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湖人新赛季攻防深度解读:运作分析、战术合集&优缺点

关注

“湖人需要变得更好,而且是各方面都需要变得更好”。

4个月前,在《陈深|万字长文:洛杉矶湖人2024-25赛季总结与回顾》一文的最后,我曾这样写道。

彼时彼刻,我们只能看到问题,但对于湖人会如何解决问题尚且一无所知。

如今一个夏天过去,湖人已经完成了他们休赛期的引援补强,也确定了他们进入2025-26赛季的阵容,而且打完了六场季前赛——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回答一些问题了。比如:

湖人变得更好了吗?他们可能呈现怎样的比赛形态?我们应该对新赛季的他们报以怎样的期待?


前言

五年以来,湖人将首次以没有勒布朗-詹姆斯也没有安东尼-戴维斯的状态开启新赛季——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陌生。但没有多少人因此恐慌:

因为湖人球迷知道卢卡-东契奇会带领他们前进。

夏天,东契奇在体能训练方面前所未有的投入,他甩掉了14kg的赘肉——于是欧锦赛,我们看到了一个状态绝佳、燃烧着熊熊复仇之火的卢卡。

他比上赛季更快、更有运动能力、体能也更好了——而从“精神”上,现在他在防守端能够做到更多事,也更像一名领袖。

东契奇显而易见比上赛季变强了。而一件恐怖的事是——哪怕是上赛季那个“最糟糕版本”的东契奇也是EPM(高阶一体化数据)联盟前四的球员。

在欧锦赛打出了个人FIBA生涯最强表现之后,卢卡也将好状态带到了季前赛——两场比赛,他轻描淡写的在27分钟砍下28分,三分命中率52.6%——在和队友没什么默契的情况下,依然轻松将比赛变成了2K游戏。

“减重的卢卡就是湖人休赛期最强引援”。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而休赛期,湖人也围绕着他更有针对性的补强了阵容:他们的名单中新加入了德安德烈-艾顿、马库斯-斯玛特、杰克-拉拉维亚以及阿杜-蒂耶罗。

由于卢卡-东契奇到来的方式太不可思议。湖人队在“东契奇时代”面临的第一个建队难题就是他们阵容中的一些球员和卢卡并不那么适配,但是却缺乏选秀权资产去进行多个位置上的补强/置换。

这是个近乎无解的难题——但湖人这个休赛期确实有一些好运气。

谁能想到,开拓者在选中了杨瀚森之后竟然直接买断了艾顿?而奇才选中约翰逊、交易来惠特莫尔之后选择买断斯玛特也无形中便宜了湖人。

一转眼,中锋挡拆搭档、后场防守悍将、年轻有运动能力的锋线都有了——你必须承认,佩林卡还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上赛季制定的补强目标——当然这也要感谢卢卡本身的“吸引力”。

这些球员的到来,标志着湖人开始逐渐对阵容进行“换血”,去打造更适合围绕卢卡-东契奇打球的阵容。

你可能会质疑以上这些人的“成色”。但别忘了这些人全部都是通过裸签得到的——湖人在完成以上这些补强时没有付出任何的选秀权资产——这已经比我们此前预计的情况好了很多。

艾顿、斯玛特虽然有各自的问题、正处于价值低谷期,但都曾有过不错的履历,是有可能打回身价的球员;而拉拉维亚则是正处于上升期、技能适配性不错的年轻球员——以低代价的签约【刮彩票】,同时至少保证关键位置上“有人可用”的下限;再等待时机,通过交易去获得更稳定的【升级】,去搏上限。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此时这个时间节点上,湖管的思路看上去是对的。

由于阵容中的合同结构,不少人将这个赛季视为一个“过渡”的赛季。我不会完全否认这点,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完全“过渡”性质的赛季——因为这支球队的起点其实并不低。

东契奇、詹姆斯、里夫斯虽然不是那种分工明确、完美互补的三人组,但三个人在一、二、三当家定位上的真空水平并不低,他们曾在上赛季常规赛后半段展现过不错的兼容性,季后赛的败北要“分锅”也不应该首先分到“三核”的头上。

东契奇在常规赛可以帮球队兜底。等到詹姆斯回归后,湖人依旧将拥有在这个联盟中相当出众的球星力量(这个赛季卢卡和小里似乎还变得更强了),此外他们有不少在季后赛中证明过自己的角色球员、还保留了进一步完成关键升级的筹码。

虽然他们目前确实还在一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进攻磨合和攻防兼备),在赛季一开始时可能不会是最出色的球队,但是他们与一档球队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卢卡-东契奇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底气”。如果他们能建立起化学反应,帮助斯玛特和艾顿重塑价值,他们就有潜力与任何对手对抗——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填补上一张关键拼图呢?

就像罗伯特-佩林卡说的一样,如今他们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关键要看球队能打成什么样子。

而这正也是我们本篇想讨论的重点。


进攻端

新鲜血液加入带给湖人队的改变首先呈现在进攻端。

上赛季交易后,湖人也曾阶段性的打出过杰出的进攻,但他们并未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他们有三名挡拆核心类型的球员,但是中锋位置上只有海斯一颗独苗。

勒布朗、八村、DFS固然能够成为掩护人,里夫斯也可以执行一些反向挡拆帮助持球人点名/切入,但是这些战术大多以制造错位、利用三核牵制力创造外线投篮/多打少、制造防守失误为主。

在常规赛,三核的个人能力和球商足够帮他们击垮大部分球队,赛季末里夫斯的投射状态爆表也让许多事情变得更简单了——但彼时已经有一些预兆显现:

小样本上,湖人在缺少海斯的情况下面对绿军的无限换防+高质量协防表现挣扎;大样本上,整个后半赛季他们内线得分联盟倒数第四——在勒布朗日渐老去、卢卡缺少内线搭档的情况,湖人的内线攻击力是严重不足的。

但彼时,战绩的一路走高,让这些只是偶尔才暴露出来的问题看起来“瑕不掩瑜”。

直到森林狼在季后赛将问题彻底暴露。

明尼苏达有充沛的防守资源,他们既能接近无限换防,又有高质量的协防和护框兜底,防守的纪律性也毋庸置疑——湖人忽然发现,他们即便使尽浑身解数,战术最后也经常只是变成一对一单打——而且他们造不到犯规了。

兰德尔和里德并不像球迷一开始以为的那样容易对付,戈贝尔更是憋着一口气要一雪前耻——湖人的五小阵容没有打出想象中摧枯拉朽的效果。

而更糟糕的是海斯在常规赛尚且能合格的撑个20分钟,但到了季后赛则彻底暴雷,只能枯坐板凳——自此,湖人的五小阵容成为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唯一阵容”。

这最终导致了他们体能和篮板崩盘,连续倒在关键时刻,最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湖人季后赛暴露出的问题很明显。于是休赛期他们痛定思痛,将中锋列为引援第一目标。最后也成功的拿下了德安德烈-艾顿。

(不过放走了芬尼-史密斯略为可惜,这意味着湖人失去了上赛季那套颇为能打的五小阵容,现在我们还不清楚以其他球员作为代替是否能打出上赛季那样的效果——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艾顿的到来以及芬尼-史密斯的离开,意味着湖人的进攻将更多回到“传统挡拆核心球队”的路线上来——以一大四小为主,五小则只作为“奇招”或在迫不得已时使用。

那么,如何使用好艾顿、围绕他和三核开发出球队的理论进攻上限,就成为了本赛季湖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虽然勒布朗还未出战,但我们仍可以从季前赛的一些战术设计上一窥端倪:


多人参与的弧顶挡拆战术

通过湖人的头两场季前赛,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他们在比赛中大量采用了多人参与的弧顶挡拆战术——频率甚至超出了普通的单挡P&R。

湖人会布置这些战术丝毫不令人意外。

他们有三名可以持球、可以投篮、可以攻击定点、可以空切,同时擅长在弧顶和中路决策的球星——如果仅仅让其中一人打挡拆,其他两人只是在三分线外当观众就太暴殄天物了。

我们来根据出现频率看看湖人季前赛都打过那些战术:

“High Ball Screen+P&R”

这是卢卡第一次出战打太阳那场湖人出现最多的一个战术或者说一种打法。

在和卢卡当高位挡拆之前,艾顿会先给里夫斯/拉拉维亚做一个的横向掩护,让他们先做一次从一侧到另一侧的空切——有时候是“FLare”、有时候是“Iverson”、有时候就是一个背掩护让他们切入禁区,坦白来说,我还没搞懂他们不同起手式的触发条件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湖人开场的第一攻就是这个战术。

艾顿先是给斯玛特做了一个“Flare”掩护,然后是他、卢卡、小里打一个“Stack”——由于艾顿的掩护很好的挂住了防守球员,而马鲁阿奇也选择沉退,于是卢卡这个回合直接撤布三分。

当然,这不是这个战术的唯一选择。

很快,湖人又打了一个类似的战术——这回是艾顿给小里做“Iverson cut”的掩护,领防球员结结实实的吃到了掩护,于是卢卡直接传给小里,小里接球突破面对马鲁阿奇抛投命中。

卢卡在这个战术中也不只是负责持球——这个回合就是例子,艾顿先在槽位(艾顿的掩护通常都发生在一侧槽位)给东契奇做背掩护,东契奇切入篮下吸引到马鲁阿奇的后退,但没有接球机会,于是艾顿立刻上前给持球的拉拉维亚挡拆,利用马鲁阿奇后退的这几步,打短挡拆,接球空位中距离。

这回则是艾顿给小里设置Flare掩护,再和卢卡挡拆,古德温的协防站位比较激进,所以卢卡直接横传小里三分。

同样,小里也可以拒绝掩护切入——再次吸引到了马鲁阿奇后撤,艾顿趁机上前挡拆,掩护质量不错,卢卡杀入中路使用招牌的减速用背部依住追防球员的“in jail Dribble”(监禁运球),造成防守犯规。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虽然我们见到了这一战术的多种选择,但唯独“给艾顿空接”这一最基本的战术选择这一场尝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

艾顿先给拉拉维亚做“Flare”,再和卢卡打挡拆,卢卡用监禁运球困住了领防的古德温,但是他太刻意给艾顿传空接了——马鲁阿奇已经后撤,但卢卡还是选择了给艾顿强行吊球,最终被身高218cm的马鲁阿奇破坏。

下半场还是一模一样的战术——艾顿先给小里做Flare然后和东契奇挡拆,卢卡分底角,斯玛特晃开扑防的球员突破,马鲁阿奇不得不上前补防——这原本是一个完美的传空中接力的机会,但艾顿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在与轮转回收的球员发生身体接触后失去了身位,而裁判也没有吹罚这次身体接触。

虽然球员之间还显而易见的缺乏一些默契,不过在打这一战术时,湖人球员本场比赛得到的机会以及展现出的选择多样性还是令人鼓舞的。

这不是因为这个战术有多精妙,而是因为湖人确实有很多非常适合在这个战术中发挥的球员——卢卡、里夫斯、艾顿自不必多提,我们还看到了拉拉维亚、斯玛特是如何在战术中发挥他们的的空切能力、投射威胁、处理球能力——湖人真的有很多能够处理球和定点攻击的球员,等到勒布朗回归,他们还将更强。

我们继续看。


“Stack”

stack算是湖人这几年的经典战术了,我们主要来看下季前赛的执行力如何。

东契奇持球打stack,拉拉维亚做背掩护——拉拉维亚是个大体型射手,所以这个回合的掩护质量不错,太阳的防守纪律不行,这个回合艾顿完全空了,卢卡也利用拉拉维亚的掩护过掉上线防守,所以底角的球员必须过来优先收缩协防(tag)艾顿——于是底角的布朗尼得到大空位。

这个回合,换成里夫斯持球打stack,拉拉维亚再次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质量,里夫斯选择了个人进攻,上篮命中。

这个回合,换成了卢卡做背掩护切出,对手预判了战术没有吃掩护,但艾顿的下顺对手不得不防(艾顿是个有垂直威胁的球员,里夫斯也有很好的出球能力),于是他们的大个子不得不放弃包夹里夫斯,从很好的防守路线上离开——里夫斯一对一急停中投命中。

此外,另外两个曾在季前赛stack战术中做背掩护切出的球员是文森特和里夫斯:

在拆解以上这些stack回合时,我出现了一个疑问——我们都知道stack战术里体型更大的球员掩护质量更好,同时这个球员需要有在弧顶出手三分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是拉拉维亚而不是八村垒?

很快我就想明白了——是处理球能力

八村可能是更好的掩护人和射手,但是他在弧顶时只能作为终结点使用——你不能不允许他坚决出手,那会让他犹豫,但允许他坚决出手,就弱化了这个战术的后续展开能力,让这个战术成了“一锤子买卖”——这将意味着这个战术之外的人,比如里夫斯和勒布朗只能沦为看客。

这是湖人所不希望见到的。

而这种思路同样存在于湖人的所有战术中。


“Double Drag”

双掩护后,里夫斯外弹,艾顿下顺——卢卡被夹击,跳传艾顿,艾顿阅读协防出球,八村再转移,外线连续传导后里夫斯攻击close out分球八村三分命中——这应该是湖人最喜欢看到的那种回合。

斯玛特和克勒贝尔设置间距很大的双掩护,卢卡依然被换防+短暂包夹,他直接大范围横甩找对角,拉拉维亚标志性的定点突破攻击后再支配球——传球斯玛特,再次攻击close out中投命中。


“Pistol”

pistol+flare,里夫斯可以像这个回合一样突破,可以分射手,中锋给射手掩护后也可以下顺——你同样一眼就知道,这个战术还有很多球员放进去会很合适。

同一个战术,换成文森特做手递手后,跑flare接球,在进行二次支配球,传球下顺的海斯——预想中最完美的那种配合。将持球威胁、多控优势、下顺威胁融入到一个回合中。


“Chicago”

和上面“double drag”的思路类似,双掩护增加间距,一名球员下顺一名球员外弹——对手如果不具备很强的无限换防或者挤掩护,就很容易在选择上犯错——如果想这个回合一样选择包夹卢卡,就会创造局部的多打少。

艾顿季前赛展现了很不错的处理球智商,二次处理分球空位八村三分命中。


“Zipper+Flare”

 

艾顿给卢卡做下掩护打“Zipper”接球,随后立刻回身去给传完球的里夫斯做flare掩护——双核+艾顿,再次融入一个战术中,卢卡可以攻、可以传小里,两人都可以再找机会找艾顿,同时注意弱侧也进行了一次交叉掩护,证明弱侧也被设计成出机会的点之一。

虽然卢卡的球队,挡拆永远是王道,但湖人一直在尝试将他们所有的武器都利用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另外,艾顿和卢卡的第一次空中接力也是来自于“zipper”战术:

这回是一个边线球,给卢卡设置下掩护的变成了拉拉维亚,卢卡切出后,艾顿立刻上前挡拆,两重掩护完全带走了领防人,卢卡节奏变化吸引两人,助飞艾顿空接。


“STS”

“STS”——给做完掩护的球员做掩护。斯玛特45度“发牌”,弱侧里夫斯先给克内克特掩护,让克内克特切入,接着自己借克洛克掩护外切,再打挡拆,造成犯规——同样是融合了多种威胁的战术。


“Wedge”

上赛季初打得非常多的战术,这个赛季也还是能用——记录这个回合时,我第一时间在思考的同样是为什么是艾顿去给拉拉维亚掩护,而不是拉拉维亚去给艾顿做掩护——我认为还是那个原因,拉拉维亚成为最终给卢卡掩护的人能做的选择更多,处理球也更好。

而这个回合我们还可以看到,艾顿给拉拉维亚做掩护后并不是马上下顺,而是还有一个给卢卡做掩护的动作——所以这个战术其实是“Wedge+double drag”。而真正的机会也正是出在double drag这个环节:卢卡吸引到了马鲁阿奇更靠上的移动,艾顿下顺获得了身位优势,于是吸引到底角的收缩协防,卢卡找到底角空位的尼可史密斯三分命中。


问题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湖人在季前赛中设置的以挡拆为主体的战术还是很丰富而且还有想法的——这符合雷迪克此前留给我们的印象:他喜欢一些更多元化、更现代、更有上限想象空间的东西,而不只是简单直给。(就像上赛季他对戴维斯的改造一样)

但更“复杂”,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磨合与默契。

虽然我并不怀疑湖人具备这样的球商与潜力,但季前赛,他们在一些“基础部分”出人意料地暴露出来的一些隐忧,也值得我们在常规赛初段注意——比如,6场季前赛和许多场训练之后,里夫斯和东契奇似乎还没弄明白怎么给艾顿喂饼。

季前赛,德安德烈艾顿出战了5场比赛,场均上场24.2分钟,但只有8.8分,尤其空中接力,两场比赛只成功了一次。

更多参与处理球无法成为他得分下降的借口——他就是很明显的和卢卡小里缺乏默契(当然这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上面我们已经看过了两个回合,接下来我们再来复盘一些回合:

挡拆后,艾顿选择了一个后转身,后转身的速度会比前转身更慢,接球的角度和方式也会不同,但卢卡和艾顿没有形成很好的默契——短挡拆的窗口转瞬即逝,卢卡降速等他但最终还是没等到觉得可以传球的窗口,最后只能撩起来造个犯规;

转换进攻中的二打一配合,无需掩护,今年更加灵动的卢卡已经用运球摆脱了防守并且吸引到了马鲁阿奇的协防——在马鲁阿奇离开中路的那个瞬间,一个短暂的传球窗口出现了。但卢卡出球,艾顿这回却又跑得太快跑过了接球位置,险些失误,最后被小里救回。(但随后又是一个丑陋的篮下被马鹿摁帽,好在最后自己补进)

这个回合和上面那个回合合起来看,一个慢了、一个快了,很明显的缺乏默契。

接下来一个回合,艾顿打先给小里掩护、再给卢卡掩护+下顺的“Hawk”战术——这个回合个人感觉卢卡的空接已经喂的很好了,但艾顿就是莫名其妙错过了接球窗口。

接下来是一个戈塔特掩护——卢卡最喜欢的战术。但我们同样能很明显的看到问题:艾顿第一道掩护质量虽然不错、也确实做了戈塔特掩护的动作——可他下顺的慢了一点。

他做的更像是一个给快速后卫做的戈塔特掩护——默认后卫是能够凭速度过掉对手的,他只需要挡住护框人就行了——但卢卡喜欢中锋在戈塔特掩护时下顺的更快,直接帮他“清出一条路线”。

当然,你要说这回合是卢卡自己的选择问题也可以。但反正就是——缺乏默契。

换成里夫斯等其他球员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传高吊球的水平本来就不高,再加上没有默契,前几场没有卢卡的比赛,艾顿完全成了“人类空接失败精华”。

虽然在一些场次中,湖人的持球人们利用短挡拆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短挡拆,本质上是一种以无法保证效率为代价、强行为艾顿提升产量的方式——卢卡不在场时,采取这个方式进攻没问题,但卢卡在场时,短挡拆的效率比起卢卡自己持球就显得不够看了。(短挡拆对于卢卡这个级别的球员来说,其实是削弱了他们中路威胁的)

而到了对阵国王的季前赛收官战,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湖人的开场战术就给艾顿设计了由卢卡肘区策应,艾顿借文森特背掩护切入空接的无球版“stack”——但是这个回合即便战术意图达到了(对手小个换防)可还是没能完成空接。

这个回合则是传球人的问题——通过Iverson+底线的cross掩护,艾顿已经在篮下获得了一个完美的接球机会——可负责发牌的斯玛特错过了这次传球。(最终这个回合变成了八村单打)

卢卡在double drag中也和艾顿再次出现了不默契的击地传球失误。

“如何利用艾顿的掩护下顺开发出三核的理论进攻上限”,对于这个复杂命题,季前赛的湖人甚至还没有解决好第一步的问题——如何先让艾顿达到自己的最好版本?

我还记得本赛季前,各个平台都有帖子让大家对艾顿新赛季的数据做预测,大部分人有猜16+10、有猜18+10、有猜20+10的——从中可以看出,“所有人”——我的意思是即便是那些没那么看好湖人的人,也对艾顿本赛季的个人发挥有一个高预期。

一名曾打出过顶级挡拆下顺履历、拥有状元天赋的26岁球员,怎么可能和卢卡-东契奇打球而不获得数据提升呢?就连海斯上个赛季都吃撑了......

但现在,问题摆在我们眼前。

艾顿是湖人这个阵容中预期第四好的球员,在体系中地位的稳固程度或者说重要性甚至可能达到前三级别——没有人猜到他这个点会出进攻方面的问题,但季前赛艾顿和队友间的化学反应确实还没达到我们对他的预期。

艾顿是一名攻强守弱的中锋,他的比赛价值主要就是通过得分以及垂直威胁来实现的——如果他在进攻端达不到预期,整体贡献就会与预期中偏离非常远。

我相信卢卡和艾顿最终能够找到解决方法——而这也是湖人想要成为强队行列所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与艾顿同样需要搞清楚如何更好融入体系的还有拉拉维亚——拉拉维亚是这个夏天被寄予厚望的一笔签约,他有理论上非常适配湖人队的技能组:

定点突投、处理球、无球移动、进攻篮板、快攻、防守端擅长对三号位/作为四号位脚步比八村更敏捷等等......他本人更是夸下海口要“成为湖人需要的3D,每晚防守对方的头号球星”。

季前赛,湖人将他融入了各种战术(能看得出对他技能组的期待),但在卢卡出战的两场比赛他并未如想象中般迅速的与卢卡产生化学反应——湖人需要他更稳定的命中三分(季前赛三分命中率23%)、用更多切入拉开空间以及提升产量、更好的防守外线球员。但目前为止,拉拉维亚并未做到这些。

我期待随着磨合,他能够在阵容中做出更多贡献。

接下来说说防守端。


防守端

事实上,虽然我们说新援带来的改变首先【呈现】在进攻端——但等到一切磨合完毕,湖人队本赛季防守端的改变应该还会大于进攻端。

上赛季湖人的防守体系是非常特殊的。哪怕放在全联盟甚至多年的范畴也是如此。

贾克森-海斯只是个伪首发,虽然他常规赛防得不错,但湖人防守体系的真正精髓体现在“死亡五中”阵容的时候——那是一套虽然每个位置体型相似,但是并不具备传统无限换防能力(因为多人不具备外线单防抵抗力)的阵容,可雷迪克凭借着一套神奇的盯人混合联防(这个体系我写过太多篇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硬是做成了“无米之炊”:

虽然从数据上湖人后半赛季防守效率只是联盟第17,但这是他们在阵容中可能三个位置都是传统功能定义上“漏洞”的情况下做到的。

虽然那套防守体系如果要划定义,可能要归属到“box-1”或者“Amoeba”这类Junk defense里面(junk defense,垃圾防守,一些混合盯人和联防的混合防守体系的统称。共同特点为"放弃很多同时得到很多",有点‘邪修’的意思在里面)——但就像雷迪克说的一样,那确实是一套很成熟的防守体系(基于他们当时的配置而言)。

功过褒贬都无所谓了,俱往矣。

事实证明了Junk defense并不能帮助湖人队走到最后,而今夏随着DFS的离队、五小瓦解,这套防守体系也应该随之成为过去式了——如果没有的话,则说明湖人的配置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季前赛湖人确实还是使用了一些上赛季的防守,我认为这是他们还没搭建好新体系的标志)

而至于新防守体系——关键就在于斯玛特、艾顿和拉拉维亚这些新援。(当然老球员也需要改变他们的一些习惯,这可能要求他们做得更多)

艾顿的加盟和海斯的回归,意味着湖人会更多打一大四小——更依赖传统意义上的中锋护框,而季前赛艾顿和海斯均表示他们对此做好了准备。

斯玛特、文森特、范德比尔特、拉拉维亚是湖人的“领防组”——是用以搭配护框中锋的领防型球员,需要在外线提供一定的抵抗能力。

里夫斯、东契奇是这个体系中被从对位上保护的球员——但他们被点名时得到的保护则不会比上赛季更多,这需要他们也提供更强的抵抗力——里夫斯有这个履历,而卢卡在减重后欧锦赛和季前赛也表现不错。

八村、勒布朗、卢卡是体系中的“协防者”——他们在这一定位上的完成度不高,但其实湖人相当需要这个角色。

25-26赛季,我的预期是在防守资源提升后,湖人会守更多传统的人盯人/联防以及使用更传统的防挡拆策略——Junk defense对体能要求很高,不应该再成为82场常规赛中的主要防守策略。

但“重归传统”,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是——虽然湖人的防守资源比上赛季好了一些,但是放在全联盟的范畴内依然不够看,而且意味着东、詹、里三核在防守端的不兼容会被放大——他们很可能是一支防守上限更低,甚至反映到防守效率上比上赛季更差的球队。

这个难题究竟有多难解,最终能解成什么样子,要依靠全部球员的努力——只有这样,他们可能才能赢得在这个赛季里让球队投入未来资产的决心。

多的不说了,来看一些季前赛呈现的防守亮点和问题。

因为季前赛人员不齐以及防守体系磨合尚且处于初期,我不做过度的解读,这个部分只挑了两个我认为重要的观察点来呈现,分别是:

优点:斯玛特的防商带来的积极影响;

缺点,艾顿的位置感和兼顾一防二问题;

先看优点。


斯玛特的防商

斯玛特的脚步速度比起巅峰时期略有退化这点大家是知道的,但他依然是不错的单防和领防人——单兵防守的回合有好有坏,就不展示了,总之整体依然是相当正面的防守人。

而从湖人签下他的第一天起,我对他的最大期待就是成为防守端的领袖以及粘合剂,利用他的防守智商,通过沟通指挥以及做各种各样的小事来增幅整体的防守。

季前赛,他在这方面达到了我的预期。

这个回合,湖人破坏了太阳的stack,功臣是谁?是斯玛特。

布朗尼时机上在掩护时已经吃到掩护失位,有点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在尝试不可能的回位——斯玛特立刻手指背掩护外弹的球员示意他换防,同时自己接管持球挡拆的古德温。成功化解了一次防守端危机。

里夫斯在对抗Re-screen(重置掩护)时有失位的迹象,斯玛特立刻上来夹击——这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太阳季前赛的持球人出球能力不够强,而斯玛特的对位人是古德温。果然,控球的太阳后卫无法完成更高级的skip pass(跳过一次传球的目标直接找更远端),而这个时间完全够斯玛特完成回位X-out——可惜克内克特犯规,而斯玛特在这次犯规后立刻开始对他进行指导。

然后下个回合,在防守stack掩护时,斯玛特和克内克特就做出了不错的沟通——斯玛特这样的球员,能在漫长的赛季里不断提升球队尤其是球队年轻人的防守习惯,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对阵国王的比赛,卢卡的close out被攻击,但斯玛特在侧翼提供了高质量的刷卡协防。成功破坏了对手的突破。

国王打ram+stack,东契奇防守沟通失误,放空了外弹的射手,只能无奈摊手——但弱侧斯玛特早已炮弹般扑出,用一个距离控制完美的扑防弥补了这次防守失误——这个回合,斯玛特在做的完全是责任之外的事情,但这正是他的价值所在。

这也是我觉得季前赛斯玛特最棒的一个防守回合。(胜过一切他的单防高光)

国王pindown后中锋假手递手,借拉文的反向背挡试图攻框——斯玛特直接提前预判,提前站位造成中锋进攻犯规。

这个回合,先是挤过掩护防切出的射手——射手反跑打Ricky,斯玛特意识到自己失位,立刻指挥换防,八村心领神会。强侧的动作完全防住了,而最后在对手投篮出手后,斯玛特立刻切入篮下抢篮板的动作也是他可以给湖人球员做出的表率。

国王打pistol+DHO,斯玛特连续指挥换防+适时挤过掩护,一个人就将湖人上线的防守梳理的清清楚楚,最后形成一次团队好防——挤过掩护的快腿单兵当然重要,但经验丰富同时腿脚不吃亏的指挥官也同样关键。(比如2020年的湖人,就是隆多勒布朗担任斯玛特的角色,卡鲁索波普们担当"年轻的快腿")

总而言之,对于斯玛特季前赛的表现我个人很满意——希望他处理好跟腱炎的“亚健康”。就像我在他签约时所写的一样,这是一笔令人惊喜也非常关键的签约,能得到他太好了。


艾顿的站位问题

艾顿的评估要比斯玛特更复杂一些。首先,中锋在盯人体系中的重要性本身就大于后卫,他所代表的是整个防守体系的上限——而艾顿在季前赛中,虽然护框积极性有了一些提升,但一些本能的问题还是频频暴露出来。

首先,先夸奖一下艾顿的积极性和尺寸:

在季前赛中,艾顿干扰出手的欲望有明显提升。虽然季前赛缺乏细化数据,但我们还是能从一些基础数据中看到这一点。季前赛,艾顿场均送出1.8个盖帽,比他生涯场均的1.0次盖帽有了巨幅提升——而这还只是24分钟的数据。

在赛季前采访中,艾顿信誓旦旦:“我想向球队证明,我在防守端的投入比进攻端更多。就像我一直说的,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数据。湖人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守护篮筐、终结对手的进攻回合。说实话,盖帽和担任防守支柱的感觉很棒,队友们的回应也让我很享受。”

“我要努力扛起这份责任,让全世界和整个联盟都知道:我是湖人队的中锋,是这支球队的防守支柱。”

他确实不止是说空话。而显然,季前赛对手的天赋层级较低,也放大了他在正面护框时的尺寸优势。

但即便艾顿已经很积极,还是有一些隐忧显现:

他在护框时不擅长做判断,很难兼顾一防二——也就是说,他为队友“兜底”的能力是存在比较明显上限的。

就像这个回合一样,艾顿常常只能顾到自己面前的第一个人,虽然有7尺身高,但在篮下的覆盖能力是比较差的,反应比较偏“本能”,很难兼顾一防二。

在对阵太阳的比赛中,他多次因此被马鲁阿奇骑脸输出:

一个在防挡拆中位置感不够好的典型案例。

他不太能准确的判断持球人的意图依靠选位兼顾一防二,如果他判断上线持球防守需要他的帮助,他基本就无法再兼顾下顺人了——这也就意味他在提供保护的同时,也比顶级护框内线更吃底线协防人的保护。

有时会因为试图盖帽而被持球人轻易晃起,导致失去身后的防守位置。

一旦注意集中在持球球员身上,转身后再找下顺球员,就常常找不准起跳的步点和护框位置。

也会比较吃掩护,防商一般,这个回合被ram挂住后没有任何的沟通指挥,导致对手大空位三分。

艾顿给我的感觉,不是他不能护框,而是他的防商和习惯确实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能一人搞定一切的“中锋协防核心”——他可以护框,但他同样也非常需要上线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需要底线协防人能help the helper,有时需要别人指挥/提醒。(不过他在太阳时的沟通好很多,可能还是有些不熟悉的原因?)

那他在什么时候表现最好?

上线没有被完全过掉——他不用兼顾一防二可以直接回收,这时候马鲁阿奇再想在他头顶空接就不容易了。(这个回合拉拉维亚也提供了一定保护)

在艾顿沉退防挡拆持球人时,如果领防球员能及时卡住下顺中锋的路线、同时底线协防人积极的tag收缩——艾顿的整体防挡拆就会显得好很多——因为他其实算个移动能力还不错的中锋,不是那种木桩型沉退人,挡拆持球人想在一个短距离过掉他其实是不容易的。

这个回合湖人的整体轮转做得也非常好。

斯玛特在被掩护挂住后展现非常好的习惯,顺势就卡死了马鲁阿奇的下顺路线,而底线太阳不合时宜的切入也把东契奇带到了协防位置上,进一步压缩了马鲁阿奇的空接空间——艾顿和突进来的持球人1v1,直接大帽对方。

艾顿不能执行延误吗?其实作为一个从他太阳时期看过来的球迷,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个移动相当敏捷,能执行大量延误的中锋——当年他延误库里的很多回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艾顿的延误毫无疑问是需要高质量底线协防的帮助的。

当然,也没有哪个内线真的能延误而完全不依赖底线协防。

艾顿斯玛特再次防出精彩回合——只要领防人足够难缠,艾顿完全具备提供一些干扰保护的运动能力和天赋。

总而言之,通过季前赛,我们可以看出艾顿干扰投篮的欲望明显增加了,这件事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艾顿的积极性增强、护框频率提升,肯定比他主观能动性低、有时会放弃护框的时候更好;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艾顿尽管积极性提升,依然是一个防商较低、本能较差的球员:

更强的干扰投篮欲望。有时反而会放大他位置感的问题,让他更多的漏掉身后——球队需要比对手更快的意识到这点,为他提供更具体、更稳定的帮助,才能和艾顿形成“互利互惠”——否则,频繁的顾此失彼就可能让艾顿陷入犹豫乃至崩溃。

(至于能不能做到,我只能说必须尽量去做,能力上限归能力上限,但是布置必须明确且正确——这一定会帮助到球队。而剩下的“能力上限”部分,则要看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竞争力以及球队有没有魄力/运气去提升能力上限了)

湖人本赛季归根结底是一支防守天赋较差、防守弱环较多的球队,他们很难凭借单兵能力搞定一切,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协防、也需要搞清楚到底该如何协防、如何轮转、如何Help the helper。

这很大程度上与默契和纪律性相关,但纪律性和默契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尤其是考虑到这是一支新人和年轻球员较多的球队。

在赛季初期,他们的防守很可能不会很好,但我预期,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而且在做正确的联系,随着赛季推进,他们的防守将会越来越好——就像欧锦赛的斯洛文尼亚队一样。

新赛季的湖人其实真的和欧锦赛的斯洛文尼亚很相似——他们都没有足够顶尖的防守天赋,但他们有愿意投入防守的球员、有一定的尺寸、有能够在防守端担任领袖,强调纪律性、注入强硬和团结基因的老将。

而我在欧锦赛分析中送给斯洛文尼亚队的那句话,现在也送给他们——名帅鲍勃-奈特说过的:

“Defense all about helping”。

当湖人队搞清楚该如何彼此帮助,他们会成为一支合格的防守球队的。

(至于退防与联防,这两项更考验默契,季前赛湖人甚至做不到人员齐整,这里就不以小样本数据展开分析了,我们留到之后再说)


总结

对于洛杉矶湖人来说,这可能是自2021年之后最激动人心、也是最不可预测的一个赛季——各种故事的交织,编织成了一个拥有无数条分岔路可能通往不同未来的路口。

他们最终会走向何方?

新赛季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你耐心读完文章,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阅读 6277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378995945

亮了(135)
查看回复(1)
回复

我去 这才是真正的篮球博主 写这么长

discusser-avatar

詹皇神武

亮了(67)
查看回复(5)
回复

等老詹回来会好不少

discusser-avatar

Nickkkyy

亮了(45)
查看回复(3)
回复
虎扑JR2083623641你看看他们仨吃了多少薪资空间下去再说啊,上赛季太阳就这样啊,三傻头(比尔暂且算进去)能得分,防守就拉稀,还把薪资空间占满了,你给角色球员那么点儿钱,还让人家三分防守样样精通,湖人又抠抠搜搜收起

不懂就问,里弗斯才吃多少薪资?湖人顶多就是詹姆斯和077工资高吧,詹姆斯本来防守就不专注,加上年龄大了,防守端发力是不太可能的,077防守本来就差,那依靠角色球员不是应该的吗?另外我寻思八村范德彪文森特这些钱也不少啊,怎么光拿钱还不嫩指望你防守?甚至还有个拿着千万年薪的场均两分的三分诈骗犯在底下坐着,我寻思湖人角色球员工资也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