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数据|在失去利拉德后,雄鹿新赛季三分会有哪些变化?
TA/Eric Nehm
密尔沃基雄鹿队在下赛季踏上球场时将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随着达米安·利拉德如今重返波特兰开拓者,以及昔日对手中锋迈尔斯·特纳的加盟,仅仅一个休赛期,雄鹿的阵容构成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将迫使他们在2025-26赛季打出一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篮球。
在接受TA采访时,雄鹿总经理乔恩·霍斯特透露,他希望球队在下赛季做出的风格性改变之一与三分球有关。
霍斯特在7月的拉斯维加斯说道:“去年,我们是NBA效率最高的三分投射球队,但在出手频率上充其量只是中游水平。我想我们大概排在第15、16、17名左右。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排名提升到前十,同时保持联盟前二、前三的命中率,那将对我们整个赛季的进攻效率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的打法会让这一点成为可能,而我们拥有的天赋也会让这一点成为可能。”
随着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承担起更大的组织角色,用尽可能多的三分射手去围绕他,并让这些射手大量出手三分,逻辑上完全说得通。
但想要跻身三分出手频率前十并非易事,尤其是考虑到雄鹿将失去联盟历史上最具产量的三分射手之一利拉德(他在历史三分命中数上排名第四)。
要做到这一点,雄鹿需要在理念和打法上做出调整,以追赶那些在过去十年间不断加大三分比重的顶尖球队。
雄鹿究竟该如何实现霍斯特提出的目标呢?
上赛季的三分进攻
霍斯特对雄鹿上赛季三分进攻的整体评价是准确的。雄鹿在2024-25赛季常规赛中投出了全联盟最高的三分命中率:38.7%。但他们场均仅出手36.6次三分球,排名联盟第18位。
雄鹿的比赛节奏偏慢,因此与其看出手总量,不如参考他们在全部出手中三分球的占比。即便按这一指标来衡量,雄鹿的三分出手频率也只排在第14位,39.1%的投篮来自三分线外。
雄鹿场均36.6次三分出手,是他们自贾森·基德执教最后一个赛季以来的最低值。当时他们场均只出手24.7次三分,联盟排名第25。
在前主帅迈克·布登霍尔泽执教的五个赛季里,雄鹿的三分出手场均排名从未低于第八。而在解雇阿德里安·格里芬后,由道格·里弗斯执教的 36 场常规赛中,雄鹿场均三分出手数高居联盟第二。相比之下,上赛季的三分出手频率出现了显著下滑。
虽然球队整体数据很重要,但同样有必要去考察阵容中各位球员的个人三分数据。
上赛季,雄鹿有八名球员场均三分出手超过三次,但他们的出手领军人物利拉德已不在阵中。布鲁克·洛佩兹同样离队,他是队内三分出手数排名第四的球员。利拉德上赛季场均三分出手数在全联盟排名第11,而雄鹿队内第二高的三分出手者小特伦特场均5.9次,与其他10名球员并列第59位。
在赛季收官阶段,由于利拉德因深静脉血栓问题缺阵,雄鹿进一步倾向于让阿德托昆博担任“控球后卫”,并在他身边布置三分投手。霍斯特和雄鹿方面已表态,他们计划在2025-26赛季继续沿用这一战术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利拉德的情况下,雄鹿在常规赛收官阶段的场均三分出手次数反而减少了。
利拉德在雄鹿的最后一场常规赛在3月18日,那场比赛雄鹿以93-104不敌金州勇士,战绩降至38胜30负。在赛季前68场比赛中,雄鹿场均出手37次三分,命中率为38.3%。而在最后14场比赛里,雄鹿场均三分出手仅35次,但三分命中率却高达40.6%。因此,尽管场均少投了两次三分,他们在收官阶段的场均三分命中数(14.2次)反而比此前(14.1次)还要多。
雄鹿该如何投更多三分?
虽然增加三分出手看起来似乎只需要“多投几次”那么简单,但过去十多年里,整个联盟都在年复一年地提升三分出手量。对手防守方同样明白三分球对进攻的重要价值,因此,这对雄鹿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容易在新赛季实现的目标。
先从雄鹿在利拉德身上失去的东西说起。用小凯文·波特、科尔·安东尼和莱恩·罗林斯组成的控卫群来取代他,在三分出手量上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上赛季,三分出手数排名前五的球队分别是:凯尔特人(48.2次)、勇士(42.4次)、公牛(42次)、骑士(41.5次)以及森林狼(39.9次)。其中,凯尔特人(16.8次)、森林狼(14.7次)和骑士(13.8次)是场均运球后三分出手最多的三支球队,而勇士(11.8次)则在场均急停三分出手数上排名第七。
虽然想要跻身三分出手量的顶级行列并不一定非得依赖大量的运球后三分,但这种能力确实能帮助提升整体的三分出手数。
毫不意外,上述球队都有场均高频率急停三分出手的球员。安东尼·爱德华兹以场均7.6次急停三分领先所有球员,杰森·塔图姆以7.2次紧随其后。斯蒂芬·库里(第七名)场均6.1次,多诺万·米切尔(第八名)场均5.5次。
值得注意的是,利拉德以5.4次排名第九。紧随其后的是特伦特,全队场均只有1.4次。
这可能会成为雄鹿本赛季提升三分出手量的一大难题。能够运球后创造出手机会是一项精英技能,只有少数球员能在高水平上完成。从上赛季来看,雄鹿没有球员能够接近利拉德的水准。随着本赛季角色增加以及可能的战术调整,部分球员的表现或许会有所改善,但要达到利拉德那样的运球后三分出手频率,对任何人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以阿德托昆博为核心,周围布置三分射手的进攻策略。
阿德托昆博在进攻端是联盟最具威慑力的身体存在,年复一年都保持着MVP级别的表现,而霍斯特在阵容中安排了众多三分射手,所以这一思路是合理的。但问题是,这种策略的上限在哪里?一个以阿德托昆博为“太阳”的进攻引擎,最多能制造出多少三分出手机会呢?
根据Second Spectrum的数据,上赛季联盟每场潜在三分助攻最多的球员是亚特兰大老鹰后卫特雷·杨,场均10次。阿德托昆博在该榜单中排名第13,场均8次;而利拉德实际上高于他,排在第五,场均8.7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吹杨的场均潜在助攻总数为20.8次,而阿德托昆博仅为11.1 次。这意味着阿德托昆博的潜在助攻中有72.1%是三分球,而吹杨的这一比例仅为48%。
随着更多的组织进攻任务落在阿德托昆博身上,他有可能为队友创造更多的三分出手机会,甚至是更多整体的出手机会,但他仍需要身边队友的配合与支持。
雄鹿可能不会像上赛季利拉德那样,要求其中一名控球后卫在阿德托昆博身边场均贡献24.9分和 7.1次助攻,但其他球队会尝试抢断球权,让其他球员成为组织进攻的核心。因此,为了实现霍斯特提出的目标,雄鹿的控卫群需要么提升组织进攻能力,要么承诺投出更多三分并确保命中率。
除了要求阿德托昆博为队友创造更多三分机会,以及控卫群提升组织进攻之外,从战术角度来看,雄鹿还有更多方法可以在下赛季提高三分出手量。
-上赛季,雄鹿在进攻时前六秒只出手4.6个三分球,全联盟并列第24。相比之下,芝加哥公牛和孟菲斯灰熊在进攻时18到24秒时,每场比赛三分出手最多,达7.7次。
-在拿到进攻篮板后的三分出手率上,雄鹿排名第13,但他们的进攻篮板率却是联盟最低。因此,根据 Synergy的统计,密尔沃基每百回合进攻只有1.8次二次进攻三分,这在NBA中排第二低。
-此外,Synergy数据显示,雄鹿每场仅通过掩护出手1.5个三分球,这一数据全联盟并列第23。勇士在该数据上领先全联盟,场均出手5.7个三分,而爵士(4.4)和活塞(3.5)分列第二、第三。
这些单独的调整可能单靠一项并不会对雄鹿的三分出手量产生巨大影响,但在整个进攻战术中采用更积极的投篮策略,可能有助于提升球队的三分出手总量。
里弗斯可能并不希望雄鹿像凯尔特人那样出手大量三分,但考虑到后卫线有特伦特和AJ-格林,以及阵容中还有像托里恩·普林斯、鲍比·波蒂斯和特纳等优秀的三分射手,雄鹿应当思考如何通过小幅调整,让三分出手量显著增加。
最终,失去利拉德将极大影响里弗斯制定进攻战术的方式。球队将被迫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和出手投篮,并依靠不同的组织者来打造超平均水平的进攻并赢得比赛。他们可以制定出提升上赛季三分出手量的战术,但这需要有意识的决策和球队每晚严格遵循的一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