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恩怨史(上):乔丹与好友反目成仇,科比、詹姆斯为家人与队友决裂
不同于其他体育赛事常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奉为圭臬,NBA的江湖法则却透着一股极致的“矛盾感”。它奉行的是“场上是生死对手,场下可称兄道弟”的独特逻辑。在这里,球员一旦踏上赛场,便只有胜负二字,此时什么友谊、什么兄弟情,在比分和胜利面前通通都得靠边站,哪怕对面是亲爹也不行,该较真绝不手软。不信你去问问小里弗斯,当年他是怎么鼓动裁判把他爹老里弗斯罚下场的。不过到了场下,双方可能马上就会和好如初,找个地方推杯换盏。当然,这个你也可以问小里弗斯,他爹老里弗斯回家是咋一边举杯,一边踢他屁股的,边踢还边说:“小兔崽子,反了教了你还,我突突了你道格太阳的……道格?”
似这般场上剑拔弩张、场下一笑泯恩仇的戏码,在NBA屡见不鲜。不过并非所有恩怨都能轻易消解,有些球员因场上的恶意犯规、场下的利益纠葛,或是触及底线的言行,彼此的关系彻底冰封,成了篮球江湖里“老死不相往来”的典型。若问这些“冤家”都是谁?且听我一一道来。
提到NBA的恩怨史,迈克尔·乔丹与以赛亚·托马斯的纠葛,绝对是绕不开的“史诗级大戏”。这段恩怨不仅贯穿了两人的职业生涯,甚至在退役多年后,仍因“GOAT之争”再度升温,堪称NBA史上最持久的“宿敌范本”。
故事要从1985年的全明星赛说起。彼时的乔丹还是个刚进联盟的新秀,却凭借着超凡的身体素质和无解的得分能力,迅速在联盟掀起一阵“飞人旋风”。他场均能砍下28.2分6.5篮板5.9助攻,不仅当选年度最佳新秀,更以超高人气入选全明星东部首发。要知道,在那个巨星云集的年代,一个新秀能挤掉众多老将跻身全明星首发,足以见得乔丹的魅力。但这份“锋芒毕露”,却刺痛了当时的东部巨星以赛亚·托马斯。
托马斯彼时已是联盟顶级控卫,作为活塞“坏孩子军团”的核心,他早已在联盟站稳脚跟,更以“球场指挥官”的身份自居。在他看来,乔丹不过一个毛头小子、愣头青,刚进联盟就如此“出风头”,显然是“不懂规矩”。恰好赛前在电梯里,乔丹因专注于准备比赛,未主动向托马斯打招呼,这让本就心存不满的托马斯找到了“发难”的理由。他对外宣称乔丹“傲慢无礼”,并暗中联合东部明星队的其他球员,达成了“不传球给乔丹”的默契。
于是,在那届全明星赛上,我们看到了极具讽刺性的一幕。作为首发球员的乔丹,全场出战22分钟,却只得到9次出手机会,最终仅拿到7分2篮板2助攻,是所有首发球员中唯一出手数未上双的。整场比赛,乔丹仿佛成了球场上的“透明人”,队友们宁愿将球传给角色球员,也不愿递到他手中。这场“孤立事件”,成了两人恩怨的起点,也让乔丹第一次见识到了NBA江湖的复杂与残酷。
这仅仅是矛盾的开端,真正让两人关系彻底恶化的,是随后一系列围绕“利益与尊严”的冲突。不久后,一件关于商业肖像权的事情,让托马斯颜面尽失,也让他将所有怨气都撒到了乔丹身上。
当时,纪录片《球场就是天堂》的制片人计划制作一款印有NBA球星头像的纪念徽章,初步选定乔丹作为核心人物,并开出了5万美元的肖像权费用。然而,负责项目的主管公司却对此表示不屑,直言:“如果要花5万美元请乔丹,我们不如花同样的钱请名气更大的托马斯,甚至可以做一套包含6位明星的徽章套装。”这番话传到托马斯耳中,让他颇为得意,当即表示愿意合作。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最终制片人经过权衡,不仅坚持选择乔丹作为核心,还将肖像权费用提高到了40万美元。这一数字在当时堪称天价,也侧面印证了乔丹的商业价值已远超托马斯。
托马斯内心的嫉妒与不甘可想而知。不过在资本面前他无力反驳,只能将这笔账记在乔丹头上。不久后,机会来了。当时一家电视台筹备了一场以乔丹为绝对主角的单挑表演赛,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宣传,还邀请了多位球星助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就在比赛即将举办之际,球员工会突然以“赛事未经官方批准,可能影响球员健康”为由紧急叫停。而彼时的球员工会主席正是托马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托马斯对乔丹的“报复”。他无法在球场上压制乔丹的光芒,便试图在赛场外的商业活动中给对方“使绊子”。
托马斯之所以处处针对乔丹,除了商业利益的竞争之外,还有一层更深的“心结”。托马斯是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从小就梦想着能为家乡的公牛队效力。1981年选秀大会前,他甚至故意在试训中“说错战术”,试图降低其他球队对自己的兴趣,以便能在选秀中被公牛队选中。然而命运却开了个玩笑,活塞队用榜眼签提前将他摘走,让他的“家乡梦”彻底破碎。如今,看着乔丹在公牛队一步步成长为超级巨星,带领球队走向巅峰,托马斯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我渴望的一切,被别人轻易得到”的嫉妒,也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梦想的遗憾与不甘。
对于托马斯的这些“小动作”,乔丹起初并未放在心上,他更在意的是球场上的胜负。真正让乔丹忍无可忍的是托马斯领衔的“坏孩子军团”在赛场上的“恶意防守”。为了限制乔丹的得分,活塞队专门制定了“乔丹法则”——简单来说,就是“能用身体对抗就不用技巧,能用犯规阻止就不轻易让乔丹突破”。在比赛中,活塞球员会对乔丹进行全方位的“围剿”,从后场接球开始,就有人贴身紧逼。突破时,会遭遇多人包夹,甚至不惜用“锁喉”“拽衣服”“下绊子”等脏动作阻止他得分。在1988-90赛季的东部决赛中,乔丹多次被活塞球员放倒在地,身上的淤青从未消退过。
即便如此,乔丹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带领公牛队在1990-91赛季东部决赛中4-0横扫活塞,彻底打破了“坏孩子军团”的垄断。然而比赛结束后,托马斯的举动再次刷新了乔丹的认知。当公牛球员走向活塞队球员准备握手致意时,托马斯却带领着活塞众将一言不发地径直返回更衣室,连基本的赛场礼仪都不顾。这一幕让乔丹彻底看清了托马斯的“真面目”,在他看来,托马斯不仅没有“球品”,更没有“人品”。“竞技体育可以有竞争,但不能没有尊重。他的行为,让我觉得之前的对抗都变得毫无意义。”乔丹后来在采访中说道。
从此,乔丹开始了对托马斯的“全面反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男篮决定组建历史上第一支由NBA职业球员组成的“梦之队”,乔丹作为绝对核心入选。当他得知美国篮协有意邀请托马斯加入时,当即提出了“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强硬要求。美国篮协起初试图调停,毕竟托马斯也是当时的顶级控卫,实力毋庸置疑。可乔丹的态度异常坚决:“如果托马斯在这支队伍里,我会考虑退出。我无法和一个不尊重比赛、不尊重对手的人成为队友。”
最终,美国篮协为了确保“梦之队”的完整性和竞争力,选择了妥协——托马斯遗憾落选。对于托马斯而言,这无疑是职业生涯的一大遗憾,他失去了随队夺冠、在世界舞台证明自己的机会。而这一次“落选事件”,也让两人之间的梁子彻底结死,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
不过,两人的关系也曾出现过“破冰”的迹象。2003年全明星赛,乔丹迎来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全明星之旅,而当时的东部明星队主教练,正是托马斯。为了给乔丹的谢幕演出画上圆满句号,托马斯在战术安排上特意为乔丹创造机会,甚至在最后时刻设计战术,让乔丹有机会完成绝杀。虽然最终乔丹的绝杀未能命中,但这场比赛过后,不少人认为两人的恩怨或许已经“翻篇”。2009年,乔丹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托马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典礼,并在致辞中对乔丹的成就表示认可,两人还在台下拥抱致意。这一幕,被媒体解读为“世纪和解”。
可谁也没想到,随着近些年来乔丹和詹姆斯的“GOAT之争”愈演愈烈,托马斯再次“站到了乔丹的对立面”。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质疑乔丹的“GOAT”地位,称“詹姆斯比乔丹更全面,更能带动队友”、“乔丹的成功离不开皮蓬等队友的帮助,而詹姆斯能在不同球队都带领球队夺冠,这更难能可贵”。这些言论,彻底激怒了乔丹。在2020年播出的纪录片《最后一舞》中,乔丹首次公开谈及与托马斯的恩怨,直言:“他就是一个混蛋。当年的孤立事件,还有后来的那些小动作,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现在说这些话,只是出于嫉妒,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永远活在我的阴影下。”
自此,乔丹和托马斯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再度降到了冰点。直到如今每每提起对方,两人的言语中仍透着一丝“火药味”。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恩怨,或许会成为NBA历史上最难以化解的“宿敌故事”。
如果说乔丹与托马斯的恩怨是“源于竞争与嫉妒”,那他与查尔斯·巴克利的关系,则充满了“遗憾与惋惜”。作为“84钻石一代”的3号秀与5号秀,乔丹和巴克利从进入联盟开始就因“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场上对手,场下兄弟”的典范。可谁也没想到,这段持续近30年的情谊,却在2012年因一句“公开批评”彻底破裂,如今十多年过去,两人形同陌路,再也没有过任何交流。
1984年NBA选秀大会后,乔丹加盟公牛,巴克利入主76人,两人很快就在赛场上相遇。作为同届新秀中的佼佼者,他们之间的对决总是充满看点。乔丹飘逸灵动,巴克利勇猛强悍,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赛场下,两人却因为“性格相近”成了好友。他们都爱开玩笑,都对篮球有着极致的热爱,也都有着不服输的韧劲。
在职业生涯初期,两人的友谊在一次次“场上厮杀”中不断加深。1989-91两个赛季,乔丹带领的公牛连续两年在东部半决赛中淘汰巴克利领衔的76人。每次比赛结束后,巴克利都会主动找到乔丹,笑着说:“小子,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我一定会赢你。”而乔丹则会拍着他的肩膀回应:“随时奉陪,不过你可能永远赢不了我。”1992-93赛季,巴克利转会太阳,迎来职业生涯巅峰,他场均砍下25.6分12.2篮板5.1助攻,不仅当选常规赛MVP,还带领太阳一路杀进总决赛,而他们的对手,正是乔丹领衔的公牛。
那轮总决赛,堪称NBA史上的经典对决。乔丹场均轰下41分8.5篮板6.3助攻,巴克利也不遑多让,场均贡献27.3分13篮板5.5助攻。最终,公牛以4-2击败太阳,乔丹夺得职业生涯第一个三连冠,而巴克利则遗憾错失总冠军。赛后,媒体纷纷渲染两人的“矛盾”,称“巴克利因输给乔丹而心怀不满”。可事实却是,比赛结束当晚,乔丹就主动邀请巴克利共进晚餐。在餐厅里,两人喝着红酒,聊着比赛中的细节,丝毫没有“对手”的隔阂。“我们是兄弟,比赛的胜负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巴克利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
除了赛场上的相互尊重,两人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着“兄弟情”。1993年,巴克利与耐克公司洽谈球鞋合同时,一度因“现金报酬过低”犹豫不决。乔丹得知后,特意找到巴克利,认真地对他说:“别只盯着眼前的现金,耐克的股票潜力巨大,你应该争取更多的股票期权。相信我,这会让你在未来赚得盆满钵满。”巴克利听从了乔丹的建议,在合同中增加了股票期权条款。后来,随着耐克公司的市值飙升,巴克利凭借这些股票赚了数千万美元,远超当初的现金报酬。“乔丹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他不仅是球场上的对手,更是生活中的大哥。”巴克利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此事,言语中充满感激。
1993年10月,乔丹的父亲詹姆斯·乔丹因意外去世,这对乔丹是巨大的打击。他甚至因此宣布退役,短暂转行棒球。在乔丹最痛苦的那段时间,巴克利是第一个赶到乔丹身边的好友。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陪着乔丹,帮他处理父亲的后事,在他情绪崩溃时给予安慰。“当时我能做的,就是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巴克利回忆道。而乔丹也将这份情谊记在心里,在后来的采访中,他称巴克利是“最值得信任的兄弟”。
可谁也没想到,这段“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情谊却在2012年戛然而止。导火索是巴克利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公开批评乔丹作为山猫队(现黄蜂队)老板的“管理能力”。当时,乔丹已经退役多年,成为山猫队的大股东兼总裁,但球队的战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2011-12赛季,山猫队仅取得7胜59负的战绩,创下NBA历史最差胜率纪录。作为篮球评论员的巴克利,在节目中直言:“乔丹作为球员是历史最佳,但作为老板,他做得一塌糊涂。他身边那些高层都是只会阿谀奉承的人,根本没有真正的管理能力。如果他不尽快解雇这些人,山猫队永远不会有起色。”
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媒体认为巴克利的批评“一针见血”,但乔丹却对此极为不满。在他看来,巴克利作为自己的好友,即便有意见,也应该私下沟通,而不是在公开场合“抹黑”自己。“如果他重视我们的关系,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批评我。他的行为,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友谊变得很廉价。”乔丹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
不久后,两人在一次NBA活动中相遇,乔丹主动走到巴克利面前,质问他为何要“公开拆自己的台”。而巴克利则认为自己的批评“出于真心”,并没有做错什么。“我只是说出了事实,我希望你能做得更好,这有什么错?”巴克利回应道。两人因此爆发激烈争吵,不欢而散。自此,他们再也没有过任何联系。无论是公开活动还是私下场合,两人都刻意避开对方。
2021年,NBA举办“75大巨星”颁奖典礼,乔丹和巴克利都入选其中。在典礼现场,两人座位相隔不远,却全程没有任何交流,甚至没有眼神接触,完全像两个陌生人一样。这一幕着实让不少球迷感到惋惜。曾经“84钻石一代”的兄弟,如今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今,巴克利依然活跃在评论界,偶尔还会提及乔丹,但言语中已没有了当初的亲近;而乔丹则专注自己的事业,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巴克利。这段因“公开批评”而破裂的友谊,或许会成为两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2003年夏天,对于卡尔·马龙而言,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位在爵士队效力了18年的传奇大前锋为实现“冠军梦”,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效力多年的爵士,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洛杉矶湖人,与科比、奥尼尔、佩顿组成“F4”冲击总冠军。彼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马龙“晚年圆梦”指日可待,可谁也没想到,一场因“轻浮言论”引发的风波,不仅让他与科比反目成仇,更让他的冠军梦彻底破碎,最终黯然退役。
马龙加盟湖人时,虽已是联盟的“老将”,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在爵士队的最后一个赛季,他场均还能贡献20.6分7.8篮板4.7助攻,依然是联盟顶级的内线。湖人管理层之所以签下他,就是看中了他的经验和内线防守能力,希望他能帮助球队在季后赛中走得更远。而马龙也对这次加盟充满期待,他曾公开表示:“我来到湖人,就是为了总冠军。我愿意为球队做出任何牺牲,哪怕只是作为替补出场。”
加盟湖人后,马龙很快就融入了球队。他与奥尼尔组成的内线“双塔”,成为联盟其他球队的噩梦。在进攻端,他的中距离投篮和背身单打,为湖人提供了稳定的得分点。常规赛期间,湖人取得56胜26负的战绩,位列西部第二。所有人都对他们的季后赛前景充满信心。可就在赛季中期,一场意外的“言论风波”,彻底打乱了球队的节奏,也让马龙与科比的关系降至冰点。
那是一场湖人对阵雄鹿的比赛,马龙因膝盖伤势无法上场,只能坐在场边观战。巧合的是,他的座位不远处,正是科比的妻子瓦妮莎。或许是在场边无聊,或许是一时冲动,马龙主动凑到瓦妮莎身边,先是露出笑容说道:“你应该给我一个拥抱。”面对这位球队的“老大哥”,瓦妮莎出于礼貌,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并未回应。可马龙却没有就此打住,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带有挑衅和冒犯意味的话:“墨西哥小妞是我的菜。”
要知道,瓦妮莎是墨西哥与爱尔兰混血,“墨西哥小妞”这一称呼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歧视色彩,而后半句更是赤裸裸的轻浮暗示。这句话彻底惹怒了瓦妮莎,她当场脸色大变,随即起身离开座位。比赛结束后,瓦妮莎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科比。
彼时的科比,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与瓦妮莎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得知妻子受到冒犯后,科比瞬间怒火中烧。他本以为马龙是值得信任的“前辈”,却没想到对方竟会对自己的家人说出如此无礼的话。据当时的知情人士透露,科比得知消息后,当即就要冲到更衣室和马龙“讨说法”,幸好被队友和教练及时拦住,才避免了冲突的升级。
虽然马龙事后通过媒体向瓦妮莎和科比道歉,称自己“只是开玩笑,没有恶意”,但科比根本不接受这份道歉。在他看来,尊重队友的家人是底线,马龙的言论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原则。从那以后,科比与马龙在球队中的关系变得异常尴尬。训练中,两人几乎零交流;比赛中,也很少有战术配合。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湖人F4”,因为内部矛盾开始出现裂痕。
2004年季后赛,湖人虽然磕磕绊绊地闯进总决赛,但内部的矛盾早已暴露无遗。面对活塞队的“坏孩子军团2.0”,湖人在总决赛中以1-4惨败,马龙的“冠军梦”再次破碎。赛季结束后,马龙成为自由球员,他本想继续留在湖人,再拼一个赛季,但科比的态度彻底断绝了他的念想。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科比被问及“是否希望马龙回归湖人”,他毫不犹豫地表示:“马龙不会回湖人队,这是我的一种直觉。湖人队现在人人都练得很刻苦,比赛也很卖力,谁都不愿让肩膀上有个人压着自己。如果他回来的话,大家都会消失。”这番话看似委婉,实则是公开表态“不欢迎马龙回归”。
最终,马龙在2005年正式宣布退役,带着“无冕之王”的遗憾结束了19年NBA职业生涯。而他与科比的关系,也随着这次退役彻底画上句号。此后多年,两人从未在公开场合有过任何互动,甚至在名人堂典礼等重要场合相遇时也只是擦肩而过,连基本的问候都没有。对于马龙而言,那句轻浮的言论,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冠军梦,更让他与科比的“战友之情”化为乌有,成为职业生涯最不堪的一笔。如今,斯人已逝,科比不在,就算马龙有心和解,也再没有机会了。
2010年的东部半决赛,对于詹姆斯而言,是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时刻之一。彼时的他正处于巅峰期,不仅蝉联常规赛MVP,更带领骑士打出61胜21负的联盟第一战绩,距离总决赛也仅一步之遥。可就在骑士与凯尔特人鏖战的关键时刻,一条爆炸性的流言突然席卷整个联盟,“詹姆斯的母亲格洛丽亚与骑士球员德隆蒂·韦斯特存在暧昧关系。”这条看似荒诞的流言,不仅让詹姆斯瞬间心态崩盘,更直接导致骑士出局,甚至间接促成了他当年夏天的“决定一”,而他与韦斯特的“兄弟情”,也在这场流言中彻底粉碎。
詹姆斯与韦斯特的渊源,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韦斯特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骑士,凭借着稳定的三分投射和防守能力,很快成为骑士的重要轮换球员。由于两人都是后卫出身,在场下也有着不少共同话题,加之韦斯特性格随和,很快就与詹姆斯成了“好友”。他们会一起训练,一起参加球队活动,甚至在休赛期结伴出游。詹姆斯曾公开表示:“韦斯特是我在球队中最好的兄弟之一,我们之间有着绝对的信任。”
2009-10赛季,骑士的目标是冲击总冠军。整个常规赛,詹姆斯场均砍下29.7分7.3篮板8.6助攻,带领骑士一路领跑东部;韦斯特也有着稳定的发挥,场均贡献8.8分2.8篮板3.3助攻,是骑士外线的重要火力点。季后赛中,骑士与凯尔特人相遇东部半决赛,这轮系列赛堪称“火星撞地球”。凯尔特人拥有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三巨头”,骑士则以詹姆斯为核心,双方战得难解难分。
可就在系列赛第三场结束后,一条匿名爆料的流言突然在网络上发酵:“据内部人士透露,詹姆斯的母亲格洛丽亚与骑士球员德隆蒂·韦斯特有染,两人已秘密交往数月。”起初,这条流言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毕竟“球星的母亲与队友有染”的说法太过离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手的盘外招”,目的是扰乱詹姆斯的心态。
詹姆斯起初也并不相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直言:“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事情,完全是无稽之谈。我相信我的母亲,也相信我的队友,这种流言不会影响我和球队的专注度。”为了稳定军心,詹姆斯还特意在球队训练后召集队友,强调“要专注于比赛,不要被外界干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流言却愈演愈烈。先是有不知名的“知情人士”在社交媒体上添油加醋,描述所谓的“细节”;接着,前火箭球员、名人堂成员卡尔文·墨菲在一档电台节目中公开表示:“我听说这件事是真的,很多圈内人都知道。”墨菲的这番话,让流言的“可信度”瞬间提升,也让詹姆斯的心态开始动摇。
作为一名重视家庭的球员,母亲格洛丽亚在詹姆斯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吃了无数苦头。如今,母亲被卷入这样的流言漩涡,让詹姆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当时的骑士教练组透露,那段时间的詹姆斯“状态明显不对”,训练中常常走神,比赛中也失去了往日的侵略性,甚至在关键时刻出现低级失误。
系列赛第五场,骑士在主场迎来“天王山”。可詹姆斯全场14投仅3中,只得到15分,创下单赛季季后赛最低得分。最终骑士连输两场,大比分2-4不敌凯尔特人被淘汰出局。比赛结束后,詹姆斯独自一人坐在更衣室的角落,久久不愿离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疲惫,显然还未从流言的打击中走出来。
虽然事后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证明流言的真实性,韦斯特也多次公开否认,甚至通过律师发声明“辟谣”,但这场流言已经在詹姆斯心中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他无法接受自己最信任的“兄弟”,与自己最亲近的母亲被卷入这样的丑闻中。从那以后,詹姆斯再也没有与韦斯特有过任何联系。无论是在球队训练中,还是在公开场合,两人都刻意避开对方。
2010年夏天,詹姆斯做出了震惊联盟的“决定1一”,宣布将天赋带到迈阿密热火。虽然他在发布会上表示“离开是为了追求总冠军”,但不少媒体和球迷认为,那场“家庭流言”也是他选择离开骑士的重要原因之一。克利夫兰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他的“伤心地”,而与韦斯特的关系破裂,也让他对骑士的更衣室氛围失去了信心。
后来,韦斯特的职业生涯逐渐下滑,甚至因精神问题和财务危机流落街头。而一向以“乐善好施”著称的詹姆斯,却从未对他伸出援手。这与詹姆斯帮助其他退役球员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从侧面印证了那场流言对两人关系的毁灭性打击。对于詹姆斯而言,这场无疾而终的“兄弟情”,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不愿提及的伤痛;而对于韦斯特而言,这场流言不仅毁掉了他与詹姆斯的友谊,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文斯·卡特,NBA史上最伟大的扣篮王之一,以飘逸的扣篮和优雅的球风圈粉无数;布鲁斯·鲍文,NBA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恶汉”之一,以肮脏的防守动作和“垫脚”绝技让所有球员闻风丧胆。这两位风格迥异的球员,因为三次“垫脚事件”结下了深仇大恨,甚至上演了“卡特全场追打鲍文”的名场面,成为NBA赛场上“暴力恩怨”的典型代表。
卡特与鲍文的恩怨,始于2000年的一场常规赛。当时,卡特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效力于猛龙的他凭借着一次次惊世骇俗的扣篮,被誉为“半人半神”;而鲍文则效力于热火,已经开始以“肮脏防守”闻名联盟。那场比赛中,卡特在一次快攻中准备完成扣篮,鲍文在防守时故意将脚伸到了卡特的落脚点。幸好卡特反应迅速,在空中调整了姿势,才避免了严重受伤,但还是因为落地不稳扭伤了脚踝,不得不缺席了后续的几场比赛。
这次“垫脚事件”后,卡特并没有过多追究,只是在采访中表示:“鲍文的防守动作很危险,希望他能尊重对手。”可鲍文却并未收敛,反而将“垫脚”当成了防守卡特的“常规手段”。2004年,鲍文转会马刺,成为马刺“GDP组合”身边的重要防守悍将。在一场马刺对阵篮网的比赛中,卡特在一次三分投篮后落地,鲍文再次将脚伸到了他的脚下。这一次,卡特没能幸免——他重重地踩在鲍文的脚上,脚踝严重扭伤,当场倒地不起,足足在地上躺了好几分钟才被队医搀扶下场。
这次受伤,让卡特缺席了近一个月的比赛,也让他对鲍文的不满彻底爆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卡特愤怒地表示:“鲍文就是一个肮脏的球员,他的防守不是为了阻止对手得分,而是为了伤害对手。我希望联盟能对他进行严惩,否则迟早会有人因为他的动作而断送职业生涯。”可联盟最终只是对鲍文进行了口头警告,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处罚,这让鲍文更加肆无忌惮。
2005年,在一场马刺与篮网的常规赛中,鲍文第三次将“黑手”伸向了卡特。当时,卡特在右侧45度角持球准备投篮,鲍文紧贴防守。在卡特起跳投篮的瞬间,鲍文故技重施,悄悄将脚挪到了卡特的落脚点。随着卡特投篮出手,身体下落,他的左脚再次踩在了鲍文的脚上——这一次,疼痛感比前两次更加剧烈,卡特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连续三次遭遇恶意垫脚,即便是一向脾气温和的卡特也彻底忍无可忍。他强忍着脚踝的剧痛,从地上猛地站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怒火,朝着鲍文的方向冲了过去。鲍文见势不妙,转身就往马刺替补席跑,卡特则在身后紧追不舍,嘴里还怒吼着:“你今天别想跑,我一定要教训你!”
现场瞬间陷入混乱,双方球员纷纷上前阻拦,裁判也急忙吹停比赛,才勉强将愤怒的卡特拉开。即便被队友死死抱住,卡特仍挣扎着想要冲向鲍文,脸上的愤怒几乎要溢出来。这场“追打风波”,成为了当年NBA最热门的话题,也让两人的恩怨彻底公开化。从此,只要两人在赛场上相遇,必然会伴随着激烈的身体对抗和垃圾话互喷。
卡特曾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道:“那三次垫脚,每一次都可能毁掉我的职业生涯。尤其是第三次,我真的感觉自己要疯了,我无法忍受这种故意伤人的行为。”而鲍文则始终辩称自己的动作“只是正常防守”,从未承认过自己是故意垫脚。
尽管随着鲍文2009年退役,两人再也没有在赛场上正面交锋的机会,但卡特对鲍文的恨意从未消退。2020年,卡特在参加一档篮球节目时,被问及“职业生涯最讨厌的对手是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布鲁斯·鲍文,没有之一。他的防守动作是肮脏的,他不尊重篮球,也不尊重对手。”而鲍文在退役后担任评论员时,也曾暗指卡特“太矫情”,两人的恩怨,即便过了十几年,依旧没有化解的迹象。

我爱吹乔丹

生物的多样性网上到处是
互联网发达之前的老一辈球星风评还是太好了。要是放到现在,你都不敢想。

用户1328878980
一个是姓一个是名,还有詹姆斯在国外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