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赛G3vs国王:保罗、科林斯笔记&科林斯首发、替补问题简析
保罗的球探报告中,我着重讲到了他的“三点一线”式传球:在挡拆行进间,当掩护终结者与外线球员处在同一直线时送出传球,让防守弱侧底角的球员(甚至顺下的球员自己)难以判断保罗是要直塞顺下球员还是制导底角球员,从而干扰底角防守人的回扑速度,给底角队友创造更优质的出手环境。
今天保罗助攻大洛的这个回合就很典型,这也是他全场第一次助攻。
当科林斯顺下行进间,保罗、科林斯、大洛身位处于同一直线时,保罗立即传球:
让小萨误以为是要传给顺下的科林斯,于是就骗到了防守大洛的小萨,为大洛创造了更好的投篮机会。
保罗大洛上线发起挡拆,小萨强延误,弱侧底角沙里奇回收垫防。在弱侧底角科林斯启动空切时保罗并没有急着立即将球传入他手中,而是抓住小萨归位的“时间差”,看到科林斯伸手指天的动作后,立即将球给到。
赞叹保罗阅读防守能力、传球手法的同时,这能很好的体现科林斯“制空威胁”、垂直威胁的一个回合,这种沿底线切入接球暴扣的回合,快船阵中或许只有“弹簧兄弟”能够做到。
在科林斯的球探报告中我提到过:“当科林斯的对位人放空他回收垫防时,科林斯便可以借助“跑道”起飞,以此来接应队友,并惩罚对方的防守。
这也是“被放空,被考验回应能力”时科林斯、小琼斯比邓恩更强的地方——除了尝试用三分回应外,还能凭借着运动能力借助沿底线的“跑道”起飞惩罚对手的放空。”
科林斯本场比赛发挥不错,进攻端的比赛内容进步明显,高效24分,攻框、造罚球侵略性俱佳,也能把握住远投。
上场打完,我指出科林斯在进攻端个人层面的问题主要过于持球、半持球回合误攻、失误过多,这场的这些回合中,科林斯打出了很高的罚球转化率,所以上面面临的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
在球队使用方面,上一场呈现出的问题则是:没有倾注足够的无球进攻战术成本为科林斯创造终结机会,太倾向于“让科林斯自己喂自己”。掩护权限过低(包括前2场跟大洛同场情况下也存在这个情况)。
这一场就好很多,科林斯的掩护权限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比如这个回合,保罗挡拆行进间险些掉球后运球杀入进入,吸引雷诺的协防回给禁区的科林斯,科林斯接到球后一记侧身反篮躲避协防将球打进。
保罗和科林斯的边路挡拆,雷诺外出延误,弱侧底角没有回防,科林斯直接打穿篮下。
包括球队也会给他设计一些借掩护/设置掩护后内线终结的战术。
比如科林斯第一节刚上场不久后的这个回合:
为邓恩设置“Cross掩护“,执行无球掩护途中也抢出了面对雷诺的身位优势,接到保罗传球后炸球直接起身终结。
关于最终确定的首发,以及各个首发阵容方案的取舍与利弊要等人员齐整(比如比尔)再聊才有意义(不出意外会在揭幕战时详细展开说),关于科林斯首发替补的问题先简单聊聊:
此前说过,本质上最适合科林斯的定位还是进攻打5、防守打4,这也是从技术特点层面看,科林斯天然更适合搭档大洛的原因。搭档能够拉开空间的内线搭档,以及替补大脑、仍旧能够具备一定挡拆策动的保罗,对于科林斯而言已经是很不错的阵容配置。
但考虑到科林斯更多替补出战,且季前赛的轮换不会做的太精细的因素,目前没看到哈登、科林斯、大洛的阵容还是稍显遗憾。
站在球队整体的角度:快船想要摸到[最强阵容]的上限以及拥有一套兼具体型和强度的收官阵容,科林斯与首发们的搭档尝试是必经之路,磨合势在必行。就像引进哈腾后的雷霆不可能永远不磨合双塔。
况且,与24鲍威尔这种大多时候替补但频繁进入收官,以及25季后赛巴图姆、卡鲁索、卡森那种能随时在球队变阵情况下顶进首发的球员还是有一定区别。上述球员普遍带有即插即用属性并拥有不俗的泛用性与兼容性(鲍威尔单指进攻),而科林斯本质上还是比较吃使用的球员。因此,科林斯与首发们搭档时的使用与定位以及化学反应累积,需要的是时间与磨合成本。那么晚磨合不如早磨合,就算最终不成功也起码尝试过。
小DerrickJones
好文依旧
查克查克楼主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申公袍
看着平平无奇的一个助攻 实则细节拉满 所以说 看保罗打球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