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外的AJ·Dybantsa有多特别

header
关注
此帖为播客帖,点击升级到最新版本可播放音频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位可能即将震动篮球世界的年轻人——AJ·迪班萨。我们都知道他是杨百翰大学的超级新人,是2026年NBA选秀状元的头号热门。但今天,我想先抛开那些数据和球技,带大家认识一下球场之外的AJ·迪班萨。这个来自马萨诸塞州布罗克顿的18岁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改写很多人对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刻板印象。

让我先给大家描述一个场景。这不在犹他州辉煌的万豪中心,而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罗克顿,一个被称为“冠军之城”的蓝领城镇,一个中学的体育馆里挤满了孩子。AJ·迪班萨正在这里举办他一年一度的背包捐赠活动。据我了解,在整个活动期间,他无处不在——拍照、签名、在DJ台选歌、分发背包,甚至全身心地投入一场孩子们的投篮游戏中,为别人的进球欢呼雀跃,那劲头,感觉比自己投进了制胜球还要开心。

我注意到,为国际援助组织工作的迈克·巴塞特,他协调过无数名人慈善活动,他就评价说,他很少见到像迪班萨这样乐在其中的。巴塞特的原话是:“他绝对是最投入的人之一。”

在我看来,这份对家乡深沉的爱,恰恰是理解AJ·迪班萨这个人的关键。我发现,他从不吝啬表达对布罗克顿,乃至对整个马萨诸塞州的自豪。他常把“我只是个来自布罗克顿的孩子”挂在嘴边,并且多次公开宣称“我的目标是把布罗克顿标注在地图上”。

这些话,大家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似乎是在呼应勒布朗·詹姆斯当年“来自阿克伦的孩子”的宣言。但据我观察,迪班萨的宣言背后,有着更独特的语境。我读到来自波士顿的历史学家、作家达特·亚当斯的分析,他认为迪班萨的故事,通常不是大波士顿地区被讲述的主流故事。

亚当斯进一步向我解释说,外界对波士顿的想象,往往停留在《城中大盗》、《无间道风云》这类电影塑造的白人、工人阶级形象。但现实是,波士顿市本身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大多数居民已是非白人。迪班萨的家乡布罗克顿,黑人居民比例也远高于白人。亚当斯认为,这种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恰恰需要像迪班萨这样的人来打破。亚当斯是这么说的:“一个公众人物可以粉碎每个人对于来自马萨诸塞州意味着什么——来自波士顿意味着什么——的观念,特别是如果他们为此感到自豪。”

那么,我们可能会问,迪班萨的这种近乎使命感的家乡自豪感,究竟从何而来呢?我研究了他的背景,发现这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在他母校布罗克顿的埃德加·戴维斯社区学校外,学校为他悬挂了一条致敬横幅,上面写着“没有梦想是过于巨大的”。他姐姐萨玛拉回忆说,他们的父亲艾斯曾带着她和AJ在学校停车场学骑自行车,他们家也一直活跃于当地的社区中心和教堂。迪班萨自己就说过:“来自布罗克顿塑造了我。”

而塑造他品格最关键的人物,我认为是他的父亲艾斯。艾斯在20多岁时从法国移居波士顿,最终在布罗克顿安家,一住就是很多年。他曾在波士顿大学当了19年校园警察,去年才退休,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享受学费福利。我了解到两件关于艾斯教育儿子的事,让我印象很深:一件是在AJ四岁时,艾斯带他回刚果老家,在那里向当地学生分发铅笔,并告诉年幼的AJ:“总有一天,帮助别人的会是你。”另一件是,他曾因AJ在学校得了一个C,而坚决禁止他参加一场重要的锦标赛。这些事,都让我看到一个重视责任和教育的父亲形象。

不过,当我深入了解后,发现迪班萨对“为家乡正名”的执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甚至有些悲伤的精神来源。他曾经崇拜一位比他大五岁、同样发誓要将波士顿篮球“标注在地图上”的球员,叫特伦斯·克拉克。

克拉克是当时波士顿篮球圈的明星。他的前训练师布兰登·鲍尔告诉我,克拉克非常想向世界展示他家乡的不同一面,想证明波士顿不只有电影里那种形象。对于年轻的迪班萨来说,克拉克就是触手可及的榜样。但悲剧在2021年发生了,在NBA选秀前两个月,克拉克不幸因车祸去世。后来,在一次扣篮大赛中,迪班萨穿上了克拉克的大学球衣完成扣篮,落地后他手指天空,眼中含泪。那个画面,我相信让很多人动容。

现在,很多人自然地将迪班萨视为克拉克精神的继承者。但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迪班萨本人对此非常清醒。他敬仰克拉克,但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克拉克。他解释说,他如此热爱谈论布罗克顿,仅仅是因为他来自那里,他热爱那里。他甚至轻描淡写地说:“也许这是马萨诸塞州人的一种特质吧。”

那么,这个热爱家乡的年轻人,为什么选择了远在犹他州的杨百翰大学呢?我了解到,这背后是他非常理性的规划。他看中的是主教练凯文·杨打造的、近乎NBA级别的专业环境。我听说,迪班萨甚至在访问前,特意打电话咨询了他的偶像凯文·杜兰特,询问杨教练的情况。而杨教练在BYU复制了NBA的那套体系:从专业的营养计划,到使用装有传感器的篮球来追踪每一次投篮。这种环境,显然非常适合一心想要提升自己的迪班萨。

而且,杨百翰大学所在的普罗沃,是个安静、专注的地方,这让他可以心无旁骛。我听说他爱好很简单,甚至直到最近才第一次买了游戏机和队友娱乐。在校园里,他尽量保持亲和,他说他尽量满足所有签名请求,因为“不想成为那个说‘不’的人。”

所以,我们能看到,球场上的AJ·迪班萨,目标是明确而坚定的,他直言:“状元秀?我必须拿到它。” 但球场下的他,在我看来,是一个由家庭、社区和一段悲伤的往事共同塑造的年轻人。他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篮球梦,还有一份为家乡正名的朴素愿望。

正如历史学家达特·亚当斯所说,我们不该把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重担压在一个18岁孩子身上。他认为,迪班萨的责任很简单:“他只需要为自己来自哪里感到自豪,并全心全意地说出来……并且打好球。”

而在我看来,AJ·迪班萨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他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波士顿叙事——一个多元、坚韧、充满社区温情的波士顿。他说话不带我们印象中的波士顿口音,也不是来自南波士顿,但他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更真实、更丰富的一面。

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阅读 4849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Nets_Andy楼主

亮了(36)
查看回复(1)
回复
梦游去王者峡谷兄弟太高产了收起

休息的时候就看看新闻

discusser-avatar

梦游去王者峡谷

亮了(30)
查看回复(1)
回复

兄弟太高产了

discusser-avatar

NC21

亮了(17)
回复

好听爱听!