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室|马刺想用勇士的关键球战术绝杀勇士,反被追梦一招破解

renzhenheader
关注

37岁的库里面对青年军马刺,连续两场40+,也是赛季第三场40+,生涯第47次单场9+三分 ,带领勇士完成了对马刺的双杀。拿下比赛后,库里表示:“我知道外界可能喜欢我亮眼的数据,但这场胜利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像库里说的,他的数据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而球队的防守也是取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最后一个防守回合,便是勇士本场比赛防守端表现的集成展现——提前预判,及时换防,给予对抗,团队协作。

本场比赛有趣的一幕是,比赛最后6.4秒,马刺主教练米奇 约翰逊布置的绝杀战术,是库里之前绝平掘金的战术比赛中所打过的3/4场奔袭战术。

上图,勇士3/4 奔袭战术后,库里在前场对上换防慢了半拍的约老师完成三分命中,追平比分。

巧合的是,库里本赛季的第一个40+得分便是在这场对阵掘金的这场比赛中拿下的。

回到这场比赛最后6.4秒,暂停回来后,马刺球员上场后,就完成了“3/4场奔袭”战术的标志性落位——罚球区域的三人分散站位;福克斯则在后3/4场落位,作为奔袭人。

战术发起的第一步:马刺主教练米奇对这一战术做了微调。原战术大多时候,罚球线的无球跑位是诱饵,后场球员才是主攻。这一次,米奇对战术做了调整——第一步想打文班的挂掩护空接。战术:先是瓦塞尔自右侧向左侧底角跑动,清空弧顶区域。随后,罚球线的卡斯尔上提掩护文班空切篮下。这一步,勇士只要换防出现细节的失误,文班便能接巴恩斯边线发球完成篮下得分。

上图,在卡斯尔准备为文班掩护前一刻,防守对位卡斯尔的追梦,选择留在原地,与此同时大声指挥小佩顿换防。就这一下提前换防,米奇的文班空接计划落空。接下来,就是按既定套路,让福克斯进攻了。

因为追梦和小佩顿换防及时,小佩顿及时贴住了卡斯尔。于是既定战术卡斯尔的接球,再找福克斯配合的战术也被限制。巴恩斯只得将球发给后场的福克斯。福克斯后场持球推进到前场和卡斯尔进行挡拆配合的一刻,小佩顿再次与穆迪完成迅速的换防,形成1v1的防守局面。最后,福克斯单打小佩顿不中,勇士惊险收下比赛。

早在2022-2023赛季,灰熊就曾尝试过用3/4奔袭战术为莫兰特创造绝杀勇士的机会,最后被克莱及时换防补位防了下来。

个人印象中,最早使用“3/4奔袭”战术的便是是前绿军少帅史蒂文斯。在2015-2016赛季时,史蒂文斯为小托马斯制定的关键球战术。该战术初始打法如上图,罚球线交叉跑动后,移动到Logo的球员并不接球,而是直接掩护四分之三场的小托马斯接边线发球,奔袭上篮。

自史蒂文斯执教凯尔特人队开始,即便教练更替,每到关键时刻,凯尔特人都会用该战术为塔图姆制造最后一攻的机会。上图,战术创造出一大片防守真空地带后,塔图姆四分之三场位置加速奔袭,接队友传球后,扣篮打进关键球。

2016-2017赛季,“3/4奔袭”战术就成为德安东尼治下,“火箭登”关键时刻的专属战术。同时,德帅也对这一战术进行了诸多升级。第一个打法,后场奔袭人借弧顶掩护后,接边线发球直接攻框。类似上图,哈登四分之三场站位后,借助队友内内Logo位置掩护后,接阿里扎传球完成奔袭上篮。

第二个打法,弧顶掩护人接球后,与后场奔袭人打传切配合。如上图,内内不做掩护,直接接边线发球后,和哈登打“传切”配合,造成独行侠防守犯规。最后,哈登两罚一中,绝杀独行侠。而这也是火箭当赛季主场首胜。

第三种打法,后场奔袭人作为诱饵,不参与进攻。战术主攻人哈登成为牵制点。边线发球人成为主攻手。依然是16-17赛季,火箭加时赛对森林狼比赛第四节,德帅再次对“3/4奔袭”战术做出细微调整。战术主攻人哈登成为诱饵。边线发球人作主攻手。

依然是16-17赛季,“火箭3/4奔袭”战术,哈登后场作为诱饵,帮助哈雷尔与戈登打出精彩手递手挡拆配合,完成暴扣。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火箭也有被对手用该战术得分的时候。2019-2020赛季,时任独行侠主帅卡莱尔用这一战术帮助塞斯 库里攻破火箭防线,突破完成得分。

科尔最后防守回合,派上追梦为主的小阵容,超强机动性,提供了极强的防守覆盖性。在缺乏缺乏库里级别的无球跑动大师的情况下,马刺空间被压缩,战术变成正面对话的持球单打。

文/whale隅个人见解,若不当之处,还望留言指正,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阅读 4250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遇见闪光弹

亮了(166)
查看回复(2)
回复

看不懂,我只会喷米老鼠没墨水,福克斯不给球文班,受教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296310343

亮了(114)
查看回复(7)
回复

追梦的球商是历史顶级的,很多时候追梦一上来库里就开了,那防守、掩护质量、球场调度能力,再加上还能搞心态,顶级拼图。

discusser-avatar

主页看鹿哥

亮了(21)
回复

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