阳队。于是哈登下半场带队三军用命,自己砍下18分7助攻的情况下,乔·哈里斯的3记三分球和杰夫·格林的11分,都像是受到了感召,最终哈登末节3中3,包括错位单打艾顿的一个关键三分,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大逆转,那一场之后,篮网的气质不一样了,似乎每一个角色球员都愿意拿出斗牛犬一样的拼搏精神,拼抢每一个地板球。但隐患也随之而来,如果说纳什对球员是否轮休没有话语权,对球员出场时间的控制就存在着“球员型教练”的生涩问题。你会发现那段时间,进入末节的篮网并不害怕落后,反而害怕领先,这是因为球员的惯性思维是,如果时一鼓作气打你的衔接段,直接把比赛打花,那么我后半程就可以休息了。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篮网在单核阶段的阵容深度是不足的,哪怕哈登、杜兰特这类球星能咬牙扛住长时间出场水平不掉档,其他球员打久了跟不上强度的问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哈登打满下半场的原因,不是害怕他一下就输分,反而是总想着一口吃个奥尼尔那样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让球星提前休息,结果比分反而被追上来,休息不成了。 

于是,哈登对战火箭时拉伤腿筋,非常遗憾地错过了格里芬、阿尔德里奇,这些买断球星加盟的时间,如果能早一点得到他们,说不定还能分担哈登那段时间的压力。而这次腿筋拉伤,哈登休息了一个半月就匆忙复出,直接进入了季后赛强度。首轮面对凯尔特人时,哈登打出过spr19.5的表现,这是单轮系列赛历史第一的数据。你不要管对面是不是损失了杰伦·布朗,凯尔特人这种防守强队面前,能以47.5%的三分命中率每场扔进3.8个,还是太过恐怖,且同时每场贡献10次助攻,历史上季后赛球队比那支凯尔特人更弱的数不胜数,缺了二当家的更是不计其数,哈登这样的数据含金量,并不能因为对手少个人就有所褪色。 

但是,在次轮与雄鹿开战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哈登就走回了更衣室,当时不会有人想到,这个背影,竟然是哈登生涯巅峰的尾声。大话哈登系列2.0不会过多再去描述巅峰之后的哈登,是因为近些年的故事大家都比较清楚了,类似于哈登在生涯规划中的遗憾,我们之前大话哈登1.0的时候做过阐述。这里我只想说,在欧文遭遇垫脚,雄鹿2比2追平大比分后,因伤不能上场的哈登,那个眼神充斥着他季后赛生涯罕见的杀气,却也给他带来了最大的遗憾。在腿筋二级拉伤的时候,如果哈登选择宣布赛季报销,他会得到什么?避免伤病加重风险,季后赛历史级高阶数据写入那个赛季,球队被淘汰后凸显失去他的“重要性”,球迷和媒体,会对生涯第一次在季后赛遭遇伤病的他报以惋惜。而这样的选择对他个人没有任何坏处。而现实的宇宙里,他选择了带上提前复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是什么?伤势恶化,生涯断崖下滑;状态不佳拉低了平均数据,高阶纪录灰飞烟灭;复出后输球成了球迷对线时的背锅变量;只剩“两成”水平的状态,被骂拉胯;而拿出伤病客观事实后被指责“诈伤找借口”。这一切换来的好处是什么?球队获胜的概率提升5%吗?也许黑他的人,依然会相信迈克·詹姆斯能做到他那两场做到的一切。 

所以哈登之后经历76人时期,再来到快船的选择,终于看到了务实的一面。但这一切的一切,经历了多少惨痛代价?我不是哈登球迷,我有幸因为对德安东尼的执念,从一个路人的视角见证了哈登生涯的巅峰奇迹,我无意维护他个别年份里因性格产生的迷茫,以及生涯后期因为力不从心而被嘲笑的“C两场”,但作为一个球评人,回忆起他在篮网那一年季后赛的选择,就不可能昧着良心去强行抹黑那段经历,我做不到对篮球精神去亵渎,对体育精神去侮辱,然后再用一句:“对方球迷先骂人的”来催眠自己。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有极端球迷,他们又特么不是我爹,我为什么会因为个别人把自己拉进傻X的赛道,去扭曲自己的三观?如果一个人做出值得歌颂的行为,那么我就一定会歌颂他,我爱的是篮球这项运动,而不是对线的爽感。 

那么,伴随哈登经历篮网岁月的角色球员中,吃饼老汉小乔丹、辅佐杜兰特引爆天王山的杰夫·格林、哈登专属制造的1米93大前锋布鲁斯·布朗的故事,如果大家意犹未尽,请期待《大话约基奇2.7》中,再续前缘!

阅读 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